传统扬琴音乐与地域音乐的融合

2017-04-11 15:03张琦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江南地区广东音乐丝竹

张琦

扬琴在明朝时期传入我国,它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和特殊的民族性,经过几百年时间的发展,扬琴音乐和我国地域音乐之间不断融合,再加之在不少扬琴艺人的努力和创新下,形成了独具我国特色的扬琴音乐,更成为世界上三大扬琴音乐体系中的一种,为我国音乐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传统扬琴音乐;地域音乐;融合

扬琴自从传入到我国之后就将其作为一个新的音乐发展载体,随着扬琴音乐的不断发展,其被广泛应用在地方的戏曲演奏和说唱音乐中。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区之间又有着独特的民族特点,扬琴和地域音乐之间的结合形成了具有民族色彩的音乐形式,不仅丰富了扬琴音乐的种类和形式,而且也使我国的扬琴在世界扬琴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1 扬琴发展历史简述

扬琴的别称还有很多,比如蝴蝶琴、扇面琴、打琴等,但是在我国将其统称为扬琴,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其由于自身具备的特点被应用于民乐团中。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扬琴最早被称作萨泰里琴,兴起于波斯等古代的中东国家,随着古代中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往来,萨泰里琴传入到中国,经过我国一些艺人的改造,逐渐演变成扬琴。随着扬琴音乐的不断发展以及与我国地方音乐的相结合,呈现出多样化的音乐形式,比如四川的琴书、广西文场、扬州清曲和广东音乐等。

2 扬琴音乐与地域音乐结合的表现

2.1 扬琴音乐与广东音乐的融合

广东的民间音乐有独特的客家民歌、抒情的山歌以及渔歌等,比如广东民歌小调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扬琴在广东地区流传比较早,因此以广东民间音乐为基础星期了一个新的流派,即广东音乐扬琴。严老烈是此流派最早的作曲家,也是创始人,他把很多的广东民间曲调和民歌改编成了扬琴的独奏曲,比如《寄生草》、《归来燕》等,他所改编的作品甚至已经成为广东音乐扬琴的典型代表作品了。坐音、衬音等技巧都是广东音乐扬琴所擅长使用的技巧,其表现风格具有清新、活泼和爽朗的特点。比如广东音乐扬琴的代表作品《雨打芭蕉》,这首作品是根据广东民间乐曲所改编的,演奏上使用了扬琴的轮音、顿音和花音等多种技巧。经过改编之后的作品不但将传统的民歌风格的得以保留,而且在加入了扬琴的音乐风格之后使乐曲增加了新的时代特点和气息。

2.2 扬琴音乐与江南音乐的融合

我国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被称之为是江南水乡。江南地区的民歌代表是中苏南民歌。与此同时,我国江南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河网密布地势平坦,当地的民歌以小调居多,主要特点是婉转和幽雅。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大都是五音正因。正是由于江南音乐的多样性为江南丝竹音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种音乐形式主要是在江苏的南部和上海地区流行,将江南地区人民的欢乐性格和江南风貌表现的淋漓尽致。江南丝竹扬琴是从其中分离出来的,样品本就是江南丝竹表演中的主要演奏乐器,所具有的功能是:使丝竹音乐变得更加的宽润和丰满。另外在江南丝竹音乐中,扬琴也常被应用于装饰旋律,进而增加余音的缭绕效果,烘托和滋润其他声部的声音。任美初是江南丝竹扬琴的开拓者,也是最早将合奏曲改变为扬琴独奏曲的作家。江南丝竹扬琴将江南地区音乐的细腻、雅致和轻巧的特点展现出来,具备更强的艺术性。其典型的代表作品有《欢乐歌》、《弹词三六》等。

2.3 扬琴音乐与四川音乐的融合

四川被称之为天府之国,具备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众多的民族,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孕育了独特的川江号子以及川味浓郁的山歌。四川的民歌中最常见的是羽调式,基本上不会使用偏音。山歌中则是会使用上扬的自由延长音。四川的扬琴也被称作是“四川琴书”,是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因为在演奏的过程中一直使用扬琴所以伴奏乐器也变得出名一些。四川扬琴音乐在器乐和唱腔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在间奏和开场的器乐曲牌中更具有特色,而四川扬琴音乐实际上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所产生的。

李德才是四川扬琴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扬琴世家,所以在这方面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其扬琴音乐风格是以粗犷豪放为代表,着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四川的扬琴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音色清脆明亮,与广东和江南地区硬而短的扬琴相比,竹身更长一些。四川扬琴最初是在说唱音乐中当做伴奏乐器,后来逐渐发展为独奏乐器,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风格。四川扬琴音乐代表作品主要有《闹台》和《将军令》。

2.4 扬琴音乐与东北民间音调的融合

东北地区以平原和山地为主,由于当地人文因素的影响,东北音乐的基调是豪放而粗犷的,这也就为东北扬琴音乐增加了豪放的内涵。东北扬琴可以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这正是它所独有的音乐魅力。

东北地区的民歌大都是小调,整个地区的语音风格比较接近,所以音乐风格差异并不显著。东北扬琴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也是民间音乐和扬琴之间结合所形成的产物。东北扬琴的奠基人是赵殿学,它不仅会演奏古筝,而且也擅长弹奏扬琴。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改编了《苏武牧羊》的扬琴獨奏曲,在改编的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其他民族乐器演奏的精华,比如民族唱法中的甩腔和滑腔,,以此来增加扬琴的表现力。王沂甫是另一个东北扬琴的代表人物,他实现了扬琴弹奏技巧的系列化、规范化和全能化。在1935年之前他就已经创造出了扬琴的右竹和音和勾弦技巧。东北扬琴音乐和其他地区的扬琴音乐相比有所不同,它直接使用扬琴进行音乐表达,不依赖于其他任何的一种地方戏曲或曲艺。

3 总结

扬琴在明朝时期正式传入我国,经过其长时间的发展和融合,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扬琴音乐艺术。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广阔,所以扬琴和不同地区的音乐形式相结合表现出不同风格的扬琴音乐,这不但为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构成形式,而且也为我国扬琴艺术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提供了保障。不久的将来扬琴也会吸收更多地方音乐的精华,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杨佳.扬琴中国化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6.

[2]詹皖.传统扬琴的地域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98-100.

[3]詹皖.试论中国传统扬琴音乐与地域性民间音乐的融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03):97-99.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猜你喜欢
江南地区广东音乐丝竹
广东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20世纪以来广东音乐的海外传播研究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论“广东音乐”的名实之变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状况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论明代江南民间书坊的勃兴及其社会意蕴
传播学视野下的广东音乐研究
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半榫节点受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