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建构研究
——以丽江古城为例

2017-04-10 06:26陈志钢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丽江移民旅游

袁 超, 陈志钢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建构研究
——以丽江古城为例

袁 超, 陈志钢*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旅游移民在国内已经出现,却很少得到学者的关注.以丽江古城为例,通过修正后的量表对丽江古城的旅游移民进行实测.然后通过SPSS 20.0软件,综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法对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及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再将人口统计学特征、“城市融入”“外出目的”依次投入模型进行阶层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的影响机制不同,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对丽江的地方认同显著高于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2)地方认同不存在“性别”差异,“居住时间”和“从事行业”显著影响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3)总体而言,“城市融入”对于旅游移民地方认同的解释力度要高于“外出目的”,其中“是否与当地居民来往”仅对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产生影响.研究丰富了旅游移民的人地关系研究,对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地方认同;类型;旅游移民;丽江古城

0 引 言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与主流移民模式迥异的逆向旅游移民.旅游移民既有传统移民的某些特点,也表现出与之相异的一些特征.诸如丽江、阳朔、拉萨等地的旅游移民深度参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涉及行、游、住、食、购、娱六大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地方的建设与发展.在丽江的大研古城及其周边更是如此,旅游移民已经成为推动丽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其对于迁入地的地方认同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却很少得到学界的关注.

SCHREYER等[1]首次提出“地方认同”的概念,并强调地方认同是透过心理层面的情感与象征符号产生对地方的情感,PROSHANSKY[2]、KORPELA等[3]、WILLIAMS等[4]也从不同层面对地方认同的概念进行了探讨.KYLE等[5]指出,地方认同是地方依恋的构成维度之一.MOORE等[6]研究发现,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PRETTY等[7]研究了地方认同的识别特征.BREAKWELL[8]对地方认同的形成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认同是一个对社会适应、融合和评价的过程.BRICKER等[9]以白水河为例,研究了游憩者专业水平与其依恋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地方认同作为地方依恋的维度之一.BROCATO[10]研究发现,顾客满意度水平的提高会进一步加强其地方认同.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对地方认同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唐文跃[11]、李迎春[12]分别从社会角色感知的角度与个人真实体验的视角对地方认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朱竑等[13]在对地方感等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指出地方认同内涵的多元化、不断变化的特点.唐文跃等[14-15]分别对九寨沟旅游者的地方感、西递与宏村居民的地方认同与资源保护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张春晖等[16]探讨了地方认同感在乡村旅游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之间的中介作用.朱竑[17]等以广州小洲村为例,探索了艺术家与村民之间在认同上的冲突、断裂与融合.WANG等[18]从地方认同形成的4个方面,即独特性、一致性、自我功效、自我尊重,研究了地方认同与本地居民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关系.

纵观国内外有关地方认同的研究,自1970s,TUAN等[19]将地方作为“感知的价值中心”重新引入人文地理学以来,虽然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关系在学界仍存在争议,但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两大学科.环境心理学地方认同的研究过于强调个体的特点,忽略了地方和过程的重要性.该学科对地方认同研究主要是运用量表将地方认同当作因变量探究其预测因素,或将其作为自变量探究其与其他层面的关系,如居留意愿、支持态度等.地理学的地方认同研究注重将地方作为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本身就包含了认同的内涵.该学科对地方认同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全球化、城市化以及旅游业发展等多种力量的推进下,探讨地方性的形成机制以及地方之于人的意义与价值.

目前,地方的相关研究关注的主体是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较少涉及旅游业经营者[20].实际上,诸如丽江等地的旅游业经营者,由于迁移、居住时间等因素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群体——旅游移民,是移民的一种类型.国内有关移民的研究成果虽然数量众多,但与国际移民研究发展趋势的结合和对话还处于积累成长阶段.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关于移民“微观化”“生活化”的研究,昭示和建构着未来中国移民研究的主流方向.同时,西方对于移民的研究正逐渐转移到“移民-地方”这对核心的人地关系上.而对于移民的人地关系互动和地方协商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术界对于“地方”的再认识过程.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移民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鲜见有关旅游移民群体与地方互动建构的深刻论述,地方认同的单独研究也较为缺乏.

