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内涵、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7-04-10 19:28刘延涛秦良芳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工官兵军队

刘延涛,秦良芳

(1. 空军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吉林 长春,130022;2.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学教研室,湖北 宜昌,443000)

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内涵、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延涛1,秦良芳2

(1. 空军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吉林 长春,130022;2.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学教研室,湖北 宜昌,443000)

随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军队社会工作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军队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围应界定在理论研究和以现役军人、军属、军队社区为对象的实务研究。目前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研究存在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研究范畴界定不清、成果水平参差不齐、研究覆盖范围不广等问题,军队社会工作与军队政治工作在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异。当前国内开展军队社会工作,应将其定位为军队政治工作的辅助、补充和完善;应从加强制度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三个方面推动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

军队社会工作;军队政治工作;内涵;现状;定位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中国内地迅猛发展,在理论和实务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相比,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仍然不够全面和均衡。军队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相对特殊的领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而军队体制机制相对固定和转型缓慢,使得越来越多的军人、军属在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方面遭遇困境,这就对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需求。笔者试图对军队社会工作的内涵与范围进行界定,进而梳理近年来国内军队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研究状况,总结当前国内军队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问题,以期更好地推动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内涵与范围

有观点认为,军队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方法对军人及其家属和军队社区提供各项服务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1]我国台湾学者指出,狭义而言,军队社会工作是协助军中生活适应困难的官兵。广义的军队社会工作乃基于社会福利观念,透过国家政策,以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增进军队及其眷属生活需要之合理满足及社会适应能力之增强,使官兵们身心健康,家庭和谐,无后顾之虑,勇往直前,为国家付出最大忠诚。[2]结合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军队社会工作是秉承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综合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技能与方法,为有困难的军人、军属及军队社区提供服务,帮助其恢复受损的社会功能,进而走出困境、实现自我发展的科学助人活动。

鉴于上述内涵,军队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围应被界定为:一是关于军队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如军队社会工作的定义、对象和领域,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以及社会工作介入部队的路径和方式等;二是军队社会工作实务,主要包括帮助部队官兵预防和消除因自身、他人及环境变化造成的部队适应、心理及思想等问题;协助官兵解决因军地结构制度差异带来的弱势地位问题,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为军属提供服务,帮助其更好地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维护军人家庭的和谐稳定;推动军队社区建设,缓解军队社区因人员流动相对频繁、人际关系相对陌生等带来的关系紧张、管理缺失、秩序杂乱等。

二、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研究现状

结合本文对我国军队社会工作范围的界定来梳理当前国内对军队社会工作的研究状况。概括来说,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尚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总体上比较零散无序。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军队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文佳亮、黄纪泽、孙建中认为,我国古代军队中就已经出现军队社会工作的端倪,主要体现在历代兵制中与“军眷服务”有关的方面,比如宋仁宗时规定阵亡将士的妻儿如无依靠,则由宫中收养等。此外,我军自建立之日起,就开始了多方面的军队社会工作,比如20世纪30年代初制定了《红军优待条例》《红军优抚条例》,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以优抚安置为主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军队社会工作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开展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及军民共建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内容;同时,指出我国军队社会工作仍然存在自主性不强、军队社会工作者专业技能不高的问题。[3]

(二)军队社会工作的对象、工作范围及内容形式的研究

魏春洋、孟范芳认为,军队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和工作范围包括有各种困难的官兵、军队内部管理者、军人家属和部队驻地社区。军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就军队官兵而言,主要包括新兵部队适应性问题、士兵的情绪行为偏差问题、家庭问题、同僚之间关系的处理问题等;就军队而言,主要包括部队对官兵的管教训练问题、军人中的越轨问题等;就军人家属而言,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和家庭经济问题等。军队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三个方面。[4]

(三)加强军队社会工作组织建设的研究

文佳亮、黄纪泽、孙建中认为,加强军队社会工作组织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需要。加强军队社会工作组织建设,首先要明确工作目的与内容,其次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最后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3]

(四)开展军队社会工作必要性的研究

魏春洋、孟范芳认为,开展军队社会工作是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要求、官兵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4]

