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现状解决机制

2017-04-10 17:13刘星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解决机制诚信教育大学生

刘星明

摘要: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改良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也已成为目前中国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首要命题。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视角为基点,结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对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大学生的成才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机制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赖以生存与交往的道德准则,其于国于家于个人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在现代社会中,高速发展的政治经济要求个人与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而在诚信机制的建立中尤以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为首要任务,探讨当今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是目前中国诚信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趋势之所在。由于当今中国处于改革与转型的攻坚阶段,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法律道德机制建设的不健全导致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欠缺,进而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所热议的一大诟病。

(二)研究意义

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其中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实现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之关键所在。我们在评价一个人能否成为人才时,往往会用诚实与守信的品质作为指标加以判定,因此,诚信则是大学生实现责任与成才的重要保证。欲实现人才强国,需注重大学生教育建设,而欲加强大学生教育建设,则必须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建设。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建立与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使其诚实办事,守信做人,不仅对国家政策的推进与落实起到促进作用,更使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能够得以提升。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与其必要性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通过参考诸多学者对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实证调查研究,笔者归纳出目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主要集中于诚信观的缺失与诚信行为的错误这两大方面,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诚信观教育,对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纠正与教育则较少甚至没有。诚信观主要包括對个人诚信的态度和对他人诚信的态度,高校针对大学生的诚信观进行教育,属于从源头着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进行的诚信灌输,进而起到培养大学生责任诚信意识的作用,但此举看似从本源入手,力图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实则在实施过程中,将教育对象的主体泛华,没有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的有效互动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对大学生诚信观的教育在目前的功效是稍有缺失的。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不但是人内在价值的外显,也是人们客观评价某个人价值的标准。诚信作为一个人十分重要的品格,其价值在许多成功人士身上均有显现。”杨晓丹老师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中》如此描述诚信对我们自身的重要性。[3]基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实为必要。诚信是大学生人生、学业及品格进步与提升的保障,笔者将基于以下三点来论证大学生诚信教育之必要性。首先,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关乎整个社会诚信教育成功与否之关键所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这些环境因素都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指标,更是影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因素。其次,对大学生诚信观念的教育与对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教育不同步不协调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映思想。目前大学生的诚信观教育与诚信行为教育存在不同步与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两者发展不协调,单方缺失甚至是两方皆缺失。这种步调不一致或者发展欠缺的现状要求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并实施。最后,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危害要求必须强化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作用、保证作用和育人作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能够切实为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提供价值观与行为的导向作用,同时能够保证大学生诚信教育行为的有效实施,进而达到提高其诚信观念的作用。

四、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解决机制与对策建议

在大学中,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打造诚信校园文化,培养个人良好的诚信意识,是当今大学生个体与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针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进行诚信教育?

(一)发挥“灌输”理论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不会在群众自发产生,共产党必须不断向群众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提高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之所在。同理,诚信意识也需要通过向大学生进行灌输,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诚信状况。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需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观念的形成与诚信行为的养成的灌输指导。

(二)强调“双主体”互动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施教方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受教方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传道授业过程往往是由施教方向受教方单方面为之。于是高校以及相关组织在向大学生灌输诚信观念的教育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单边的行为而不能够达到有效的双方互动效果,教育质量下降成本却在提高。因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双主体”论的积极效果,有助于改善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不利局面。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建立沟通双边桥梁及平台,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大学生踊跃参与到诚信教育中来,使大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教师,将被动承受的客体转换为主动参与的主体,在“双主体”作用的高效发挥下发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三)探索多种方法改善不利机制

目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教育疲敝、方法缺失、效果不佳等状况,需要采用多种途径与形式来缓解目前教育情形。具体说来,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不同现状加以方法引用。如针对大学生诚信观教育不力可采用说理引导法或熏陶感染法,创造机会与环境去诱导大学生诚信责任观的树立;对于大学生诚信行为教育乏力或效果欠佳则可采取实践锻炼或心理咨询等方法来加以规划与引导大学生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最终在多重途径的协调配合下,完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高效、稳健、飞跃的进步。

五、结语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砝码,也是个人责任成才的基石保障。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从源头入手,从教育这一关口加以严格把关,并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指引下结合现实情况,着力改善大学生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杨晓丹.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2016(7):53-54.

猜你喜欢
解决机制诚信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机制研究
非正常涉诉信访解决途径探索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