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睿
内容摘要: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教学中,要创设疑难情境,要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还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关键词:探究 阅读 问题意识
探究式阅读教学是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依据,以现行教材为基本素材,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发现问题,产生探究主题,进而通过对材料、案例的分析、逻辑推理,最终释疑并获得结果的活动。实施这种教学思想,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疑难情境。问题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存在的,也在一定的情境中凸现出来,离开一定的情境,这问题就存在不了,当前也无法凸现出来。布鲁纳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以问题为思维中心,造就强烈的问题意识,实现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能力的扩展。”威特海默在《创造性思维》中也认为,问题的细节应该放在整个情境中,和整个情境的结构相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建构主义教学观特别强调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与教学。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
为此,教师首先要明白创设情境的五个特点:直观性、关联性、情感性、暗示性、问题性。直观性是指创设的情境可以直接观察到,一看就明白,既形象又具体;关联性指创设的情境有利于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起着中介作用,这样,学生才可能自主建构知识;情感性指创设的情境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暗示性指创设的情境有暗示学生心理、启发他们思维的作用;问题性指创设的情境能凸现矛盾和对立,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还要掌握创设疑难情境的七种方法,即以男性问题请教、唱小型五套全集、开放性问题请教、政论性问题情境、求异性问题情境、悬念性问题情境、程序性问题请教。
二.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让学生明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从而冲破权威的约束,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书本和权威,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经常采用新角度、新方法,提出一些新看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应该怎样去怀疑,怎样去发现问题,从而形成问题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提供一些观点相对或相反的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亲身阅读中感受到不同的人丛不同的角度出发,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
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后,一旦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他们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对此,教师要注意两点:
1.根据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问题既要预设,但更多的应该是“生成”。教师不能独断地控制课堂教学,不能固守自己的思维設置问题,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按照学生的思路引导探究。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成人不同,因而看问题的眼光、看问题的角度和成人也会有所不同。他们会发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问题,教师事先都心中无数,也很难把握。
2.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语文课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它具有主观性、直觉性、想象性、间接性、多义性等特点,讲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因而不能像其它学科一样直接地、线性地、单调地去探究问题,应该间接地、立体地、多角度地去探究问题。因此,教师要从三个方向引导学生思维:一个是顺向思维——“一江春水向东流”;另一个是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成新曲”;还有一个是多向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样,答案就不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刘家寨子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