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龙小说研究综述

2017-04-10 18:35吕娣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6期
关键词:刘醒龙论者小说

吕娣

当代湖北作家研究

刘醒龙小说研究综述

吕娣

从刘醒龙早期创作的“大别山之谜”系列到1990年代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从史诗性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到《天行者》获得茅盾文学奖,几年之后作家又推出题材和风格与此前不同的《蟠虺》,与创作同步,关于刘醒龙小说的创作研究也出现几次高峰。虽然关于刘醒龙创作的总体研究并不多,但其创作的“异香”系列、《分享艰难》以及几部长篇又是学者的研究重点。

总体研究;研究综述;《圣天门口》;《天行者》;《蟠虺》

刘醒龙在1980年代初登文坛创作的以《黑蝴蝶,黑蝴蝶……》为代表的“大别山之谜”系列小说,不仅是对地域色彩的诠释,其浪漫的想象也成为该时期创作的重要特点;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他已经不满足于想象上的波诡云谲,又转向了现实主义,创作了一批被归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品,展示在城市与工厂中底层人群生活的艰辛;到了新世纪,他又创作出充满史诗意味的《圣天门口》,其中不乏作者追问历史的气概,随后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天行者》虽没有《圣天门口》的气概,但不得不说也是为历史上极易被忽略的那些人树碑立传,传播道德的力量,这之后的《蟠虺》,因其题材的独特和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刻画,使其又具有了不同以往的创作风格。在刘醒龙进行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学者们对这些作品的研究也在同时跟进。

一、总体研究

对刘醒龙小说进行整体研究的文章数量不多,有硕博论文,如但红光《大别山之谜:刘醒龙创作研究》、邓云涛《投入灵魂与血肉的写作——刘醒龙小说研究》、张俊莲《论刘醒龙小说世界的独特性》、郭学军《刘醒龙小说论》等,因未出版,在此不进行过多论述。在已发表的论文中,彭云倩的《从谜的追寻到人的写真——评刘醒龙的小说创作》①是比较早地总结分析刘醒龙小说创作的文章,该文章分析了刘醒龙创作的早期作品“大别山之谜”系列,认为在《异香》中作者对于自然之谜的追寻包括两个层面的关系:一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与他描写的大别山自然风物的关系;二是作品中的人物和环绕在他们周围的大别山诸自然要素的关系。作者对自然风物的描绘很像是出于他对童年时代感觉的回忆,更重视其中的感觉与印象。作者在“大别山之谜”系列里涉及到的历史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古老的大别山文化地域传统的历史;二是上世纪前期大别山作为老区的斗争历史。与早期作品相比,后来的作品(《村支书》、《凤凰琴》、《威风凛凛》、《秋风醉了》、《农民作家》)的最大特点是更自觉地向现实人生逼近,更为重视人的写真和人的命运的展示。其根本原因在于现实生活本身对作家的推动。从他的前期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其中包含的后来某些变化的必然性。前期作品中客观描写的加强和主观幻想因素的减弱就是向后期创作的发展。同时,前期作品中笔下的人物的命运带有浓厚的宿命和神秘的色彩,后期作品中,作者对人物的命运中的悲剧因素的把握大都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理性分析。丛友干《飘落无着的灵魂之旅——评刘醒龙小说中主观浪漫与客观现实的悖离》②则是主要分析刘醒龙90年代的创作,诸如《凤凰琴》、《火粪飘香》、《民歌》(后更名为《清水无香》)、《挑担茶叶上北京》、《分享艰难》、《生命是劳动与仁慈》(后更名为《燕子红》),认为这是作家在面对愈益沉重与荒诞的现实而没有找到一个药方时所寻找的一个个暂得之所。

