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下水积累 引领学生构建素材库

2017-04-10 04:04钟永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素材库积累构建

钟永莲

【摘要】老师下水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领悟积累生活素材的途径、方法,养成随时随地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构建巨大素材库,破解题材荒的难题

【关键词】 下水 积累 构建 素材库

当前作文教学经常碰到的问题是无事可写,找不到题材。学生写作时闹题材荒, 归纳起来大致有几个原因:一是我们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精神的发展,形成了思维、行动的惰性,从而影响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探究的热情。二写作教学中,老师注重写作方法的训练,疏忽素材积累,尤其是生活素材积累的训练,虽然要求学生积累素材,但通常只停留在口头上,更缺乏实际操作方法的指导。三学生不善于积累,总觉得日常生活单调枯燥、千篇一律, “太阳底下无新事”。总以为要发生什么大事才叫“有事”,日常的生活没什么可写的事,缺乏观察的敏锐性,没有真正融入生活。久而久之感官迟钝麻木,所以无从感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自然要闹题材荒了。

要提高写作能力,素材积累是不可或缺的環节 。新课标要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清人唐甄说:“积多则神”, 李贺的“锦囊投诗”的典故,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积叶成章”的故事等, 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的关于素材积累的理论、经验告诉人们,没有持之以恒的积累和丰富的储备,要想写好文章是非常困难的。积累的重要不言而喻,但实际的情形是学生对于素材积累尤其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总是无从下手。笔者从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语文教师下水作文中受到启发,坚持下水积累素材,引领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积累素材,构建巨大的素材库,让积累素材落到实处。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阐明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但未必认识到积累素材对于写作的重要程度。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积累素材可有可无,只要着重训练写作的技巧就能写好作文了。老师务必让学生知道这种认识的误区,明确积累素材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明白积累素材是学习写作的需要。“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动力”。老师可通过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积累素材的故事告知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和积累的方法。如杰克·伦敦(1876-1916)是自学成才的美国著名作家,他还十分重视向生活汲取创作素材和“营养”,总是随身带着纸笔,把听到、看到和想到的随手记下来,然后依据它们整理成章。像叶圣陶说“记载一件东西,叙述一件事情,发表一种意见,吐露一腔情感,都可以成为文章。把眼睛里看见的光景记下来,当然也成为文章。”积累素材不也可以像叶圣陶所说的那样去做吗?

二 注重积累前的交流

学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素材积累也不例外。积累素材也要先动“口”再动“手”。目的是降低难度,利于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因此积累素材前要注重师生间的谈话交流。如以“谁找到了值得记录的事物?”为题,师生展开交流,学生发言后,老师不但要点评,给予肯定,也要讲一讲自己特别的见闻感受。藉此营造一种观察积累的氛围,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欲望。刚开始交流时,参与交流的学生可能较少,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当天的事情,也可以以自己的课堂为例,如讲某一个同学的课堂表现啦,被某个问题困扰啦,老师那一句印象深刻的话啦,自己在什么时刻分心啦等。引导学生捕捉素材,用提示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即时捕捉。如有一天,早读上了语文后,第一节又是语文,一开始上课,我就问,从你起床开始到现在为止,谁找到了素材?科代表一边抓着脑袋,一边慢慢吞吞地说了起来:“第一件吃早餐,第二件课堂背诗,第三件打头炮 。” 然后我又叫科代表逐一讲为什么选这些做素材,科代表说“因为以往的早餐通常都在外面买来吃,但今天的早餐是自己做的,第二,我们背过古诗,但今天背古诗规定在五分钟之内背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第三,我想着这个问题老师可能让我打头炮,果真第一个就提问我。作为科代表,时刻要准备应战。责任重大。”科代表发言完毕,又陷入冷场,我就说:“我也在这段时间找到一些题材,一 班主任催交保险费,因为从这件事中,我明白拖拉的可恶,拖拉给别人和自己人为的制造麻烦”二 当之无愧,科代表在别人沉默,课堂陷于僵局时,挺身而出,精彩的发言给人启迪,勇敢地担负科代表的重担。这个科代表当之无愧。 三 睁开眼睛看世界。同样的课堂 ,同样的内容,有的同学捕捉到素材,有的同学一片空白,大家要学会正看眼睛看世界,不要熟视无睹。”通过交流,引导,同学突然领悟到素材就在此时此地的道理,大家争相发言。谈话交流是思维的碰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谈话交流间隔的时间一般一天一次,但在学生还没形成观察的习惯时为防止遗忘,也可以半天一次。谈话交流,营造自由表达所见所闻氛围,同时创造出生成资源的机会,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强化时时处处留心观察的意识。同时让学生在交流过程领悟积累的方法、途径,最终能够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叶圣陶说“题材随处可见……”但该怎样拾取呢,师生交流中给学生一个提供互相借鉴的方法。