(五)社会工作介入军队教育管理的研究

李新民、张菊萍介绍了江西万载县社工协会主动介入县消防队为官兵提供服务的经验做法,为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5]深圳市盐田社工服务中心将社会工作服务引入军营,协助部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战士发掘潜能、解决问题,探索出了双拥共建工作新途径。[6]王琪针对驻深圳市部队某部新兵出现的部队适应困境,在分析困境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运用团体动力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开展了小组工作项目——“新兵快乐营”,并对项目进行了评估反思,提出了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新兵部队适应问题的建议。[7]刘思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在驻吉林省部队某部新兵中开展“从心入伍”——新兵融入军营服务项目,并从社工自评、新兵满意度调查及部队领导访谈三个维度对项目进行了评估反思。[8]邓夏依在对基层部队官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并开展了小组、个案和社区服务项目,对项目的开展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进行了项目评估。[9]董军对小组工作理论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运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小组工作理论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上具有相同点、社会功能上具有相似性、有效载体上具有共同点,因而两者的结合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小组工作理论运用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运用条件和保障措施。[10]

(六)社会工作介入军队干休工作的研究

现阶段,军休机构按照隶属关系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纳入部队编制范围、由部队直接管理的军休机构,主要负责军级以上高级离退休干部的服务保障工作,这部分离退休干部虽然已经离职,但仍然保留军籍,属于军队人员;第二类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编制范围、由地方民政机构管理的军休机构,一般负责师级以下离退休干部的服务保障工作,这部分离退休干部退出现役后所有关系都已转接至地方,属于地方人员。现有的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军休工作的实务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军休机构,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已经不属于军队社会工作的范畴,但其经验仍然可为人们所借鉴,为日后在军队所属的军休机构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积累经验。如李艳华认为,随着军休干部服务需求的不断发展,传统军休机构提供的服务种类及服务手段已难以满足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成为提高军休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对军休工作的介入,可以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积极老龄化理论及老年社会工作的相关模式中获得理论支持。社会工作对军休工作的介入,可以丰富军休服务的内涵、促进军休干部的需求满足与全面发展、推动机构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及职业地位提升。[11]宋斯文介绍了自己在长春市X干休所实习期间,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对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遭遇情境危机的两名老年军休干部进行社会工作介入,顺利帮助其摆脱危机,并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的做法和经验。[12]刘蕊对某军休服务中心社会工作介入军休工作的伦理困境进行了研究,认为社工与军休机构、社工与老干部、老干部与军休机构之间的价值观冲突是导致伦理困境出现的原因,提出要通过提升社工的专业服务能力及政策措施的完善来解决伦理困境。[13]石瑞对昆明市五华区X干休服务站开展的“军休干部养老观念转变小组”服务进行了介绍。该服务站将从“安”度晚年到“欢”度晚年的转变作为服务工作的方向与目标,通过开展小组工作、与服务对象共同发掘资源、提升其自信心、建立自助与互助的观念,实现了部分小组成员养老观念的转变。[14]汪平对桂林市漓江干休所引入社会工作提升服务能力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介绍。[15]李永安结合自己在军休系统工作二十余年的经验,对军休服务中的社会工作沟通技巧进行了总结,认为运用好语言符号、身体符号以及适时的肯定可以使军休服务事半功倍。[16]杨思圆以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军休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介绍了在军休干部呈现高龄与空巢化、高军阶、高职称、高学历、高收入特点的背景下,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引导军休干部重视自身优势与实现自身发展的具体做法。[17]何东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重庆市以Y军休所和J军休中心为代表的军休机构工作人员、军休干部及专业社工进行了深度访谈,提出“嵌入式”及“内生式”是当前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的两种主要模式,并通过剖析案例,对两种路径的困境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18]

(七)社会工作介入军属工作的研究

薛婷以上海市X社区针对外地来沪随军军嫂为服务对象的“媛动力”家庭增能计划项目为研究对象,集中介绍了项目的实施及社会工作介入过程,并对项目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反思。[19]翟晨晨通过对原南京军区某部军嫂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实证资料的描述和分析,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社会支持对军嫂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军队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将军嫂扩大至军队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之中是提升军嫂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策略。[20]

三、当前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当前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现有关于军队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仅涉及有限的几个方面,难以形成系统;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军队社会工作的定义”“军队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等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研究人员大多为社工机构工作人员、社工专业研究生,从事此项研究的学者特别是权威学者极少。二是对军队社会工作的研究范畴界定不清。现有研究对于究竟哪些工作属于军队社会工作的范畴缺乏准确定位,如部分研究成果将为退役士兵、转业干部提供的社工服务归入军队社会工作范畴,但大部分退出现役的官兵已经与军队没有隶属关系,不应被纳入军队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围。三是现有研究成果的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成果为硕士学位论文,登载于专业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很少;部分学位论文和成果水平不高、层次不深,不能很好地用以指导实践。四是研究的覆盖范围不够广阔。这主要表现在研究军队社会工作实务多、理论少,小组社会工作多、个案及社区社会工作少;大多数实务研究集中于退役退伍军人,对现役军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较少。