还有论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刘醒龙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论述。王春林《刘醒龙小说创作论》③认为90年代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是站在传统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以新的、更高的起点对新时代的冷静审视,直面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独特而复杂的状况,展示人性中的真实。对《圣天门口》进行分析时,论者认为它对“革命”进行的相当深入透辟的质疑与反思是其思想艺术成就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与“新历史小说”只“解构”不“建构”的缺点相比,《圣天门口》通过对历史的个性化叙事,最终确立了“终极的精神价值的问题”。朱献忠《在作品中投射出对人的善意——论刘醒龙小说创作中的道德化叙事》④从整体上把握,从道德化叙事角度对刘醒龙的小说进行分析。论者认为刘醒龙90年代以来的创作带有很明显的道德化叙事倾向,这主要体现在圣化人物形象的建构、善恶对立的二元叙事结构安排和富有道德色彩的叙事意象群的设计这三个方面。论者具体分析了刘醒龙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指认他们身上的圣者形象,认为善恶对立的二元化叙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入野地与逃离城市”的空间叙事,二是尖锐矛盾和廉价乐观的简单化。在分析叙事意象时,论者从“天启”意象和惩戒意象展开分析,认为其承载着作者的道德救赎观念。他认为刘醒龙的小说中的道德化叙事充满对爱的呼唤,但一味地强调从精神上承担苦难,忽视了平凡人物追求现世幸福的合理性,必然会影响小说对现实关注的深度,使小说陷入道德泛化的危机之中。同期,周新民《构筑具有中国精神和艺术气质的小说世界——刘醒龙长篇小说创作论》⑤则是主要关注刘醒龙的长篇小说,他认为刘醒龙长篇小说始终贯穿着一种追求:“构建具有中国思想精神与中国艺术气质的长篇小说。”刘醒龙长篇小说创作的核心问题是“探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内在精神与灵魂”。论者从“人伦的高贵”着眼,从“不屈服于暴力的精神品格”、“不为金钱所动的可贵品格”两点进行分析。在审美思维上,刘醒龙小说中塑造的具有特殊禀赋的怪异人物、多次写到的灵异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宇宙、人生的神秘性,是“天人感应”式的审美模式。在写作技巧上则多采用预叙这一悬念设置的方法和与因果关系紧密相关的巧合。

二、起步与突破期作品研究

关于刘醒龙起步期的“异香”系列的论述研究很少,学者们更多的是关注刘醒龙突破期的创作,即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的系列作品,如《威风凛凛》、《分享艰难》和《燕子红》,其中《分享艰难》以及由其改写的长篇《痛失》(后更名为《政治课》)更是在新世纪被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

刘醒龙以“大别山之谜”系列进入大家的视野,在早期关注这一系列的有金宏宇《刘醒龙“大别山之谜”系列小说述略》⑥,论者从“文化圈之谜、神秘美之谜、艺术氛围之谜”三个方面去探讨大别山充满谜味的艺术世界。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侧重于大别山“现在”的速写式作品,现代文化气息浓厚;另一类则侧重于大别山“现在”与“过去”的参照,更有深度和力度。小说的文化主题是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并通过人物形象体系的设置,山外文化与山内文化的冲突进行展示。小说的神秘与大别山地域文化的神秘特性以及作者采用的以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息息相关。其场景设计、情节、艺术节奏的设置也使得小说的艺术氛围营造得更为纯熟。

“大别山之谜”之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威风凛凛》在杨晓帆看来是作家的突破。她的《走出“大别山之谜”的三重奏——论刘醒龙早期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⑦以刘醒龙的早期小说为研究对象。她认为,刘醒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威风凛凛》的出版意味着作家完成了三次突破:“同样观照改革时代的现代化焦虑。以对‘自然之根’的敬畏突破1980年代寻根思潮的文化乡愁;延续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潮对‘人’的反思,以人性恶为原点展开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与批判;最后,面对八九十年代转折的文学危机,又以对内在超越的坚持,完成了对现实主义文学伦理诉求的自觉。”

90年代以《分享艰难》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由中篇《分享艰难》改写的《痛失》因知识分子与政治的结合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丁帆《一个痛失道德与良知的新的艺术雕像——刘醒龙长篇小说〈痛失〉读札》⑧认为小说《痛失》完整地表现了作者文化批判的精神,也较为准确地传达了现实主义较为广博的悲剧精神内容。从中篇的《分享艰难》到长篇《痛失》,情节和内容的延续和完善将《分享艰难》中的那种社会矛盾的和解上升到尖锐犀利的文化批判的层面。小说中主角形象的出现在论者眼中是“现实主义冲击波”从未有过的新质。

