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华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怎么样?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生生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教學实践中,尽管大多数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如何呢?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怎么样?这些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理清问题,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小组合作运用中,个别老师出现了形式化的模仿,流于形式。一是组建合作小组较随意。一个老师一个组合方式,组建小组时没有统一的标准。结果就出现了成绩好的学生强强联手,学困生被边缘化。这样的小组合作就难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了。二是生生合作不主动,生生互动不到位。当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时,优秀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多,程度较差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致使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是一个听客。三是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疲于应付。个别老师设计的题目跨度较大,与学生现有知识技能脱节,学生根本找不到讨论的焦点,显得无所适从。
二、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小组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小组合作质量
1.明确班主任的核心地位。通过班主任对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和有效评价管理来保障小组合作教学的顺利实施。小组合作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统筹合作,把各个学科的小组管理和竞争机制汇通到整个班级的学生考核当中,使整个班级的学习小组有序的竞争,健康的发展。
2.统筹兼顾,科学划分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班主任应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学生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性格、脾气及教室环境等因素,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组间搭配力求均衡,便于公开竞争。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同实现本组合作学习目标。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磨合,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轮换,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中得到锻炼。
3.加强对小组合作过程的考核评价。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互相沟通,科任老师把当堂课的小组合作情况及时通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及时进行有效的评价、奖励,这样就促进了小组间的竞争,同时也能调动学习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得分计入小组成绩,这种捆绑式评价促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自然就调动了小组成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评价方式下,谁都不愿意因答错问题而失分,使整个小组成绩落后,这就促使学习差的学生主动向学习好的学生寻求帮助,有些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不主动去学,好学生硬是把他拽过来教,因为他回答对了,可以为组里拿到更多的分。这样也能够让学习差的学生主动或被动地去学习。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
在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起了主导作用。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每个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合作实施方案。教师要改变思维,打破陈旧的备课、上课的条条框框,认真研究教法、学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一是改变任课教师备课的落脚点。以前老师们备课考虑最多的是,在课堂上按照规定的课时如何将规定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教给学生。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他要求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我们所关注的不是教师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学”。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为学生设计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流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路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知道怎样做,因此教师的教案就需要变成“导学案”。教师在自主备课的时候,学案设计的就不是教师的教学环节,而是学生学习的流程。
二是重新要求教师的备课,备课中要详细设计学生的学习环节。以往教师备课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是用来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教”;现在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体现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导”,把所谓的教学环节变成学生学习环节。
三是打破常规的备课思路和方法。过去老师们备课往往是在上课之前进行的“三级”备课,在课堂上也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围绕自己的教学环节进行学习,一旦学生“偏离轨道”,立马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拽回来,对课堂生成的一些东西往往把握不好,或根本就不当回事,置之不理,实际上丢失了很多有效的教育资源。
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只要教师为学生设计好学习的路线,然后像主持人一样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就会按照这个路线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就有时间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从而会腾出手来,去考虑怎样引导学生展示、让哪个组先来展示、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评价、点拨、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正确的做法应是学生会的不教,合作学习能解决的不教。教师要结合学生小组展示的情况相机灵活教,教在学生的疑难处、教在思维的盲点处、教在思维的提升处、教在方法的提炼处。以小组为单位上前展示小组的团体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小组的学习凝聚力与荣誉感。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用精炼的问题进行追问,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四、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以平等、真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要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老师眼里好像有好学生差学生之分,但在家长眼里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和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知识撞击的基础,是培养多元思维的契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倾听者,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能认真探究、真切的体验、自由的交流,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其他同学的回答。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赶上一个诸葛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遇到难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学习小组的力量。小组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克服教师力量单薄、精力不够等现状,还可以让生教生、兵教兵,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及相互管理的能力,也让学生有更多相互交流、学习、沟通、协作、探究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让每个学生的特长、优势、潜能得到较大限度的挖掘与开发。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充分说明彼此切磋技艺、交换心得,有助于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中继续深化落实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同时,教师之间也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相互研讨,力促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新常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会给学生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亚娟.扬长避短——让合作式学习模式发挥实效[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2]蔡慧琴.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J].教育探索,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