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静
摘要: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将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历史、丰富的家乡特产、淳朴的民风民俗等有机地融入到品德课堂中,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能让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广泛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从中获得生动、多样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的发展。本文从“紧扣三维目标”“贴近生活实际”“找准认知难点”“升华情感体验”四个方面阐述,让乡土文化资源在品德课堂中灵活穿行。
关键词:乡土资源;品德课;接地气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6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力求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当下使用的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家乡教育主题,这些家乡主题的内容虽然是编者根据本省学生的实际情况慎重编写的,但选取的素材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和城乡差异,本地特色针对性不强,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遇到教材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如何缩短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唤起学生参与热情和情感共鸣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基于学生需求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创造性地使用地方特色资源,让鲜活的乡土文化资源在品德课堂中穿行,从而达到“润物无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紧扣“三维”目标——饱览风景名胜,领略山水魅力
教师要善于做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心人”,在准确把握课标、正确分析理解教材及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紧扣“三维”目标合理地进行“去粗取精”,用智慧的眼光、超常的思维视角去挖掘、发现与教材内容同步、相关的乡土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或置换,用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激活课堂。
如三下《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教材上的内容、美丽的插图都是介绍杭州的,在瑞安的孩子眼里,是不熟悉的,“别人”的家乡。怎样帮助学生找到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支点,唤起他们热爱家乡的激情呢?笔者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亲近自然,饱览瑞安风景名胜:风光旖旎的寨寮溪、圣井山、梅龙溪、桐溪、铜盘岛;奇特的水乡古镇林垟、尖山八水、江溪龙潭、山皇古寨、金鸡山、卧龙峡、梅尖顺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海楼、石棚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济医学堂、观音寺石塔、圣井石殿、外三甲窑址群仙岩风景区、玉海楼、瑞安隆山公园等,在实践中观察、思考、体验、感悟。
课始,伴着《飞云江之歌》,看着寨寮溪、玉海楼、隆山塔、摩崖石刻、圣井山云海、外滩等瑞安特色元素的图片,孩子们兴奋极了,熟悉的风景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最真实的生活体验,拉近了孩子与课堂的距离。笔者以导游身份出现,认真地为孩子们介绍“寨寮溪”这一景点时,角色的转换,笔者看到了孩子们眼睛里的惊喜与好奇。笔者亲自示范解说,暗含知识要素:要想做个小导游,第一,需要我们了解家乡的景区景点,说出吸引客人游览的迷人之處;第二,学会做个小导游,当游客来到景区时,导游要说景区欢迎词;当游客来到景点时,导游要说景点介绍词。之后,让孩子们应聘导游,进行模拟体验活动,绘声绘色地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在介绍中,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自己家乡的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这一基础上,再创设“瑞安一日游”场景,并以小组为单位分工与合作制作宣传展板,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亲自实践、亲自体验,在制作过程中领略家乡山水,激发起热爱家乡的情感。
由于笔者紧扣三维目标,对教材进行合理置换,用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激活课堂。学生在可感可知的素材中,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贴近生活实际——体验民风民俗,感悟淳朴乡情
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品德课教学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它将是空洞的、抽象的、苍白的。就像杜威所说,那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教儿童游泳。因此,品德课要选择学生见得到、摸得着的“地域性”素材,选择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学生才能在极具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感知、探究,进而获得情感体验,升华道德认识。