三 老师“下水”积累

崔峦指出:“教师‘下水,这是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最好自己先写一写。写与不写大不一样。”同样,老师下水积累素材,也是最切实的指导。

很多时候,老师和学生生活在同一时空 ,师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耳闻目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事情,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以为然,老师却把它捕捉住了,从单调中找到趣味 ,从重复中挖掘新意,从平淡中品出新奇,从平凡中发现伟大。对学生学习积累素材有很大的示范、启发、激励作用。笔者逮到什么写什么,课内课外,学习游戏,友情纷争,群体个人,进步的欢愉,退步的忧虑,师生交流的喜悦,教育重压的感慨,日常校园中的所见所闻,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均是素材积累的对象,信手来,遂成素材, 可谓嬉笑怒骂皆“素材”。 虽是平凡琐事,但因有有感而发,避免了干巴乏味,有的老调重弹,但切入 角度不同,也弹出了新意。如一些同学经常拖欠作业,我就写《顽疾》,看到一些同学在不同方面脱颖而出,我就写《闯进老师的视野》,放学后轮值打扫教室,其他同学走光了,一个同学坚持留下来,独自收拾残局,我就写《默默的身影》,课堂上气氛沉闷,我就写《沮丧》,老师硬是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的“没有什么好写的事情”中找到可写之处,用大量事实印证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的道理。

四 师生同步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老师身体力行,用一个个实例引导、帮助学生融入生活,感受生活,进一步让学生记录生活,展示生活。让三者形成良性循环。初始阶段,由学生自由积累,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中选印象最深刻的记录即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养成了积累的习惯,解决了“多积累”的问题后,要学会“善积累”。积累,要有目的性,不能为了积累为积累,带着任务,带着目的去积累,让素材积累的训练有系统性,科学性。让学生真正 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成为素材积累的能手。每两三周指定一个专题。如场景描写,人物素描,亲情篇,友情篇 课间百态,课堂一瞥等。 范围可大可小,如人物素描中还可以细分,典型化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缩小范围,观察对象指向明确,难度增加,更有挑战性,但能更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学生叙述描写就形成了独特性,典型性。学生积累,老师也积累,要求学生做的,老师也做,师生同步积累,无形中形成了擂台赛的局面。老师学生处于平等交流的的地位,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兴趣。师生积累后,每周定期展示,老师展示积累的素材、也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让学生评头论足,大家分享交流,互相欣赏,互相批评,互相启发。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我写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情感。”老师的素材积累是呈现,是启发,是激励,用具体的行动告诉让学生:素材俯首可拾。从而让学生主动效仿,欣然提笔,成为生活的观察者,体验着,记录着。具体感受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主动观察意识大大增强,捕捉到许多精彩的瞬间,留住了许多珍贵的体验,构建了巨大的素材库,写作时不会再为找题材苦思冥想了。内容丰富、言之有物、文字鲜活的作文不断涌现。

猜你喜欢
素材库积累构建
趣图素材库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写作素材库
写作素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