2010年三篇与此相关的论文发表在《小说评论》上。汪政、晓华在《一个作家的乡村政治学》中,首先表明刘醒龙创作的一系列小说集中地表现了乡镇政治生态,但是其意义因为乡土小说、文化批判和现实主义冲击波等概念而被遮蔽。论者从长篇小说《政治课》切入,分析其中所展示的乡镇政治面貌,认为其主人公“孔太顺是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课的活教材”。论者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刘醒龙塑造的乡村政治家形象“将不同人群的政治期望与政治评价融化在具体生动的情节中,并对乡村政治的传统路径依赖与未来趋向进行了思考”;作者温情、善解人意的态度道出了政治层面的复杂与艰辛。陈海英《谈刘醒龙新作〈政治课〉》认为小说以孔太顺的升迁为纽带,拷问了游走在欲望和道德之间的灵魂,勾勒出了官场上的种种面貌,并在城市与乡村的对比中,传达出作者对于乡村道德理想的坚守。蒋进国《当代知识分子官员的放逐和坚守》从小说中梅花、红杏和白雪三个意象进行阐释,探讨了主人公作为基层官员的复杂圆型形象,挖掘出小说对知识分子品格的坚守和呼唤的深刻内涵。论者分析了小说中主人公异化的原因,一是政治空间的挤压,二是官场大染缸的熏染;但是小说还是通过白雪意象为主人公设置了隐形的救赎路径。论者指出小说从主人公的内化视角切入,在其堕落与救赎的挣扎与心灵的冲突中,使得文本达到了在痛苦中寻找、在焦灼中反思的深刻向度。

同是“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代表作《生命是劳动与仁慈》(后更名为《燕子红》)在发表之后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徐兆淮《激情·体验·超越——刘醒龙〈生命是劳动与仁慈〉阅读随想》⑨认为《生命是劳动与仁慈》是表现生命律动的作品,它“在社会转型期间城乡结合部的广阔时空背景下,以浓墨重彩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完成了对劳动创造世界的激情礼赞,对生命焕发诗情的热情讴歌,从而引发人们对当前的社会改革做出某些深层思考”。李鲁平《生命的意义源泉及对劳动的审美——评〈生命是劳动与仁慈〉》⑩指出小说从农民进城、城里人、企业精神氛围三个维度去审视当代农村和小县城,积极寻求这个以经济为主题的社会正在丧失的某些品格,表达了对基本道德原则的关注和赞美。作品通过写农民进城,揭示出这个正向现代文明迈进的社会正在丧失的劳动精神与仁慈,故而,小说“抓住了城市和乡村在急剧动荡的改革岁月里价值观的嬗变,这一敏感而必须正视的问题,走出了近几年农村题材创作的一般模式”。

三、成熟期长篇作品研究

成熟期的重点作品以《圣天门口》、《天行者》和《蟠虺》为代表,这些作品无不是现实主义长篇创作。

《圣天门口》自出版之后,其对历史的展现以及百万字的分量便被学者量出“史诗”的重量与意味。洪治纲《“史诗”信念与民族文化的深层传达》⑪认为小说《圣天门口》超越了既定的历史经验和某些共时性的价值判断,在承续民族叙事的优秀传统中,既有叙事细节上的精彩,又有拷问历史的深度。它在一种繁复的叙事空间中,展示出了丰饶的审美意蕴,体现出一种多维度、大格局的审美架构。论者认为,《圣天门口》“重新找回了那些被人们过度悬置的伦理信念,并通过鲜活的人性推衍和人物的自觉言行,在暴力化的历史语境中,真正地展示了人类某些永恒品质的巨大统摄力”。宋炳辉《〈圣天门口〉史诗品格及其伦理思想》⑫认为《圣天门口》是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它在天—地—人和神—人—兽多层次的空间里展现出的艺术想象与深刻的伦理批判,体现出难能可贵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史诗品格。

