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特罗斯勒招贴作品赏析

2017-04-10 20:47翁婷皓
艺海 2017年3期
关键词:和声尼古拉斯韵律

翁婷皓

〔摘 要〕尼古拉斯·特罗斯勒是瑞士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他的海报招贴常结合爵士音乐会主题,通过娴熟、凝练的线条与丰富多变的色彩,使音乐的听觉感受“跃然纸上”;音乐与视觉传达中的韵律与节奏感达到高度互通,呈现出精彩张力。这些招贴,不仅对人们视觉上形成冲击,还是人们音樂、文化生活的记录,那些曾经激动的心情和澎湃的情感,将会在这些招贴里得以保存下去。

〔关键词〕尼古拉斯·特罗斯勒 文化招贴 韵律 节奏 和声

“招贴海报大都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为商品营销服务的商业广告,一类是有标记性的文化招贴”。①平面设计者能够赢得“招贴设计大师”的美誉,往往是因为他们在文化招贴设计中构成了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和设计风格。尼古拉斯·特罗斯勒可以称得上是“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大师”,正是因为他擅长将视觉与听觉融会贯通,用独特的视觉表达手法设计出一系列富有张力的文化招贴。

一、尼古拉斯·特罗斯勒简介

尼古拉斯·特罗斯勒(Niklaus·Troxler, 又译为:尼古拉斯·卓斯乐)是现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见图1),现为AGI国际平面联盟理事会成员,纽约TDC字体指导俱乐部、瑞士ADC艺术指导俱乐部、SGD瑞士平面设计协会、SGV瑞士平面设计俱乐部会员等。他于1947年出生于瑞士一个美丽而朴素的小镇——维尔利肖(Willisau)。在这个小镇上经常举行爵士乐演奏会,并吸引着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爱好者。淳朴的音乐及欢快的人群对尼古拉斯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的设计作品大都与音乐有关。萨克斯、吉他、长笛、钢琴是他各类设计中的主角。当地人把他的招贴与音乐节视为视觉与听觉的“二合一艺术”。

尼古拉斯年少时期在卢塞恩美术学校做排版学徒,接受排版训练。排字工的生涯使他发现了文字和排版的魅力,并对以后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他又正式进入学校学平面设计,探究到设计的本质,并获得开阔的思路。

他对爵士乐拥有浓厚的兴趣,1966年不足20岁时便成为了Willisau爵士音乐会的组织者;1973年,他在瑞士建立了自己的平面设计工作室,主要从事平面设计与爵士音乐节、音乐会的招贴设计。每一年尼古拉斯都会为Willisau市的爵士音乐会制作海报,结果产生了跨越25年历程的一系列音乐会海报。每一张都是优秀而别具一格的,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可以这么说:尼古拉斯成就了Willisau的爵士音乐会,而Willisau的爵士音乐会又反过来成就了他。

尼古拉斯作为爵士乐组织者,将瑞士内地的小镇变为世界爵士乐的一个重要舞台,也将自己和当地的公众变为了一个联结世界的纽带;作为设计者,他在设计中追求尽善尽美的效果,不遗余力地想象,尽力不受商业因素地干扰,并在三十余年间设计了二百余幅招贴,赢得了许多招贴广告设计大赛的奖项。这些奖项包括瑞士“国家文化奖”、德国艾森海报三年展“图卢兹·劳特雷克金奖”、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特别奖、布尔诺国际海报双年展银奖、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ICOGRADA国际平面设计社团联合会优异奖、法国肖蒙海报节第一名、瑞士海报年奖、瑞士艺术指导俱乐部金奖、芬兰拉提海报双年展金奖、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铜奖、芬兰赫尔辛基海报三年展金奖、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银奖、欧洲艺术指导俱乐部金奖、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金奖等。

他的许多作品成为了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埃森德意志海报博物馆、日本Toyama现代艺术博物馆、荷兰阿姆斯丹Staedeljk博物馆、瑞士苏黎士海报收藏馆、瑞士巴塞尔海报收藏馆、汉堡艺术和手工业博物馆最重要的收藏品。

1998年开始,尼古拉斯受聘成为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学院教授。他引导学生用一目了然的方式把内容和创意展现在平面上,打破规则,并使用传统的手工技术如丝网印刷、凸版印刷等。另外他还受邀担任众多国际设计竞赛的国际评委。

二、尼古拉斯·特罗斯勒作品的艺术特征

尼古拉斯·特罗斯勒的大部分海报都是为爵士音乐会所做的。他融合了爵士乐的野性和本性在他的海报设计中,形成了独成一派的海报设计风格:变中求合,节奏律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爵士乐以丰富的切分和自由的即兴为特点。讲究合奏并给人随性、兴奋、充满生机的感觉。爵士乐经常采用以音乐背景的形式作即兴演奏,极力地张扬自己的音乐个性以此来体现个人意识。在尼古拉斯为爵士乐设计的作品中,我们能明显地体验到爵士乐带来的随性与特有的韵律。无论是自由的线条还是硬边几何图形,全部都融合着音乐的节奏,带给我们一种解放灵魂的自由力量。