(二)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军队社会工作的合法性还没有得到确认。近些年来,社会工作在中国内地急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1]十七大报道中也再次强调了要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2]但从现阶段情况来看,社会工作的开展仍然集中于民间,军队社会工作的开展缓慢。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军方的话语体系中没有“军队社会工作”一词,虽然军队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军队作为党领导的武装集团,必须严格听从党的指挥,在军队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得到确认之前,军队社会工作大规模开展的情况仍然难以实现。二是军队的相对封闭性阻碍了社会工作的介入。军队承担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抵御外部侵略、保卫人民安全的重要职责,这一职责决定了军队系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无关人员很难介入其中;而目前军队系统内又无法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这就给军队社会工作的开展及研究造成了困难。三是军队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在功能上的趋同性使得社会工作介入军队更加困难。我军的政治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工作、干部工作、宣传工作和保卫工作等,基本上覆盖了官兵及家属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组织和干部部门可以为官兵提供大多数福利服务,宣传部门负责解决官兵存在的思想及心理问题等。实际上,政治工作在军队内部就起到了一种“解决问题”和“助人”的功能,虽然社会工作在发挥上述功能上更具优势,但在当前军队体制结构较为固定、官兵遭遇传统性的思想问题和生活问题较多的情况下,政治工作就能满足官兵“解决问题”的需要,对于社会工作介入的需求也就不那么强烈了。严格来说,军队政治工作与军队社会工作应该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军队政治工作属于军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军队社会工作说到底则是一种科学地为官兵解决问题的服务形式,不属于管理工作范畴;但由于当前军队内部对社会工作缺乏认识和了解,军队社会工作的开展仍然困难重重。

四、正确定位和处理我国军队社会工作与军队政治工作的关系

在国内,军队政治工作是研究军队社会工作始终无法避开的一个话题。军队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必须以处理好与军队政治工作的关系为前提。

(一)两者在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

在价值理念上,政治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基层和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工作则强调尊重、接纳、平等、相信案主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等理念。在工作方法上,政治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总结,提炼出了诸如谈心了解、仪式激励、心理疏导等一系列具有科学性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也有一套建立在专业理论基础之上的方法和技巧,如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等。在目标任务上,政治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总体目标的达成需要若干个分目标的支持,其中就包括解决官兵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社会工作则是一项专业的助人活动,其主要目标就是协助官兵解决遭遇的各类问题,实现“助人自助”,等等。

(二)两者也存在若干差异

首先是本质上的差异。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中国共产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领导和掌握军队,巩固提高战斗力和有效履行职能使命的实践活动,[23]属于部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对于社会工作的本质,虽然学界有较多不同看法,但多数都认同“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这一说法,因而可以说军队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军队内部开展的一种科学的助人活动,可以归结为军队福利工作的组成部分。其次,在工作方法上,虽然政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积累并形成了诸多方法,但大多数都是经验性的,缺乏专业理论支撑;相比之下,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则具备扎实的理论支撑,等等。

(三)两者具有可结合的空间和可能

军队政治工作与军队社会工作之间的异同决定了两者具有可结合的空间和可能。正确定位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美国军队政治工作的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美军没有“军队政治工作”这一概念,但这并不等于美军不做政治工作。从古至今,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始终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各国军队中。政治工作的这种普遍性是由军队与政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的。实际上,美军内部存在着诸多政治性工作,并在确保资产阶级对军队的控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美军与美军政治性工作同时诞生于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起了由各阶层人民和一些欧洲进步人士组成的大陆军。在大陆军成立和作战过程中就开展了大量的政治性工作,比如总司令乔治·华盛顿亲自撰文为部队做战争鼓动,激励官兵战斗精神;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人物托马斯·潘恩投笔从戎,并在军队遭遇挫折向新泽西转移时,深入基层鼓舞士气等。这些都为美军政治性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开局。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1—1865年),联邦政府及军队始终注重用正义的目标激发官兵参战热情,尤其是联邦政府排除种族主义干扰,实行了武装黑人的政策,在军中给予黑人同白人的平等地位,这在当时是一项极具重要意义的政治性措施。由于内战亟需各类物资,时任美国总统的林肯开始招募私人企业资助美国卫生委员会,以此为联邦军队提供福利服务,美国的军队社会工作由此萌芽并逐渐发展。1900年,美国陆军成立救助会社(The Army Relief Society),主要为陆军牺牲官兵的遗孀及子女提供救助服务,这是美军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工作服务组织。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政治性工作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于1918年2月成立了教育与训练专业委员会,并开始建立第一套系统的政治训练计划。1918年10月,美军总参谋部专门成立了“士气局”,实施名为“获胜意志”的教育计划,并在每个团和训练营都设置了一名专职军官,负责政治教育等。同时,自1905年开始,美国红十字会被政府赋予为美军提供福利服务的任务,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批接受过专业训练并在军中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也来自于红十字会;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红十字会仍持续为美军提供专业社工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务于部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约有1 000人。战后,许多社会工作者成为职业军官,服务于美军人事部门、心理卫生及提升官兵士气与福利的工作中。这些具有社会工作背景的职业军官的出现,为日后美军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才储备。