刘醒龙的《圣天门口》记叙了天门口从辛亥革命以来几十年的历史,历史中的暴力革命以及对历史真实的考量都成为研究者讨论的重点。陈美兰《对历史意义的追问与承担——从〈圣天门口〉的创作引发的思考》⑬认为《圣天门口》是一部历史寓言,它的寓言性体现在强烈的命运感上。小说对“暴力”做了极大的渲染,论者认为“暴力”是对人类生命极大的残害;刘醒龙将《圣天门口》充满寓言性质的故事放在一个相当实在的历史形成中展开,在处理“寓言化”与“史实化”的关系时,出现了“抵牾性的偏颇”。与暴力相抗衡的则是小说中以梅外婆为代表的人道主义精神,施战军《人文魅性与现代革命交缠的史诗——评刘醒龙小说〈圣天门口〉》⑭认为小说将革命信仰、宗教信仰融入到小说中对革命的书写之中,创造出现代革命书写的新突破。於可训《读〈圣天门口〉(修订版)断想》⑮分析了梅外婆所代表的精神形象,指出梅外婆作为人道主义精神的代表,其形象虽然有些理想与抽象,但论者并不否认其存在的意义,他驳斥那些认为作家思想贫乏的观点,认为信仰虽如同理想,不免抽象,但并不能因此就否认它的意义。同时,论者认为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没有从正面去描写小说中的历史事件本身,而是着眼于历史事件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引起的反响和回音,是回到了五四时期所提倡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的本位。

更多论者关注到小说对历史的还原与重建上。王春林《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⑯评价《圣天门口》是“一部完全挣脱作家一己之经验束缚的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在消解的同时进行了成功重构的优秀历史小说”。陈晓明《对现代历史的彻底还原——评刘醒龙的〈圣天门口〉》⑰认为《圣天门口》真切地揭示了乡土中国革命的发生学,彻底地还原了现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论者从“革命历史起源的还原”、“对革命历史主体的还原”、“革命叙事的民间性还原”和“历史向人性的根基还原”这四点出发论述了小说中雪杭两家的家族世仇不仅是中国乡村宗法社会惯常的矛盾,也是小说中革命的直接起因;揭示了知识分子与农民革命者或乡村无产者的关系以及欲望与暴力的相伴相生。在语言的叙述上,论者指出小说“试图运用先锋派式的注重描写性和主观感觉的语言来叙述暴力与欲望的历史”。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有主观性太强、叙述语言与史诗式的故事有点不协调的缺点。刘进军《历史的“福音”——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⑱认为小说文本中的历史呈现两种形态,一种是记叙以天门口为背景的中国60多年的历史,是具有场景化和生活化特征的小写历史;一种是记叙中华民族从无到有的元历史,是单线化的大写历史。周新民《〈圣天门口〉:对激进主义文化的多维反思》⑲在简单分析了80年代以来以比较简单的立场审视革命历史的小说之后,高度认可《圣天门口》,认为它是反思、解构传统革命叙事的巅峰之作。论者认为,革命理想的实现并不完全是革命的动力,其中更掺杂了个人杀戮的欲望,使得暴力成了革命的主要内容,而欲望与暴力也就成了革命的自我颠覆;同时,小说中蕴含的循环历史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也是对革命逻辑线性历史观的反诘;最后,论者认为只有坚持“人的标准,敬畏生命”才能寻找到改变自身痼疾的出路,实现革命的救赎。

