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华
作为一个从教十几年的一线英语教师,我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就是词汇,背单词虽然是教师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成为学生最痛恨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这里我就教学中积累的方法来谈谈我的建议,望得到大家的指导。
一、努力培养语感和跨文化意识
从实践的角度讲,语言是和文化相互渗透的,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相辅相成、相互制约、融通推进。所以在教学中,要极力营造语境,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其中,有意规避单一的传授。比如:“红色”象征着“热情”,“欢乐”,“喜庆”,而英文中“红色”也象征着“战争”,“流血”,“恐怖”,“淫乱”等。又如短语“a kiss of death”,对于缺乏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很可能按字面的意思理解为“死亡之吻”,但这一短语实际上是指表面友好背地里坑害的行为。另外,要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充分认清一词多义的特点,依据教材内容,尽量创造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学习常见、实践中常用的语句或文章,使词汇在特定的语境中,折射不同的涵义。要遵循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身特点,引导他们主动推理或间接学习词汇,特别是在阅读方面,要扩大认知面、理解面、应用面,使他们在持续的成长进步中增强词汇应用水平。
二、打造初中英语生本课堂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为此,要切合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在相信和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抓好英语词汇差异化教学。
为此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好词汇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做好词汇学习的任务分配,并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科学设计教学程序和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够被各个层次的学生所接受。其次是要尊重学生个体素质差异,实施分层施教。美国教育理论家古德来德总结出以下经验:学生不仅在体力、情感、社交能力、学习准备性、学业成绩和学科学习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非智力和智商方面差异极大。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尊重差异,分层施教。不仅要从词汇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上分层,而且要从课堂词汇比赛、词汇练习和词汇测试、词汇作业和词汇合作学习几个方面合理分层,保证潜能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及学习中力不人心的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使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深化记忆方法应用路径
英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在课堂教学及语言运用中,通常以书面文字和有声发音两种形式呈现。延伸至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词汇的正确的读写和发音,更重要的是在语境的感化下,在语言的运用中利用读音规则拼读单词,根据读音记住单词、写出单词。在教授单词时,除了要求音准、意清外,更应注意分析词形,力求做到“解肢”单词,使学生理解单词内在与外在的联系。如在教“成功地”一词时,可采用这样的扩展形式:success — success(n.)— successful (adj.)— successfully (adv.),這样的分析无疑方便了学生记忆。另外,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短型的的单词经常使用,学生定能牢记,可以运用词根法记忆的方法,助力学生掌握词汇。同时要教会学生掌握一词生多词的方法,能够链接词组、句子,尤其对于一些较长的复杂词汇,引导学生学会拆分记忆。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词汇教学不可能占用整个课堂时间,即使将45分钟全部用于词汇的讲解与学习,也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也失去了词汇教学的真正涵义。词汇教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单靠识记或课堂上的听、读、写训练,离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要求相差甚远。为此,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词汇的再现频率,多营造英语情境,注重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做好所学内容的实践运用工作,将日记、周记等有效载体融入学生自学空间,使其在自觉运用中增强词汇的认知度和运用能力。要结合学校教学现状,拓展学习资源,积极创设英语橱窗、英语角、英语墙、英语版画,开展英语词汇比赛、猜谜语、绕口令、演短剧等活动,并通过有声广播、无声媒介的传播,营造学词汇、用词汇的浓厚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化中,提升英语语言运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