旅游移民随着文化场域及生活环境的变化,面临地方认同与归属的问题.并有研究指出,地方认同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究包括社区意识、活动涉入、生活形态在内的个体或心理层面与包括环境属性与空间规划在内的实践环境层面的议题乃至社会层面的议题[21].基于此,本文以较为典型的丽江古城区旅游移民现象为例,初探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以期拓展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移民的研究取向、呼应西方移民的研究趋势、丰富旅游移民在地后的人地关系研究.从而为引导、管理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群体,预测、分析、决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些许启示.

1 研究设计

1.1 测量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展开研究.问卷主要包括地方认同、城市融入、外出目的、人口统计学特征4个部分.地方认同部分参考了STEDMAN[22]、朱竑等[22]有关地方认同的研究,并结合前期访谈资料,包含认知、情感、意向3个维度共计14个题项.城市融入的测度题项参考蔡禾等[24]有关农民工城市认同的研究,主要包括“是否会同当地居民交流来往”“在这边最好的3个朋友中是否有当地人”“是否参与社区的居民活动”3个题项.外出目的指是否以经济为目的,包括经济利益导向型和生活方式型2种类型.除人口统计学特征采用单向选择方式外,其他测度题项均采用李克特5点式量表.回答题项分别为1分(非常不同意)、2分(不同意)、3分(一般)、4分(同意)、5分(非常同意).

1.2 量表的效度与信度

在进行大样本调查之前,随机在大研古城北门坡发放问卷40份.运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问卷的题项做一定的修改.之后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Cronbacha=0.84,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文化地理学专家在审阅问卷以后,认为问卷题项能较好地反映所调查的问题,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 研究过程与分析

为了获取更为翔实的研究数据,同时为保证研究结果真实准确,在填写问卷之前询问受访对象是否为本地人.于2015年7月30日至8月15日在丽江古城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及古城外围北门坡发放问卷245份.共回收227份,有效问卷220份,问卷有效率89.8%.综合运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法对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运用阶层回归方法探讨人口统计学特征、城市融入、外出目的对地方认同的解释水平及显著性.

2.1 案例地介绍

丽江市(市区中心位于100°25′E,26°86′N)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海拔2 418 m,总面积20 600 km2.丽江市(见图1)下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4.48万(据第6次人口普查).

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丽江古城是一个相对宁静平和的地方.1994年在云南省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推动下,丽江开始出现在游客的视野之中.1997年“丽江古城”(包括古城区的大研古城及玉龙县的白沙古镇)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的知名度随之不断提升,成为众所周知的旅游地.丽江市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丽江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 055.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83.48亿元,占丽江市GDP的44.77%.旅游业俨然成为丽江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吸引了众多的旅游移民.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吸引了众多外地人来到云南昆明,其中一部分来到丽江地区.这一批外地人构成了丽江古城的首批旅游移民[9].1999年,旅游移民开始络绎不绝地奔向丽江地区,截止到2010年,丽江市古城区的常住人口达到了21.13万,比2000年增加了28.9%.旅游移民的大量涌入导致古城区常住人口的快速增加[25].

2.2 受访者基本信息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旅游移民中男性占70.9%,女性占29.1%;44岁以上占85.4%;文化程度集中在大专及以下(占85.5%),本科占14.5%;主干及核心家庭占调查对象的74.5%,单身达20%;居住时间在3年以下的占69.1%,3~5年及5年以上的分别占14.6%和16.4%;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占49%,5 000元以上的占51%;从事餐饮及客栈行业的占54.6%,经营旅行社及小饰品店铺的分别占16.4%和29.1%.

2.3 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表征及差异分析

在流向丽江旅游地区的旅游移民中,不乏以“淘金”为目的的旅游移民.为了厘清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是否存在差异,对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respondents of Lijiang

表2 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比较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m migration’s place identity

从表2来看,“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的F值未达显著差异(F=0.282,p=0.596>0.05),表示2组样本方差同质.由“假设方差相等”栏可知,t=3.177,df=218,p=0.002<0.05,已达显著水平,均值的差异值为4.57,表示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有显著差异.其中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地方认同水平要显著高于经济利益导向型.

地方认同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方式,其内容是主观且多变的,多种文化意向都可能成为地方感依托的组成要素[26-27].为了充分理解旅游移民地方认同的主体建构过程,对不同类型旅游移民地方认同的影响因素做了ANOVA分析比较.从表3可知,“性别”对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均没有产生影响,这与伍雪苹[28]对三峡、莺歌及北大特区地方认同的研究结果一致;“年龄”对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T检验统计量均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文化程度”仅对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产生影响;“居住时间”“从事行业”“是否参加过当地社区的居民活动”对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T检验统计量均达到了0.001的显著水平,但是此3个变量均未对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产生影响;城市融入中“是否与当地居民来往”仅对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产生影响;“最好的3个朋友中是否有当地人”对生活方式型和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均有影响,显著性水平分别达到了0.05和0.001.