关于《圣天门口》艺术特色的关注异彩纷呈。关注小说中故事与说书的互文有罗兴萍的《〈黑暗传〉与〈圣天门口〉的互文性研究》⑳,论者认为《黑暗传》是小说的第二文本,它的存在已经超出了其自身的讲史意义,与主要叙事文本构成了特殊的对应关系。论者列表分析《黑暗传》在文本中的分布情况,论证其与第一文本小说的互文复合性,古代史与现代史的对照,形成一种历史循环的轮回;“更主要的是第二文本的历史纲鉴成了第一文本所叙述的天门口镇故事的‘纲’,使一些被夸大化和传奇化的日常细节有了更深一层的内涵,甚至成为一些故事的原型。”关注小说现实主义品格的有周新民的《〈圣天门口〉:现实主义新探索》㉑,文章深度挖掘《圣天门口》在中国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内涵,“它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规范性,高扬了个体生命的价值,提出‘人’是社会变革的基本准则的文化理念”。也有对小说中的方言特色进行分析的,周建民、杨曼华《刘醒龙〈圣天门口〉的方言书写艺术》㉒认为刘醒龙的方言母语意识非常强烈,不自觉地将方言的书写物化在他的创作之中。论者通过对《圣天门口》的细致分析认为,小说中存在的方言不仅标示出地域的鲜明特色与乡土风采,颇具文化意蕴,而且将方言本身作为地域认同标记和乡情密码进行描写,促进了小说的叙事进展。

小说《天行者》因获得茅盾文学奖而声名大噪,对其的研究随着获奖与日俱增。研究《天行者》是绕不开《凤凰琴》的。冯晓《知识分子立场的坚守与重构——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㉓就将《凤凰琴》与《天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者认为《天行者》是《凤凰琴》的扩展和深化,体现出刘醒龙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成长和蜕变;小说的叙事对象由张英才转换为界岭小学的三位民办教师,他们被定义为民族英雄,构建出知识分子“顽强应对磨难的意志,执着坚守文明薪火的精神,无私奉献自我的品质”。王春林《良知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㉔从不同的角度对《凤凰琴》和《天行者》进行对比分析,他认为二者在故事重心、视角以及转正描写上都有改变,尤其是长篇中三次转正的描写,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意味,与中篇中仅有的一次转正所具有的意义并不相同;同时,长篇故事的拓展使得故事线索增多,人物的塑造也更加丰满。

民办教师具有的精神之光往往成为研究者不能绕开的对象。傅华《暧昧时代的精神叙事——评刘醒龙的〈天行者〉》㉕从“穿越蒙昧乡村的精神之光”、“根植乡土的伦理人情”以及“苦涩浪漫中的诗性叙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为这样一群位卑沉默的潜行者立传,不仅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更是刘醒龙在坚硬而荒谬的现实生存中寻求一种精神指证与灵魂拷问的努力”。他认为,民办教师的精神之光不仅仅是自我救赎,更是延续“五四”启蒙精神;同时,作者着眼于乡村,不同于当下的欲望写作、都市写作,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主义的写作传统。汪雨萌《于遗忘处开始书写——论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㉖认为小说不是单纯地去描写苦难,小说中主人公身上的受难与拯救的精神特质使得所有的受难都染上了圣徒般的色彩。

《天行者》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围绕其批判精神的讨论也很多。尹正宝《荒芜英雄路——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㉗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天行者》在深化对历史进程中个人价值探求的同时,沿袭了其前期作品那种承担社会公众问题击鼓手角色的风格”。小说根植民间、涉及基层,体现出作者对于基层的批判态度。张均《底层、基层及表述的悖论》㉘认为《天行者》的特殊源于作家刘醒龙对乡村社会的熟悉,由此刻画出了真实的底层知识分子形象;论者同时指出长篇小说《天行者》有意识疏离“批判性”叙事,将重点放在对献身精神的礼赞上,人物性格呈现出“驯良”与“不愤怒”;作者基层立场的介入使得作者在同情民办教师的遭遇之时,也“为这些底层人物设置了思想边界:“‘怨而不怒’”。而冯晓在《知识分子立场的坚守与重构——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中持相反观点,他认为刘醒龙节制的叙事手段将悲剧的承受者表现得越是无助、孤独和被动,小说的批判性也就越强。