(1)、 冲破画面的音乐韵律、节奏感。即兴演奏和表演者身体随音乐节拍摆动所显示的强烈节奏感是爵士乐的最大特征。尼古拉斯为爵士乐所设计的招贴,人物造型源自对爵士表演者各种形态的高度抽象及提炼,具有鲜明的、个性的、活泼的造型特点;丰富的色彩组合表现了音乐的自由氛围,使得画面效果更富有变化;长与短、软与硬、曲与直、锐与钝、感性与理性的线条交织,正如爵士音乐一样带着奔腾不息的律动感,就像听到各种乐器在不断地、交替地做着快速的即兴独奏,让人不由兴奋。(见图2)

如尼古拉斯本人所说:“我没有把这样的艺术节复制到其它地方,一切就是这么简单,就像它发生在维利绍(Willisau)一样。这应该是一个无拘无束,吸引人的时刻,听众应该能发现音乐当中的新鲜成分并且乐在其中。”②尼古拉斯总是在寻求一种无桎梏的、变换的视觉效果,和他对待音乐一样。

如他1992年所做的爵士音乐会海报(见图3):色彩鲜丽明快,使用黄红蓝三种线条,随性地在画面上构成一个乐手的形状。就像是象征着钢琴、贝司、鼓构成的爵士三重奏。耀眼而不安的黄色在画面荧荧发光并上下舞动,像是贝司在演奏复杂多样的切分音。连续的变化,造成一种飘忽不定的游移感。蓝色则因为其本身沉静的色调而退居黄色背后,与背景融合,像背景音乐中流淌的钢琴声。而红色显得沉着,如鼓点般起到点缀作用。三个颜色富有很强的层次感,并最后统一在黑色底中,暗示在同一个系统中演奏。

(2)、讲究和谐,表现音乐的和声变化。像爵士乐中的有规定、有走向的和声结构一样,尼古拉斯·特罗斯勒的作品从表面上看显得杂乱而无序,但是内在的统一却是十分严谨。

图4~6,这些爵士乐海报,都是线构成,而暗调的底色作为“面”,既是为了衬托,更是为了统一整个画面。设计师表现出准确的驾驭能力,直线与自由曲线相互结合、张弛有度、恰当和谐,营造出流光溢彩、闪烁变幻的舞台效果。

图7、8, 不同于独奏音乐会,尼古拉斯为重奏音乐会设计的招贴,十分贴切地利用了视觉传达中元素和结构的重复构成手法,将画面的骨骼、图形或色群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形成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单元组合,结合颜色变化,产生了画面的旋律与节奏,就像音乐的韵律与节奏一样,不断地通过各种节拍来重复,通过调子来营造重复中的变化一样,给人以美的感受。

在尼古拉斯的这些招贴中我们可以看到,平面设计与音乐中所包含的韵律与节奏、美学内涵和重复手法,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这些通过重复来获得节奏的手法还使得各元素在产生有规律运动感的同时,又有秩序地和谐统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和声效果。既新鲜流行,又不失爵士乐的色彩。

另外,尼古拉斯有很多海报都是通过密集的排版方式,用各种适形图案来密密麻麻地填充整个画面,似乎是用和声来统一各种变化的旋律。这是一种深沉与蕴蓄的表现形式,隐藏在大画面里的各种形状的变化特别耐人寻味,就像他时常想让听众去发现音乐当中的新鲜成分并且乐在其中一样。(如图9、10)

总之:尼古拉斯·特罗斯勒的招贴作品很注意结构、律动、次序,总能产生十分贴切的冲击效果。他用视觉空间延续了听觉空间带给人的感受,使受众从视觉上“听”到自由、无拘无束、富于创意的爵士乐,让人们从更自由宽广的想象空间来感受音乐的激情和美妙。“他是掌握媒介图形语言的灵巧工匠——图案、形状、质料、颜色——就像作曲家操纵的各种音符。”③

三、尼古拉斯·特罗斯勒作品的视觉表达手法

尼古拉斯·特罗斯勒的各种题材海报都如爵士乐一样以多变著称。他在设计中尝试多样的表现手法,避免单调的风格样式,尝试对已形成的风格进行挑战。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非常有力度的音乐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力。笔者试根据不同的视觉表达手法将他的海报分类,并分析如下:

(1)、以彩色自由线条为主的组合。不同形态的线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而密集、变幻的线条给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贴近黑人音乐原本的解放精神。和呆板的硬质线不同,尼古拉斯通常都使用手绘线条,水彩、钢笔、软毛笔等都是他常用的工具。即使是电脑绘制的,也常常根据手绘效果来排列线条,使其带给人生动、活泼的心理印象。同时,这种复杂线条结构也暗示着精神与灵魂上的自由解放。这是尼古拉斯海报的最大的成就和魅力。(见图11~13)