教学六上第二单元《民风民俗知多少》这一单元,可选择朗朗上口的家喻户晓的瑞安童谣——《正月灯》和《十二月谣》入手,用瑞安方言教学生念,并说说这两首童谣的内涵。学生饶有兴趣地读着、讲着,感受到童谣中反映的瑞安民风特别有意思,也认识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接着,通过学生的课前调查访问,围绕家乡小年、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庆习俗和婚丧、寿诞、饮食、穿着文化和喜好禁忌等民风民俗,并适时地穿插马屿仙降集市、曹村舞龙灯、碧山拦街福等习俗,在小组交流反馈中通过照片、视频诉说着瑞安独特的地方风俗和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让学生感受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知道正是朴实的民风孕育了几千年的乡土文明,使瑞安成为“东南小邹鲁”的美誉。课后,利用班队课、周末开展班级活动:1. 参观瑞安博物馆,感受瑞安民风民俗。2. 开展亲子活动:捣年糕、包饺子、做汤圆、裹粽子、做清明饼,家长带孩子体验家乡真实有趣的生活,品尝乡土风味,体会浓浓的乡土气息,感悟淳朴浓厚的乡情。
三、找准认知难点——了解历史文化,唤醒爱乡情怀
浙教版品社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而乡土资源具有“近、熟、亲”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可知可感的材料,为抽象的学习内容提供必要的感性支持,为学生在最佳的时间里搭建获取知识的平台。
如三下《了不起,家乡人》一课,学生对于我国历史上的名人,距离已经很遥远了。如何拉近学生与历史名人的联系呢?让学生通过搜家乡家喻户晓的名人故事来认识家乡人,应该是一条捷径。课前,组织开展“寻访名人足迹”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寻访、参观,查阅书籍、上网阅读等途径了解到许多这方面的资料,激起学生探寻家乡历史名人的热情,为学好本课做好情感铺垫。课堂上,选取离学生最近、最具代表性的家乡名人——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琵琶记》作者高则诚,永嘉学派创始人、瑞安中学创办人孙诒让,组织开展讲故事、快板、三句半、剧本表演等活动把名人事迹展现出来,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心灵的震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人的崇敬。
再如,教学三上《农产品的家园》一课,由于学生接触农村,接触自然的时间比较少,且大多数学生在城镇长大,对农村的生活并不熟悉。为了让学生对农产品有感性认识,课前分四个小组在家长带领下开展“农村一日游”实践体验活动,与农产品进行“亲密接触”。课上,通过“根据谜面猜一猜”“依据形状颜色认一认”“长在树上、地里、水中连一连”“尝一尝”“赏一赏”了解农产品。这些直观的图片、实物,一下子勾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接着,在“感受现代化农村、农业、农产品”教学环节时,同学们纷纷把课前了解的马屿金潮港的瓯柑生产基地、仙降的黄金果园、飞云雅林生态园、高楼杨梅节等汇报得有声有色、头头是道。这节课的认知难点就这样在课前的“农村一日游”实践体验活动中化解。
四、升华情感体验——寻找乡土烙印,见证家乡发展变迁
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还要恰当选择能够突出反映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素材,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让学生在自然、亲切的学习氛围中,感悟家乡发展变迁。
“乡土是童年的烙印”。在教学四下《城乡巨变》一课时,笔者把学校原来低矮简陋的旧教学楼和现在搬迁新建的新楼房照片进行对比导入新课,通过“寻找教师眼中的童年烙印”,展示三组照片:原飞云江轮渡和现在的飞云江五座姐妹桥,原灯光球场和现在的体育馆,原华侨电影院和现在的瑞安电影城。再通过“寻找我眼中的童年烙印”,学生通过照片、事例、故事,有说不完的亲歷感受和情感体验。在课的高潮处,呈现了瑞安塘下镇陈岙村的美景。通过陈岙村今昔村风村貌图片对比、今日陈岙村建设成果和发展蓝图的视频播放以及瑞安市十大感动人物、该村党支部书记的采访录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家乡现代化新农村——陈岙村的巨大变化。在课的最后,播放一组能代表瑞安城乡变化的图片,这既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充满朝气活力的新景象,也让学生感受到政府的人文关怀、家乡经济的飞速发展,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推向极致。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已有的心灵体验,甚至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一切都能成为品德课的有效课程资源。学生的家乡瑞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得天独厚的环境、人文、物产等乡土资源遍布每个角落。教师只要仔细发现,大胆开发并巧妙运用,让乡土文化资源在品德课堂灵活穿行,定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情感、锤炼学生品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瑞安市地方志编委员会整理.重刊清 嘉庆 瑞安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 杨文娟.品德课程中的资源整合[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4] 杨瑞国.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J].小学德育,2010(18).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 3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