讨论《天行者》艺术特质的有管兴平《〈天行者〉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及相关问题》㉙,论者认为小说采取了“后视角”也就是“零聚焦”的叙述模式,并认为作家在创作中持有民间取向观念。也有学者关注小说中的意象,如曹付剑《论刘醒龙〈天行者〉中的“雪”意象》㉚,论者认为小说中的“雪”既是高尚人格的寄寓,也是诗意情感的坚守,更是错位现实的反讽。该论者的另一篇文章《笛声吹尽的赞歌和挽歌——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中的“笛声”意向分析》认为小说中的“笛声”具有三层意义:一是乡村启蒙的坚守;二是纯粹情感的诉求;三是现实体制的讽喻。张维新《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现代文本——刘醒龙〈天行者〉解读》㉛将小说中民办教师的转正看作是现代平民人生的西西弗斯神话,具有现代意味;民间英雄则具有卡利斯玛特质。从这种意义上,小说的创作实际上是作者对其“高贵”文学理想的实践。

与上述高度评价《天行者》的态度相反,也有一些学者指出小说在创作、批判精神等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翟业军《向内:“分享艰难”的一种方法——论刘醒龙〈天行者〉》㉜指出歌颂民办教师具有道义上的正当性,但是却不一定能够确保它的艺术甚至是基本技巧的水准。论者由此提出两个问题:“这是长篇小说?”和“拿什么治疗心情之癌?”他从人物语言的失当,人物性格的前后矛盾,叙事视角的混乱这三个方面怀疑作者的写作能力,认为它并不是长篇小说而是三部曲;同时,他也指出作者圣化民办教师,高扬穷且益坚、安贫乐道的个人操守,空前高涨的献身精神,要求“一切都向内转”,“向内转就是要求以民办教师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永远不要向外界归咎、怨恨,就是要求他们有了艰难了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就‘想通’些”,而这在论者眼中只是为了让上流社会心安理得的狡计。王燕珊、黄勇在《〈天行者〉:正名的愿与实》㉝中指出:“历史使命的承载与民办教师群像的讴歌赞颂,对于小说的写作与叙述,本无可厚非。然而,问题就在于此:由于过重的使命感与尊崇感恩,造成了该小说的最大短板:在情感的渲染上,用力太过,近乎煽情。”因而,民办教师的性格与灵魂的丰富多彩并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天行者》对人性深层拷问的缺失;而其大团圆的结局,弱化了现实批判的力量与深度。论者在最后指出,小说并未达到近距离描绘中国乡村教育现实的高度。刘智跃《〈天行者〉:底层的赞美与他者的审视》㉞认为小说“在人物塑造、叙述安排和主题表达上都存在诸多问题,有比较严重的现代性价值缺失。《天行者》暴露的问题,比较典型地彰显了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文学和底层写作的现状和症候”。

出版于2014年的《蟠虺》是刘醒龙在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的第一部长篇,因其与刘醒龙之前的创作风格的不同以及独特的题材而引发学者们的探讨。对于它的关注多是从精神层面进行分析。刘川鄂《贬斥“俊杰”与呼唤“圣贤”——刘醒龙长篇新作〈蟠虺〉人物论》㉟认为“作品围绕着曾侯乙尊盘的守护与争夺,展开了对近30年来中国社会世道人心的刻画,鲜活塑造了‘圣贤’与‘俊杰’两组人物形象,贬斥了当下盛行的功利主义人生观,赞扬了有气节有浪漫人文情怀的‘圣贤’人格、‘楚狂式’人格”。洪治纲《传统文化人格的凭吊与重塑——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蟠虺〉》㊱认为:“小说中的曾侯乙尊盘,既是作者审视与鞭笞当下社会世俗伦理的重要道具,又是作者试图凭吊和重塑‘守诚求真’之学术伦理的核心喻体。”徐勇《从文学寻根到文化自觉——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的文化史意义》㊲认为在《蟠虺》中,作者将视角向前伸向了历史的纵深处,触及到了文化以及文化背后的时代底色。小说中现实与历史的纠缠只是题材上的一种取向,其所关乎的实际上是知识者的操守问题。他指出,“在《蟠虺》中,刘醒龙触及到了一个命题,即历史之‘势’的时代命题,但背谬的是,作者似乎有意淡化这点,而力图在这部作品中凸显知识分子的气节,所谓‘不识时务’,某种程度上成为抗拒这一历史之势的象征”。何言宏《复杂时代的精神选择——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论》㊳与其他论者关注历史与现实、知识分子精神品格不同,其更注重其中涉及到的文化方面。论者认为《蟠虺》的创作是作者“在当下中国乃至于整个世界的文化语境中所作出的极有价值的文学选择与文化选择,这样的选择与他对现实和对历史的深切关注充分结合,终于形成了他个人创作道路上的一部集大成的作品,具有里程碑一般的标志性意义”。白文硕《论〈蟠虺〉的文化意义》㊴将物叙事作为展开研究的立足点,将《蟠虺》中的蟠虺从“载体物”、“圣物”、“否定物”、“消费社会中的物”四个角度进行阐述,认为蟠虺作为青铜重器,其复杂样态的呈现在现代与文化尊严的凝聚息息相关,它探测并省视当下消费社会之中人们精神荒废过后的心中之像,反映出人性的痼疾或人性的光辉。

