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婷
摘要:近年来,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越来越多的儿童加入乐器学习的行列。那如何才能使学生尽快步入音乐的殿堂,在音乐的天地里展翅翱翔呢?根据个体心理的差异和认知规律及培养儿童的音乐情感和表现力和创造力,阐述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兴趣;儿童的心理分析;教育方法
古筝,这一古雅的民族乐器,因其音色优美,容易上手,又独具民族特色而深受学生及家长的青睐。进而日益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陶冶艺术情操,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通过合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同时,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并使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自觉的、愉快的学习古筝十分重要。
一、我对早期少儿艺术教育的理解
心理学、教育学对儿童、学生划分了几个发展阶段,并详细论述了各阶段的特征,为艺术的教育在年龄方面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两门科学的论述,四岁前的幼儿由于爱冲动而不能自制,注意力较差。在进行幼儿的早期古筝教育五岁开始比较合适,因为五岁以后的儿童就其自制力、注意力、记忆力、模仿力和求知欲等都有明显的发展,易于进行教学,也能取得显著成效。
二、正确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对其进行古筝教育的基础
少儿学筝,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小朋友觉得学筝很好玩才来学的;有的是为了自己掌握一种演奏乐器的本领来学的;有的是出于从众心理,看到别的小朋友学筝,自己也要学筝;有的是在同学的劝说下和父母的启发要求而来学的;当然,也有的是被动地在家长的逼迫下来学的……动机虽然多种多样,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学筝的目的不够明确,更谈不上深刻。动机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少儿是否有正确的学筝动机,是他们学好筝的首要条件。作为教师以及家长,应当着重启发自觉,培养少儿对学筝的直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我想学”,使少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筝动机。
兴趣是少儿学筝的内在动力。如果少儿对学筝的过程感兴趣,他们就会自觉地、兴致勃勃地去学筝;否则,少儿就可能是不自觉地、勉强地学筝。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刻苦练琴,还应该进一步培养少儿学筝的兴趣。
三、家长在艺术教育中起着辅导和监督作用
家长在孩子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的伴随下完成学习。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往往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营造一个持久的快乐氛围,这实际是非常困难的一项工作,不但需要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知识,还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功利思想是一个考验。
我认为每个家长几乎都会尽量做到督促和辅导孩子练习。不过这里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很多家长不太注意方法,经常是以自以为正确的方法来辅导孩子,却没想到这么做恰恰是违背了教育规律,会适得其反。比如在孩子开始学习某个技巧的时候,家长因为是成年人,接受能力显然要比孩子快,所以会比孩子先掌握一些弹奏要领。这时家长便往往沉不住气,好为人师,开始自作主张地指导孩子。这样一来,一方面孩子因为家長的参与容易养成惰性,不动脑思考,另一方面家长的某些急躁情绪很容易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使他感觉到学习古筝一点都不快乐。有的家长脾气很大,一看孩子进度不够快就马上大发脾气,甚至经常说出一些伤孩子自尊的话。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让你大为恼火,那么在痛骂或者痛打孩子之前,先内视自省一番比较合适。
四、正确指导少儿学习古筝
(一)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
我认为,古筝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古筝艺术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自由、积极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自主地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而且还应该把情感教学带人到教学当中来,教师应运用自己的综合素质,把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挖掘出来。并把这种情感同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传达给学生,使音乐作品起到激发情感,净化情感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为了完成作业而弹琴。
(二)科学的教学方法
少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比较弱,在乐器的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应当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她们对所学乐器的外型,音色的认识。增强她们对这中乐器的认识,使她们对所学的乐器产生兴趣。
少儿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他们艺术思维能力普遍比较低。而古筝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是抽象的。但是,每部作品却又是在表现作者的内心感受,有表现欢快的,有表现忧伤的……所以,教师在培养他们乐感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放在音乐语言上,尽力将无形的东西形象具体化,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体会音乐作品的内在意境,以达到教学要求。
(三)实践分析——针对手型
少儿演奏姿势难以稳定。由于少儿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活动能力也很有限,尤其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因而有意要少儿保持某种特定姿势的时间就不能太长,这是少儿的行为特点。所以,学习并保持正确的古筝演奏姿势是少儿古筝教学的又一个难点。演奏姿势的正确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初学者特别是少儿期的学筝者往往容易忽视它。然而错误的演奏姿势和方法,一旦成为习惯,会严重地影响技术训练和表演艺术的提高。因此初学者应时时刻刻注意演奏姿势和弹奏方法地正确性。
总之,学习古筝是一项周期性长、实践性强的音乐活动,在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增加学生练琴的耐力和持久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他们演奏古筝的表现力,培养其创造力。只要不断了解孩子、走近孩子、与孩子交朋友,才能探索出一套更为贴近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学筝的持久兴趣。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采用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减少孩子学筝的心理负担,让孩子轻装上阵,在学习古筝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