表3 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ANOVA比较Table 3 The ANOVA of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m migration’s place identity

注 ***、**分别表示在0.001,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2.4 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阶层回归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阶层一和阶层二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0.275,0.428,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0,均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在阶层一中,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地方认同的解释变异为27.5%.此解释力已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F=6.016,p=0.000<0.05),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时间”“从事行业”都对地方认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阶层二中的回归模型在投入“社区活动参与”“最好的朋友中是否有当地人”“与当地居民的交往情况”后共可解释旅游移民地方认同42.8%的变异量.排除人口统计学特征自变量的影响,此3个自变量可解释地方认同15.3%的变异量.此解释能力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F=13.47,p=0.000<0.05),其中“社区活动参与”对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不产生影响.“最好的3个朋友中是否有当地人”及“与当地居民交往的情况”显著影响地方认同,分别达到了0.05,0.001的显著水平.最后阶层三的回归模型中再投入旅游移民的“外出目的”,则人口统计学特征、“城市融入”“外出目的”可以解释地方认同51.3%的变异量.排除人口统计学和“城市融入”的影响,“外出目的”对地方认同的解释力为8.5%,此解释能力也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水平(△F=27.657,p=0.000<0.05).

表4 地方认同阶层回归模型Table 4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 of place identity

注 ***、**、*分别表示在0.001,0.05,0.1差异水平上显著,“()”为参照组.

在阶层一中,在仅投入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情况下,“年龄”对于地方认同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也就是说年龄越大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越低.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年龄较大的旅游移民“落叶归根”的思想愈发浓烈.加之生意较前些年难做,返回迁入地的倾向更加明显.居住时间对于地方认同也产生反向影响,时间在1 a以下和1~3 a的差异分别达到了0.05,0.001的显著水平.部分受访对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来丽江之初,对丽江有新鲜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感觉渐渐变淡,吸引力也没有以前强烈.待地时间越长,丽江的一些缺点也越发地暴露出来.从事不同行业的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显著不同,“从事行业”对地方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方面是因为从事行业和旅游移民的收入紧密相关[29],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作本身就给旅游移民带来诸多益处.一位客栈老板表示,在开客栈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年轻人.在与年轻人相处的过程中,自己心态也变得更加年轻.

从阶层二可以发现,旅游移民的城市融入对于地方认同具有极大的影响,解释了地方认同15.3%的变异量.从本质上看,地方认同的建构是外部力量与本地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23].外部社会、文化和政治情景的变化,同样也会对基于本地的地方认同产生深远的影响[30].梯姆斯认为,个体的认同与其互动对象密切相关,个体的公共认同及其阶级归属感是由与他经常互动的群体的特性所决定[31].吉登斯[32]也指出,正是通过个人与外部世界的不断沟通才创造和改变了他或她的自我感觉.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旅游移民偶尔甚至不会与当地人交流往来的达到了67.27%.由此可见,大部分旅游移民的日常生活与当地人的互动不是很多,即便经常与当地人交往的旅游移民也只是囿于生意往来.真正融入当地居民,与之有着深交的旅游移民寥寥无几.从表4可以看出,旅游移民与当地居民的交往程度显著影响地方认同的形成,参加社区活动的状况也影响了其地方认同的发展.社区活动更是融入当地居民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有效表征旅游移民嵌入当地的状况[33].但是旅游移民由于自身或某些客观因素,与当地人的互动并不频繁,进而影响了地方认同的形成.“年龄”“居住时间”“从事行业”依然是影响地方认同的重要自变量,此时“文化程度”对地方认同产生了正向影响,高中或中专及本科均达到了0.001的显著水平.