也有对小说的叙事和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评论,尤其是关注到小说采用的“侦探小说”的模式,关注其运用的悬念设置。如马兵《〈蟠虺〉里的技术、精神与情怀》㊵从小说的情怀出发,探讨其思想与写作技术。论者认为《蟠虺》是刘醒龙多年以来悬念制造冲动积淀下来的结果。小说中的虚构因素与现实政治热点新闻相关联,使得故事有了切入现实的纵深度。小说并不仅仅止步于故事的讲述,更是精英知识分子精神自救的道德诉求以及对德性与信义的执着追求。王春林《悬疑·学术·人性——评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㊶细致分析了小说中的三个悬疑点,认为悬疑是小说展开的手段,进而引申至学术界学术腐败问题的直面批判与表现,深度表现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最后细读小说中的两个人物:曾本之和郑雄,点出小说题目的双重寓意。夏元明《论刘醒龙小说〈蟠虺〉的三种叙事》㊷从政治叙事、文化叙事、诗性叙事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判定谁是谋求政治利益谁是真伪文化的代表;同时,小说中诸如“老鼠尾”的景致描写、楚学院的“意象化”处理、古典语言的运用等则是诗性空间塑造的典型。汤天勇《诗性正义:〈蟠虺〉的关键词解读》㊸从关键词出发分析曾侯乙尊盘作为隐喻与预言、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神经末梢与脊梁、优雅叙事所蕴含的诗性与智慧,阐释了小说的深层意蕴。

对刘醒龙小说的研究每一时期都有其重点,多是从其创作的分期入手,着重探讨其中的某一篇文章或某一部作品,因而也就形成了重点突出但整体研究却并不甚丰富的特点。在未来,打破常规,寻求刘醒龙小说整体研究的新角度也许是一个突破口。

注释:

①彭云倩:《从谜的追寻到人的写真——评刘醒龙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10期。

②丛友干:《飘落无着的灵魂之旅——评刘醒龙小说中主观浪漫与客观现实的悖离》,《当代文坛》2001年第9期。

③王春林:《刘醒龙小说创作论》,《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12期。

④朱献忠:《在作品中投射出对人的善意——论刘醒龙小说创作中的道德化叙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1期。

⑤周新民:《构筑具有中国精神和艺术气质的小说世界——刘醒龙长篇小说创作论》,《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11期。

⑥金宏宇:《刘醒龙“大别山之谜”系列小说述略》,《黄冈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⑦杨晓帆:《走出“大别山之谜”的三重奏——论刘醒龙早期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期。