冷战时期,美军政治性工作更加强调人的作用,宣传与教育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在此期间开设的“品德指导课”对提高官兵的思想道德素养产生了积极作用。军队社会工作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1946年,美军任命了第一位精神病社会工作师,标志着社会工作军官开始进入美军的编制序列。1947年开始,美国陆军设置了专门经费,选送军官进入民间大学接受社会工作训练,这一计划一直延续至今。这些经过培训的军官构成了美军军队社会工作的主干力量,催生了军队社会工作的持续革新。同时,美军的社会工作服务逐渐跳出传统的心理学理论框架,逐步将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含括在其实务理论基础中。1950年,美国陆军中的社会工作者即开始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开展个案工作。20世纪60年代,军队社会工作者所撰写的论文及研究报告中开始逐渐涉及社会环境及社会政策对官兵的影响的相关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运用一般系统理论研究分析官兵行为,同时将研究及工作的重心向描述军人家庭、发展社区支持系统和预防家庭问题上转移。这些都极大拓展了美国军队社会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时至今日,美军的政治性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和机构,在美军的政治教育、人事、法律、文化娱乐、科学教育、安全保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工作也得以进入美军的正式编制序列之内,在官兵救助、军属扶助、军队药物滥用治疗、参战官兵心理问题纠治、残障官兵社区融入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对美国军队政治性工作与军队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人们可以发现,美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发端虽晚于军队政治性工作,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实现了与军队政治性工作的紧密结合、功能互补、同步发展,为美军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结合美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当前,在我军开展军队社会工作,应将其定位为军队政治工作的辅助、补充和完善。究其原因,军队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的生命线和最大优势,绝不可能被取代;但当前军队政治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思路僵化、方式简单等问题。而社会工作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对军队政治工作的辅助、补充和完善必将使军队政治工作的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军队社会工作也可以从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党和政府、军队在各个层面上的支持。

五、推动我国军队社会工作发展的建议思考

(一)加强军队社会工作制度建设

屈振辉认为,社会工作在西方最初是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也与社会工作立法的缺位与疏漏有关。[24]纵观我国社会工作在民间的发展,制度保证始终是其中的重要推动因素。人民军队作为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集团,有着严格的纪律性和严密的组织性,因而军队社会工作在我军的开展更加需要制度的保证。当前,虽然军队内部的问题仍然处在军队政治工作的有效管控与处理之下,但随着军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类隐藏性问题、深层次问题以及新问题必定会不断涌现,并越来越多地与社会环境、军队内部结构等因素挂钩。这就需要在解决此类问题上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实力的专业社会工作予以介入解决。党和政府应该借鉴民间专业社会工作以及国外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军队社会工作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逐步从制度上对军队社会工作予以确认,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军队的制度和机制,为军队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性保证。

(二)社工机构和个人要致力于通过专业能力获得认可

美国专业的军队社会工作最早出现在1943年,催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民间的社会工作者坚持要求美军给予他们在军队中开展专业社工服务的机会;二是社会工作者在为军队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专业能力获得美军官兵的普遍认可;三是社工专业机构对早期的军队社会工作者的大力支持。[2]44由此可见,社工机构以及社工个人对社会工作事业的执着程度以及专业能力的强弱也是影响军队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当前国内已有的军队社会工作实践案例来看,除了少数由专业社工机构开展以外,其余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在校社工专业的学生开展的,虽然基本都受到了军队方面的认可,但其专业水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致力于开展军队社会工作服务的社工机构和社工应加强对军队的特点和规律、军事社会以及军队社区的特征等的研究,结合现有案例,总结为军队提供社工服务的经验,形成开展军队社工服务的具体流程和机制,以高水平的专业能力赢得部队的支持和认可,为社会工作对军队的介入打好基础。