在阶层三中,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时间”“从事行业”均对地方认同产生影响,但只有1~3 a的“居住时间”显著影响地方认同,其他水平的居住时间对地方认同均不产生影响.阶层三与阶层二一致,在“城市融入”维度下,“社区的活动参与”对地方认同不产生影响.“外出目的”显著影响地方认同,解释了地方认同8.5%的变异量,表明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显著不同.这与大多数旅游移民来丽江的动机有关,与旅游移民“淘金者”的身份和“赚钱第一”的原则密不可分.在新古典主义视角下,迁移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本和地区收入的差异[29].经济利益导向型的旅游移民在做出理性决策时,首要考虑的是丽江的商机,看中的是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来到丽江,可以为其带来较为可观的收入.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更加注重在丽江的感受,看重的是迁出地和迁入地之于人的价值与意义差异.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聚焦于生活方式以及身心的放松与愉悦,久居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的他们更加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TUAN[34]所说,当人们故意改变他们的环境而感到他们可以掌控自己的前途和目的时,没有理由会染上相思病的.故而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要显著高于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在流动性日益增强的当下,每年都有大量外地人流向诸如云南丽江、广西阳朔等旅游地区,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中的经营者.然而,旅游地区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状况却很少受到关注.从宏观层面看,旅游移民对迁入地的认同势必会影响其流动性,从而对旅游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地方认同指涉自我连续性、独特性,给予心灵暂住场所,关乎个体归属感与认同感[35].本文以丽江旅游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方认同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3.1 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不同.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要显著高于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从笔者的访谈以及参与式观察的结果来看,这2类旅游移民对于丽江这一地方的想象与空间实践差异很大.其中,经济利益导向型的旅游移民由于机动性太强,导致其没有时间根植于地方,而且“身体芭蕾”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旅游移民对丽江的地方感知不同,进而其地方认同也有很大差异.

3.2 不同类型旅游移民地方认同的形成机制也是不同的.“居住时间”和“从事行业”对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产生了显著影响,“是否与当地居民来往”仅对经济利益导向型的旅游移民产生了影响.在全球化及快速城市化的影响下,时空压缩带来的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冲击使得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有边界的地方认同,进而根植.在生活方式型的旅游移民看来,丽江是一个有边界的、节奏较慢的、逃离现代性的地方.对于此类群体,丽江的地方感知是需要时间的.正如TUAN[34]所说,对于地方的感觉就得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从事行业”也往往与休闲时间挂钩,生活方式型的旅游移民以丽江这个地方为载体,俨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交往圈.对于经济利益导向型的旅游移民,此类群体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本地居民作为房东或者日常生活服务的提供者,旅游移民与之关系的亲密度势必会影响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3.3 总体来看,外出目的、城市融入均对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城市融入对于旅游移民地方认同的解释力度要高于外出目的.地方认同和认同(self-identity)的其他结构一样,是个人定义和表达自我认同的系统[2].“自我”是社会化的结果,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表演相应的角色[32],并且“自我”的行动一定是指向他人的.人们在地方之中的体验以及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和互动,使得地方赋予“自我”一定的意义与价值[23].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作为衡量旅游移民社会关系的城市融入指标均对地方认同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应从日常生活的实际出发,加强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以期增强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

地方向来都不会完整、完成或受到束缚,而总是流变、处于过程之中[35].地方认同的建构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之下,不同群体地方认同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形成机制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对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进行了共时态的研究,而关于地方建构本身对地方认同的影响探讨不足.后续工作应当在分析地方建构多重力量的基础上,从在地群体的日常生活出发,考察地方认同由“身体芭蕾”到“地方芭蕾”的形成过程.从日常生活的空间实践切入,探究地方认同的形成机理,从而深化对地方认同的研究.

[1] SEHREYER R, ROGGENBUCK J W. Visitor images of national park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definitions of places on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J]. Some Recent Products of River Recreation Research,1981(63):39-44.

[2] PROSHANSKY H M. 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ur,1987,10(2):147-169.

[3] KORPELA K M, HARTIG T, KAISER F G, et al. Restorative experience and self-regulation in favorite places[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ur,2001(33):572-589.

[4] WILLIAMS D R, VASKE J J. The measurement of place attachment: Valid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a psychometric approach [J]. Forest Science,2003,49(6):830-840.

[5] KYLE G, GRAEFE A, MANNING R, et al.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ctivity involvement and place attachment among hikers along the appalachian trail[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3,35(3):249-273.

[6] MOORE R L, GRAEFE A R. Attachments to recreation settings: The case of rail-trail users[J]. Leisure Sciences,1994,16(1):17-31.

