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迈向基本现代化

2017-04-11 11:05陈代文
当代贵州 2017年5期
关键词:铜仁市全省建设

陈代文

今后五年,铜仁市碧江区将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清正廉洁净地,确保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阔步迈向基本现代化。

过去五年,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及铜仁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铜仁市碧江区以“率先在铜仁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迅速找准撤市设区后的角色定位,锐意拼搏、克难奋进,圆满完成碧江区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生态保持良好,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政治风清气正、干部奋发有为的良好态势。

对外形象提升 发展取得成效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2011年至2016年,碧江区生产总值从63亿元增加到1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79亿元增加到286亿元,财政总收入、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由6.8亿元、4.7亿元增加到32亿元、12.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3846元、5339元增加到27750元、10879元。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总量“翻一番”,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势头日益显现,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同步小康创建十佳示范区(县)”,在铜仁市率先通过全面小康达标验收。

对外形象持续提升。每年举办的龙舟大赛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成为碧江的一张名片;成功承办全国和省、市各类现场会40余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35次播报碧江好声音,各级主流媒体播报碧江好经验1万余次。碧江区用五年时间树立起良好的对外形象,赢得外界广泛认可,被认定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县)”和“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

干部队伍奋发有为。连续五年开展“提振精气神”解放思想大讨论系列活动,连续五年实行县级领导带头抓项目、抓招商、抓信访、抓创建、抓招工、抓扶贫“六抓”责任制,帮助企业招工万余人次,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65个、到位资金315亿元,形成全区四大班子人人手中有任务、个个肩上扛项目、同心同德奔小康的良好发展氛围。

坚持“五个始终” 改革纵深推进

始终以党建为先,从严管党治党,全面提升执政能力。思想建设更加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让党员干部的思想受到洗礼,党性得到锤炼。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成“道德讲堂”85个,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和“全省文明单位”19个。

组织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实施“民心党建”工程,精准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落实帮扶资金5亿余元,发展集体经济项目40个、产业园3个。组建区非公党工委和碧江开发区商圈党委,推行科(股、站、所)长民主考评制,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和办公经费均提高50%以上,被评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县)”。

作风建设持续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三转”,组建民生监督组,选聘社会监督员,实现村级监督机构全覆盖。查处违纪案件349件,处分党员干部343人,移送司法机关37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80万元。

始终以发展为要,专注发展定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新型工业化迈上新台阶。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灯塔工业园区面积扩大15倍、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铜仁·苏州产业园加快建设,核心区实现“七通一平”,形成“一心三品”产业体系。建成智慧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农业大数据应用科技创业孵化园等“园中园”,引进农夫山泉、百丽鞋业、好彩头食品等128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8家;被认定为“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武陵山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成武陵山现代医药物流园、万丰国际商贸物流园、笑哈哈商贸物流城等一批大型物流园,被认定为“中国西部绿色物流基地”。

新型城镇化实现新突破。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双轮驱动”,加快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7.2%。被列入“全省小康路建设示范区(县)”。主城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武陵山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愈加凸显。

农业现代化取得新成效。建成灯塔马岩等农业示范园区12个,其中和平、坝黄、瓦屋园区列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形成“一心三圈多园”格局。实施马岩水库、芦家洞电站等水利工程,完成全国第一轮中央财政小型農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三个万元”工程全面收官,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43万亩。农村电子商务加速发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平台上线,培育和引进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4家,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312个。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激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文化旅游产业化呈现新格局。构建武陵山片区新兴旅游集散中心,实施智慧旅游,建成铜仁市首家旅游服务中心、旅游车站,形成“一江两线多景区”产业布局。加快“梦幻锦江”5A级景区建设,建成沿江栈道25公里、景观灯光16公里,滨江公园建成开放,水上旅游公交全面运营。成功申创锦江国家水利风景区、碧江国家湿地公园,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完成《铜仁市志》编纂,中南门古建筑群保护与利用工程基本完成。加快大明边城5A级景区建设,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五年新增星级酒店10家,累计接待游客25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0亿元。

始终以改革为重,释放制度红利,有效激发发展活力。坚持问题导向,稳步推进242项改革任务,改革工作亮点纷呈、始终保持全市前列。在全国首创关爱留守儿童“1234”工作法,被中央《改革案例选编》首例刊发、列为2016年全国重点宣传典型。在铜仁市率先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被评为“全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先进区(县)”。建立“一核为主·多元共治”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入选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在全市率先实行幼教集团化办园、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前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始终以民生为本,凝聚民心民力,全面改善民生福祉。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解决出行、住房、教育、医疗等大量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施脱贫攻坚行动,6个乡镇脱贫摘帽,5万余人脱贫,被认定为“全省电商扶贫示范区(县)”。实施教育“9+3”计划、“4+2”教育突破工程,教育工作连续五年全市第一,被认定为“全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连续四年全市第一。计生工作连续五年保持全省“一类县”水平。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彻底解决5万余群众住房问题和近9万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覆盖城乡的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连续四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森林覆盖率达60.5%。加强锦江流域综合治理,实行城镇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碧江开发区被评为“全省首批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

始终以法治为基,创新治理机制,法治进程扎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被认定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法治碧江建设取得突破,被认定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区(县)”。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铜仁经验写入十八大报告。实行县级领导包案和定点信访接待制度,连续两年保持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水平。开展平安碧江“五项行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四年全市第一。被认定为“全国创新社会管理先进区(县)”“贵州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县)”。

今后五年,碧江区力争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3%左右、14%左右,确保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阔步迈向基本现代化。加快构建“三中心、三基地、一枢纽”发展布局,打造贵州东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的桥头堡,国际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作者系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铜仁市全省建设
发现非遗之美
寒露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鉴赏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山西:2003年GDP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