(2)、简单的几何块面与高纯度的颜色组合。尼古拉斯也善于用简单的色块组合与高纯度的颜色来营造简洁且冲击力很强的画面。“死亡树”生态海报(见图14)是他的又一件代表作品。福田繁雄称这件作品是一曲由尼古拉斯指挥的沉默的地球的安魂曲。在这件作品中,尼古拉斯将树的横断面全部绘为红色,似乎是树流淌出来的鲜血。为了增加这种红色给人的感官刺激,尼古拉斯还将整个画面的背景设计成纯度很高的绿色,给人造成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和心理冲击。

与这件作品有同类创意构思的是他早在1989年创作的一副willisau市Maria Joao演唱和Aki Takase钢琴伴奏音乐会海报。另外,他还有很多海报采用这种简单的几何块面与高纯度的颜色组合的方式(见图15)。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最简单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④的确,他的诸多作品都是无言自语,简练、有力而明确的。

(3)、独特的字母组合。尼古拉斯的海报中有一部分是纯粹的字母组合,这些海报在众多相似的音乐节海报中独树一帜。(见图16、17)

在这些海报中,尼古拉斯将字母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精心的安排,使这些文字像图形符号,但又保留着各自要传达的意义。他运用网点排列的方式,让原本各自为“点”的字母连成起伏的“线”,再进而组成“面”的感觉, 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又有细节变化,信息量大却又易于识别,便于信息传播。每个字母被赋予不同的肌理效果和个性的形态,表达着不同的情感诉求。

(4)、黑白构成的融合。爵士乐中的蓝调起源于20世纪初的密西西比州,以歌唱为主、伴奏为辅。它的前身是黑人在农田里工作的呼叫和哼唱。可以说爵士乐是黑人音乐为白人社会所带来的震撼。

如同白人音乐的元素揉入黑人音乐里,形成极为复杂且多层次、多变化的音乐类型一样,尼古拉斯也做了不少黑白构成的作品。(见图18)

尼古拉斯利用运用黑白极对比和具有律动感的几何图形,抽象地表现表达着音乐的内涵,刺激着观者的视觉以造成心理想象空间。正负空间的趣味性、凝练的造型、白与黑虚实相生的构成使版面呈现出如频率振动般的形式美。

(5)、视觉联想。尼古拉斯还有一类手法就是就是将相关事物进行替换,使画面具备两种以上的相互联系的图像。

如图19~21,他将大提琴与女人,单簧管与蛇,萨克斯与鱼等不同物体用视觉形象组成一种精神的联结。成功地将听觉和视觉通过双关寓意来链接、转换。女人象征着琴声的柔美和悠扬,毒蛇象征着单簧管的野性和对心靈的侵蚀力。而鱼从如水的萨克斯之音中贯跃而出,乐器的声音特质在视觉画面中一目了然。

另外,尼古拉斯·特罗斯勒十分注意注重图形和排版的独特设计。对印刷技术也很看重。他的海报大部分都不是由现今主流的四色胶版印刷机制作的,而是采用了较传统的丝网印刷法。他采用的那些跳动活泼的线条和图形,色彩大多都是极其艳丽的莹光色,具有很强的舞台效果。如果采用流行的四色胶版印刷法,油墨层很薄,发色率低,色彩饱和度也很不理想。丝网印刷可以让油墨从网孔直接漏下纸面而不是滚上去,所以墨层非常厚,保持了油墨原有的色度。同时油墨与油墨相叠后更使作品具有分量感。从而与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尼古拉斯将技法和材料正确的搭配,使作品倍加增辉。

尼古拉斯设计的工具也经常为手工用具。有人问他的设计作品从设计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尼古拉斯说到:“很多人都问这个问题,以为很复杂。当然,我的工作室里计算机是有的,但你们是否知道,我通常用的却是纸头、剪刀和胶水。”⑤无疑,尼古拉斯对手工绘制的执着,造就了他传神、挥洒自如的造型能力。

结语

毫无疑问,尼古拉斯·特罗斯勒是将音乐与设计感觉相互结合、通感的大师。在他的海报中可以看到:平面构成中的“韵律与节奏”与音乐中的“韵律与节奏”,其美学内涵是完全一致的。他利用现代设计的美学理念,通过娴熟、凝练的线条与丰富多变的色彩,使音乐的听觉感受“跃然纸上”,音乐与视觉传达达到高度互通,呈现出精彩张力。他的各系列招贴,不仅对人们视觉上形成冲击,还是人们音乐、文化生活的记录,那些曾经激动的心情和澎湃的情感,将会在这些招贴里得以保存下去。

注释:

①王萍.和谭平聊招贴海报--访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谭平[J].中国科技财富.2004(03).

②赵璐.对话国际设计大师尼古拉斯·卓斯乐[J].装饰.2006(02):96.

③何见平.卓斯乐与他的学生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④⑤瑞士设计师和艺术家·当代杰出的招贴设计家.国际设计网.http://www.ccii.com.cn/visualfuel/nglsfangtan.htm

猜你喜欢
和声尼古拉斯韵律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论尼古拉斯·斯帕克斯小说翻译审美再现——以A Walk to Remember为例
《风之谷》配乐作品中和声与画面的融合分析
浅析电子制作MIDI音乐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乐配器
不仅有张好脸蛋尼古拉斯·霍尔特
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