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三平
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
谢三平
目的 研究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病人45例,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CVST组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对症降低颅内压、抗感染治疗。治疗前,对所有病人进行影像学[头CT、磁共振成像(MRI)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正常对照组入院时、CVST组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VST组病人发病与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CT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区异常高密度或低密度影,阳性表现率为31.1%;MRI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区短T1、长T2信号,阳性表现率为40.6%;DSA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显影减弱或不显影,阳性表现率为71.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VST组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VST发病与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反应蛋白与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呈正相关关系,对CVST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颅内静脉窦血栓;脑静脉血栓;D-二聚体;C-反应蛋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仅占全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1]。根据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脑静脉窦血栓和脑静脉血栓(CVT)[2]。CVST 主要发生于青少年人群,发病因素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3],感染因素导致的CVST主要发生在海绵窦和乙状窦,非感染因素导致的CVST与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4],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皮下淤斑淤点、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突发头痛、呕吐、肢体障碍、癫痫等颅内压升高症状和神经功能损害[5]。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特异性较差,诊断十分困难,临床误诊率达到60%以上,严重影响治疗以及预后[6]。目前,对于脑血管病的诊断大多借助头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但本病头CT、MRI出现阳性表现的比率较低,不能用来早期诊断[7]。研究发现,血浆D-二聚体是评价血液高凝状态的血液标记物,其在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均有良好的应用[8],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注意,但关于其与CVST关系的研究目前较少。为了寻找CVST早期诊断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CVST病人影像学表现以及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探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CVST的诊断作用。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以CVST为诊断而收入院病人45例,其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35.4岁±17.5岁;选取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9名,女51名,年龄37.1岁±18.9岁。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案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2 纳入标准 CVST组:符合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制定的CVST的诊断标准[9],并且经过头CT、磁共振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具有典型临床症状;新发病未经治疗。正常对照组:既往无脑血管病病史,经头CT或者MRI检查未发现异常;年龄20岁~50岁。
1.3 排除标准 既往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胆严重疾病;凝血功能异常;经期、妊娠期妇女;恶性肿瘤;神志异常;近期存在感染;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成试验的病人。
1.4 治疗方法 CVST组参照临床用药指南[10],给予病因治疗及对症处理。常规予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每日1次,同时配合阿司匹林0.2 g口服抗凝,每日1次,使用3周后停用,予华法林口服,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2.5;颅内压升高的病人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分次静脉输注,存在感染的病人予抗生素治疗。注意事项:用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保持病人情绪稳定。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5.1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人均行头CT检查,有32例病人行MRI检查,35例病人接受DSA检查(包括全部未行MRI检查者)。
1.5.2 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 CVST组病人分别于发病48 h内(急性期)和治疗4周后(恢复期)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正常对照组入院即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其中2 mL血取血浆,剩余3 mL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血凝仪, 利用磁珠法检测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11],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所用试剂均为原装配套试剂。D-二聚体的含量参考值为≤0.2 mg/L,C-反应蛋白含量参考值为≤10 mg/L。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处理,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影像学检查结果 CT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区异常高密度或低密度影(见图1),14例病人头CT有阳性表现,阳性率为31.1%;MRI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区短T1、长T2信号(见图2),13例病人MRI有阳性表现,阳性率为40.6%;DSA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显影减弱或不显影(见图3),25例病人DSA有阳性表现,阳性率为71.4%。
图1 头CT检查阳性表现
图2 MRI检查阳性表现
图3 DSA检查阳性表现
2.2 两组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VST组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s) mg/L
2.3 CVST发病与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CVST发病与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详见表2。
表2 CVST发病与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12]。本病好发于体弱的幼儿、妇女、慢性病病人,按病因可以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炎症性多继发于脑膜炎、产褥期、颜面部感染、脑外伤等疾病之后,多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症状[13]。由于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部位的不同,本病具有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的特点[14],在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难度,误诊、漏诊率较大。本病发生的根本是血栓形成,与凝血系统关系密切。有资料显示,D-二聚体是机体凝血与纤溶系统作用的产物,可以作为评价机体高凝状态的标志物[15],检测其变化在脑梗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诊治中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16]。本研究探索CVST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反应蛋白与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呈正相关关系,对CVST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CT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区异常高密度或低密度影,阳性表现率为31.1%;MRI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区短T1、长T2信号,阳性表现率为40.6%;DSA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显影减弱或不显影,阳性表现率为71.4%,CT和MRI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梗死、出血灶,但是静脉窦区位置比较隐秘,在血栓形成早期或者仅表现为良性颅内压升高时,并不能很好的显影,阳性表现较少,检出率低;DSA血管梗死或狭窄后表现明显,检出率高,属于确诊CVST的可靠手段,但是其属于有创检查,且价格昂贵,不适用于早期筛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VST组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ST急性期,由于感染、血管损伤等各种原因激活体内的炎症反应产生C-反应蛋白[17],C-反应蛋白不仅可以激活凝血系统,还能够促进凝血因子产生,加速静脉窦血栓的形成[18],血栓形成进一步激活纤溶系统,大量的纤溶酶产生,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生成D-二聚体,使得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增加[19];恢复期病人的应激反应已经结束,血液的高凝、高纤溶状态已消失[20],因此D-二聚体含量降至正常水平。
CVST发病与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提示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CVST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致,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检测能够作为CVST早期诊断的指标,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CVST诊断的准确性,为早期对症治疗提供支持。
[1] 马卫武,邢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附34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1,16(19):封二.
[2] 汪勇锋,王守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238-239.
[3] 王建祯,张开,郑莉莉,等.罕见原因引起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附9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2,52(2):55-56.
[4] 顾晓苏,徐得恩,周永,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2):111-114.
[5] 窦香君,罗国刚,袁兴运,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头痛表现的临床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5):246-249.
[6] 张建光,孔桂良,李亚楠,等.颅内静脉窦血栓误诊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118.
[7] 姚静,王国平.2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安徽医学,2014(10):1404-1406.
[8] 陈丹莉,吐尔逊·沙比尔,张祥,等.D-二聚体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4(10):860-863.
[9] 刘赴蒲,曹妙窕.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7):857-858.
[10] 李明,娄凡,高连波,等.成年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5):689-691.
[11] 李欣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32例临床分析[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09.
[12] 龚家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的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41-43.
[13] 范一木,李旭东,王世波,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3):226-231.
[14] 王建祯,张开,何心,等.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14):65-67.
[15] 张秀春,赵传胜,刘咏梅,等.D-二聚体在颅内静脉窦血栓诊断中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6):502-507.
[16] 朱慧,孟然,李继来,等.血浆D-二聚体对颅内静脉窦血栓预警作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4):221-224.
[17] 白琳,李志强,路文革,等.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系[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5(2):163-165.
[18] 周齐,王凤英,张鹏,等.妊娠期及产褥期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结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5):358-362.
[19] 张秀春.D-二聚体在颅内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有效性分析[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4.
[20] 刘自勤,李小磊,薛文俊,等.D-二聚体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13,33(1):48-50.
(本文编辑郭怀印 )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荆州 434020),E-mail:xiesp8012@163.com
引用信息:谢三平.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4):501-503.
R743 R255.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4.035
1672-1349(2017)04-0501-03
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