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
摘要:小学数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定理,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让学生从数学的严密性与逻辑性中汲取营养,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与态度,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本文将从小学教学生活情景化开展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开展的相关理论依据以及这一教学手段的优势与具体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情景化 教学开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数学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极为抽象,很多小学生一时间难以较快的理解领悟到,数学在他们眼中是十分枯燥且乏味的,而整个数学课堂的气氛也十分沉闷,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很难真正发挥出来。将小学教学内容以生活情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能够让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具体便于学生理解,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开展小学数学的生活情景化教学十分必要。
一、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开展的理论依据
进行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的开展与实践有丰富的相关理论依据作为支撑。首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教学只是为学生交流和学习创造一定的机会,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换句话说,小学生的知识背景欠缺,只能寻找现实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并由教师引领学生发生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规律,让学生最终明确“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实际数学应用能力才能进一步发展。
其次,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成为了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的先导。他反复强调生活与教育的联系,认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教育源于生活,同时也是对生活规律的提炼,在进行教育时生活也应该作为教育的核心,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机会。同时,教育的本质目的便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教育终究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忽视生活的教育是不成立也是不具实效的教育。
再次,建构理论认为,过学习者与周围环境行进相互作用,学生从生活和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发现数学生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获得直接经验。学习者能够尽快构建起一个学习框架,能够更快的掌握学习内容。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是学长中指路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主动发现。在学生遇到难题后答疑解惑,最终使学生在基本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主动活动构建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最后,在创新教育理论中,创新教育理论更加侧重于从现代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角度对学校教育进行审视。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与主体,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态度与能力。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空间,摒棄陈旧僵化的课堂教学,为课堂注入活力,使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优势与具体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
设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说,小学生在课堂上与其他高年级段学生相比更加容易分心、走神,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习的效果才能获得根本性的提升。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联系生活问题积极解答教师的问题,对自己的知识架构进行不断补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生活中问题,为学习创设一定的悬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比如,在学习《乘法分配表》这一板块时,教师就以增订校服为例来将课题引入到课堂中来。在上课前教师询问学生,“就以我们班级为例,如果要增订校服,每一排共有8个人,有5排,那么我们班级需要多少套校服呢?”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马上用已经预习了的乘法计算口诀进行演算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通过数数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对乘法表的定义依然没有较深的理解,但是在前期学习中,他们已经在心中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迈过了第一道心理门槛,学习起来自然也更加容易。
(二)在课堂中创造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低年级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知识层面较浅,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和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从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往往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同时,这样的学习方法也使得数学数学更加简单易行。比如,在教学《加减速算法》这一章节时,由于很多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字计算很难理解,教室就可以采用现实生活中找零付钱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商贩,教师扮演买主,在买了88元的“东西”后给学生108元,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学习的加减乘除知识,迅速进行找零。
(三)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具体感知
学生在学习长度和面积单位时往往对于一些单位如1km,1㎡没有很明确的认识。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操场中去,告诉学生跑道的一圈大约为400米,1000米就是围绕操场跑两圈半,或者引领学生一起慢跑,感受1000米的实际长度。而向学生解释1㎡时大小时可以让四个学生将手臂展开围成一个接近于正方形的形状,让学生通过测量,粗略了解到1㎡的大小。通过现实感受,抽象的知识被具象化了,而通过实践,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对相关的概念也有更为贴切的认识。
结束语:
就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来看,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是机械的为了考试为了分数而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但是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与方式也在不断的革新,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去,不仅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之前的联系,还能在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基础上大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寇靖玉.小学第二学段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3]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