(三)加大军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军队社会工作的开展必然要依托于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鉴于军队与地方的情况迥异,军队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应遵循以下思路:就短期来看,可采取对军队政工干部进行专业化培训,或对地方社会工作者、社工专业学生进行军事知识的培训来培养人才,以期其能快速适应军队环境,尽快展开工作;就长期来看,应主要依托军队院校建立军队社会工作学系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一模式已有先例可循,如我国台湾地区的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就设有心理及社会工作学系,专门负责军队社会工作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鉴于目前军队院校尚未设立社会工作专业,为满足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的需要,人才培养可以采取依托地方院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国防生和士官生的方式进行。

[1]百度百科. 军队社会工作[EB/OL]. (2016-01-23).[2016-08-30].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5o8VoSvHvGEfqGRr6EyuRdPBGus37Ho06uI2qfZrqBiHkhFpf6uZr9E3SRaPLYyhkjbheceaH8Sd_ad3Gfs9K.

[2]朱美珍,丁华. 我国军队社会工作:实务及应用[M]. 台湾:台湾国防大学,2011:13.

[3]文佳亮,黄纪泽,孙建中. 军队社会工作组织——构筑和谐军地关系的纽带[J]. 社会工作,2007(10):46-47.

[4]魏春洋,孟范芳. 试析军队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和内涵[J]. 社会工作,2004(5):9-11.

[5]李新民,张菊萍. 万载社工进军营[J]. 社会工作(上半月),2010(7):36.

[6]深圳市盐田社工服务中心. 深圳市盐田社工服务中心:社工服务进军营[J]. 社会与公益,2013(9):33.

[7]王琪. 社会工作介入新兵部队适应困境的实务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5.

[8]刘思旭.“从心入伍”——新兵融入军营服务项目总结书[D]. 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4:6.

[9]邓夏依. 社会工作介入部队基层官兵合法权利维护[D]. 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4:6.

[10]董军. 小组理论在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运用[D]. 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5:5.

[11]李艳华. 社会工作运用于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与角色探析[J]. 社科纵横,2012(12):60-62.

[12]宋斯文. 老年军休干部情境危机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以长春市X军休所为例[D]. 长春:吉林大学,2013:4.

[13]刘蕊. 军休干部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研究——以昆明X军休中心社会工作服务为例[D]. 昆明:云南大学,2014:6.

[14]石瑞. 军休干部养老观念转变的小组工作探索——以昆明市五华区X军休服务站为例[D]. 昆明:云南大学,2014:5.

[15]汪平. 桂林市漓江军休所引入社会工作提升服务能力[N]. 中国社会报,2015-07-17(5).

[16]李永安. 军休服务中的社会工作沟通技巧[N]. 中国社会报,2015-03-18(5).

[17]杨思圆. 军休干部的文化特点与社会工作介入——以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军休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J]. 法制博览,2015(12):294.

[18]何东. 重庆市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的路径优化探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15:3.

[19]薛婷. 外地来沪随军军嫂增能的行动研究——以“媛动力”家庭增能计划项目为例[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5.

[20]翟晨晨. 军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南京军区某部为例[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3.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06-10-18). [2016-12-09]. 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

[22]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07-10-25). [2016-12-09]. http://paper. people.com.cn/rmrb/html/2007-10/25/content_27198418.htm.

[23]徐志雄. 军队政治工作的本质[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1):27-31.

[24]屈振辉. 论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的形成路径[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1):40-44.

(文字编辑:王香丽 责任校对:徐朝科)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Social Work in China: Connotation,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LIU Yantao1, QIN Liangfang2
(1.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viation University of Air Force,Changchun,Jilin,130022,China; 2.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Party School of Yichang Municipal Committee,Yichang,Hubei,443000,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in China, military social work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gradually. The research scope of military social work should be defined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al research taking soldiers, soldier's dependants, and military communities as object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theoretical study, the ambiguity of research category, the uneven level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the limited research scope are the major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on military social work in China. The military social work and the military political work have similarities in many aspects, but also obvious differences. To develop the military social work in China, military social work should be positioned as an auxiliary, supple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military political work, Finally,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social work, respectively from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enhanc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military social work; military political work; connotation; status; position

C916

A

1671-623X(2017)01-0024-07

2016-08-02

刘延涛(1987— ),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军队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

刘延涛,秦良芳. 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内涵、研究现状与展望[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17(1):24-30.

猜你喜欢
社工官兵军队
青春社工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