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用好“三板斧”

2017-04-11 13:20张远仲�オ�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三板斧孔乙己写作文

张远仲 �オ�

学校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虽说此语并非完全客观,但也道出了部分学生的真实想法。作文于学生而言,确实是块难啃的骨头。想必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语文课上写作文,听取 “哇”声一片。学生不喜欢写、害怕写、不知道怎样写作文已成为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其实只要语文教师导而有方、教而有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作文将不再是难事。语文教师要用好三板斧”: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广泛阅读,勤于练笔。

第一板斧:善于观察,积累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可供写作的素材数不胜数,可是由于学生受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常常会视而不见。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校园里一花一树的变化,各具教学特色的老师,每天发生的新鲜事;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留心看到的景物和遇到的事情;回到家中看到的新闻报道;周末和家人或朋友外出欣赏的美景……皆是鲜活的写作素材,只要留心观察并积累,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真正做到“言之有物”。为此,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学会观察,多留意身边的人、事、物、景,仔细比较、分析,就能获得作文素材,解决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从平常事物中提炼其中蕴含的哲理。例如,看见秋风中的落叶,我们就要联想到人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拔河比赛,我们就要联想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力千斤”;看到滚滚流逝的长江水,我们就要联想到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只要善观察、肯用心、勤思考,“俯拾皆是妙文佳句,动笔就是锦绣文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和景,留心生活中的大小事,留意自己和别人的言行和感受,这些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二板斧:广泛阅读,以读促写。

叶圣陶先生有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问阅读的程度。”古代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说法,可见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精读语文教材。语文教材入选篇目皆是经典之作,很多课文就值得写作时模仿。如《六国论》一文就是我们写作议论文的典范,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开篇亮出中心论点;中间两个分论点,分别从“贿者”与“不贿者”的角度议论,层次分明,颇具说服力;结尾作总结,呼应开头,重申中心论点。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杂志,因为杂志可以丰富学生视野,开阔写作眼界。教师可以推荐《读者》《意林》《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杂文》等读物,学生对这些读物很感兴趣,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关注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自己的写作。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名著是经过时间淘洗过的典范之作,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名著在艺术手法、语言运用方面均具有示范性特征,值得写作时吸收借鉴。请看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寥寥几笔,通过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三板斧:勤于练笔,加强实践。

《文心雕龙·知音》曰:“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刘勰告诉后人一个道理:亲自从事创作实践才更精于鉴赏。写作亦是如此,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勤练笔。

勤练笔不是让学生隔三差五地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规范作文,那样学生会厌倦至极,只会适得其反。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小作文(片段作文)为主,大作文为辅,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写作水平。

1.日记

学生必须拥有一个专门的日记本,每天写写自己的得与失,苦与乐,生活中的大情小事。文字不在多,而在于持之以恒。

2.周记

用文字记载一周以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记录一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惑、所获。写真事、抒真情。

3.仿写

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读物,遇到经典的语段或篇章,可以让学生模仿,学生对此兴趣较浓。如若让学生仿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定会有佳作诞生。

4.续写

教材上的许多课文,作者都给出了开放性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补写出这部分内容。

5.时事短评

新聞事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学生对此颇感兴趣,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写时事短评。

6.视频观感

《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等电视栏目值得学生一看,它们向全社会传递了正能量,传递给我们不平凡的人生价值与生命真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学生的心灵可以得到一次洗礼,观看之后,写一写观后感十分必要。

7.读后感

许多经典之作,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筛选,散发出迷人的芳香。这些作品或形象鲜明、思想深刻,或耐人寻味、意蕴深远。学生往往会从中品出许许多多人生的哲理,这时可以让学生写写读后感。

8.作文片段

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都会谈“文”色变,教师不妨训练学生写片段作文,分解目标与任务,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如写人的记叙文,可以专项训练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描写。片段作文训练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综合写作。

小作文的方式极其灵活,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应该是开放的,时时、处处都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要善于捕捉“触发点”,引导学生“不拘一格练写作”。真正做到留心处处皆文章: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

作文教学是个全面而细致的工程,以观察积累、广泛阅读、勤于练笔为“三板斧”,只要打开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形成独有的写作理念,学生就一定能在作文这片天空自由飞翔,驾轻就熟地驰骋考场。

作者单位:四川省隆昌县第二中学(642150)

猜你喜欢
三板斧孔乙己写作文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孔乙己(下)
孔乙己
中国时政报道的“三板斧”
写景还需“三板斧”
新余:分级诊疗制度的“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