⑧丁帆:《一个痛失道德与良知的新的艺术雕像——刘醒龙长篇小说〈痛失〉读札》,《小说评论》2001年第11期。

⑨徐兆淮:《激情·体验·超越——刘醒龙〈生命是劳动与仁慈〉阅读随想》,《小说评论》1997年第6期。

⑩李鲁平:《生命的意义源泉及对劳动的审美——评〈生命是劳动与仁慈〉》,《小说评论》1997年第6期。

⑪洪治纲:《“史诗”信念与民族文化的深层传达》,《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1期。

⑫宋炳辉:《〈圣天门口〉史诗品格及其伦理思想》,《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⑬陈美兰:《对历史意义的追问与承担——从〈圣天门口〉的创作引发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1期。

⑭施战军:《人文魅性与现代革命交缠的史诗——评刘醒龙小说〈圣天门口〉》,《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⑮於可训:《读〈圣天门口〉(修订版)断想》,《南方文坛》2008年第7期。

⑯王春林:《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小说评论》2005年第11期。

⑰陈晓明:《对现代历史的彻底还原——评刘醒龙的〈圣天门口〉》,《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4期。

⑱刘进军:《历史的“福音”——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小说评论》2007年第3期。

⑲周新民:《〈圣天门口〉:对激进主义文化的多维反思》,《当代文坛》2007年第11期。

⑳罗兴萍:《〈黑暗传〉与〈圣天门口〉的互文性研究》,《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11期。

㉑周新民:《〈圣天门口〉:现实主义新探索》,《小说评论》2007年第1期。

㉒周建民、杨曼华:《刘醒龙〈圣天门口〉的方言书写艺术〉》,《江汉学术》2014年第12期。

㉓冯晓:《知识分子立场的坚守与重构——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小说评论》2011年第1期。

㉔王春林:《良知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南方文坛》2010年第1期。

㉕傅华:《暧昧时代的精神叙事——评刘醒龙的〈天行者〉》,《小说评论》2009年第11期。

㉖汪雨萌:《于遗忘处开始书写——论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小说评论》2009年第11期。

㉗尹正宝:《荒芜英雄路——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当代文坛》2009年第11期。

㉘张均:《底层、基层及表述的悖论》,《小说评论》2009年第11期。

㉙管兴平:《〈天行者〉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及相关问题》,《小说评论》2012年第11期。

㉚曹付剑:《论刘醒龙〈天行者〉中的“雪”意象》,《新余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

㉛张维新:《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现代文本——刘醒龙〈天行者〉解读》,《小说评论》2012年第11期。

㉜翟业军:《向内:“分享艰难”的一种方法——论刘醒龙〈天行者〉》,《文艺争鸣》2011年第10期。

㉝王燕珊、黄勇:《〈天行者〉:正名的愿与实》,《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7期。

㉞刘智跃:《〈天行者〉:底层的赞美与他者的审视》,《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㉟刘川鄂:《贬斥“俊杰”与呼唤“圣贤”——刘醒龙长篇新作〈蟠虺〉人物论》,《南方文坛》2014年第6期。

㊱洪治纲:《传统文化人格的凭吊与重塑——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蟠虺〉》,《小说评论》2014年第6期。

㊲徐勇:《从文学寻根到文化自觉——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的文化史意义》,《百家评论》2015年第6期。

㊳何言宏:《复杂时代的精神选择——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论》,《扬子江评论》2015年第4期。

㊴白文硕:《论〈蟠虺〉的文化意义》,《小说评论》2016年第9期。

㊵马兵:《〈蟠虺〉里的技术、精神与情怀》,《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4期。

㊶王春林:《悬疑·学术·人性——评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7期。

㊷夏元明:《论刘醒龙小说〈蟠虺〉的三种叙事》,《小说评论》2015年第11期。

㊸汤天勇:《诗性正义:〈蟠虺〉的关键词解读》,《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7期。

(责任编辑刘保昌)

I206.7

A

(2017)06-0088-07

吕娣,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猜你喜欢
刘醒龙论者小说
Facing emotional impact of a warming planet 直面全球变暖造成的情感影响
阅读理解两篇
父女问答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古代高危职业之谏论者生存指南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刘醒龙小说研究综述
乡村想象与启蒙叙事——论刘醒龙的乡土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