[7] PRETTY G H, CHIPUER H M, BRAMSTON P. Sense of place amongst adolescents and adults in two Rural Australian towns: The discriminating features of place attachment, sense of community and place dependence in relation to place identit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3(23):273-287.

[8] BREAKWELL G M. Social Psychology of Identity and the Self-concept[M]. Surrey: Surrey Univers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Academic Press,1992.

[9] BRICKER K S, KERSTETTER D L.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whitewater recreationists[J]. Leisure Sciences,2000(22):233-257.

[10] BROCATO E D. Place attachment: An investigation of environments and outcomes in service context[J].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ilington,2006(19):125-141.

[11] 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22(11):70-77. TANG W Y. A study progress of sense of locality and research framework[J]. Tourism Tribune,2007,22(11):70-77.

[12] 李迎春.从场所依赖解读《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之“迷失”与“回归”[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2):100-103. LI Y C. Rely on interpretation from places the lost and return of catherine in wuthering heights [J]. 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2009,9(2):100-103.

[13] 朱竑,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8. ZHU H, LIU B. Concepts analysi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Sense of place,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1(1):1-8.

[14] 唐文跃,张捷,罗浩,等.九寨沟自然观光地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6):599-608. TANG W Y, ZHANG J, LUO H,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scenery sightseers’ sense of place: A case study of Jiuzhaigou, Sichua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7,6(26):599-608.

[15] 唐文跃,张捷,罗浩,等.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10):87-92. TANG W Y, ZHANG J, LUO H,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ce attachment of ancient village residents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s resource protection: A case study of Xidi, Hongcun and Nanping villages[J]. Tourism Tribune,2008,23(10):87-92.

[16] 张春晖,白凯.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以场所依赖为中介变量[J].旅游学刊,2011,26(2):49-57. ZHANG C H, BAI K. Brand personality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tourists’ loyalty: Mediating effect of place attachment[J]. Tourism Tribune,2011,26(2):49-57.

[17] 朱竑,钱俊希,吕旭萍.城市空间变迁背景下的地方感知与身份认同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2,32(1):18-24. ZHU H, QIAN J X, LYU X P. Place identity and sense of place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Xiaozhou village in Guangzhou,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2,32(1):18-24.

[18] WANG S S, XU H G. Influence of place-based senses of distinctiveness, continuity,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 on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2015(47):241-250.

[19] TUAN Y F.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3.

[20] 杨钊,陆林.国外旅游移民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4):84-89. YANG Z, LU L. Summariz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about tourism migration[J]. Geography and Geo -Information Science,2005,21(4):84-89.

[21] 林嘉男,许毅璿.人与环境关系之论述:理清地方感、地方依附与社区依附在环境研究上的角色[J].环境教育研究,2007,5(1):41-71. LIN J N, XU Y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environment of: Clear sense of place, place attachment and the role of community attachment in environmental studi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07,5(1):41-71.

[22] STEDMAN R.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place: Predicting behavior from place-based cognitions, attitude, and identity[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2(34):561-581.

[23] 朱竑,钱俊希,陈晓亮.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J].人文地理,2010(6):1-6. ZHU H, QIAN J X, CHEN X L. Place and identity: The rethink of place of European-American human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2010(6):1-6.

[24] 蔡禾,曹志刚.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8-158. CAI H, CAO Z G. Urban ident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J].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9(1):148-158.

[25] SU X. Tourism, modernit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home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14,39(1):50-61.

[26] KNEZ I. Attachment and identity as related to a place and its perceived climat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5(25):207-218.

[27] BLAKE K. Colorado fourteeners and the nature of place identity[J]. Geographical Review,2002,92(2):155-179.

[28] 伍雪苹.三峡、莺歌及北大特区的地方认同[D].台北:台北大学,2011. WU X P. Place Identity of the Area of Sanxia, Yinge and Beidate[D]. Taipei: Taipei University,2011.

[29] SJAASTAD L A. 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70):80-93.

[30] SCHNELL S. Creating narratives of place and identity in “little Sweden, U.S.A”[J]. Geographical Review,2003,93(1):1-29.

[31] TIMMIS D W G. The Urban Mosaic: Towards A Theory of Residential Differenti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

[3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齐心,王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GIDDENS A. Sociology[M]. Translated by ZHAO X D, QI X, WANG B.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3.

[33] KORINEK K, ENTWISLE B, JAMPAKLAY A. Through thick and thin: Layers of social ties and urban settlement among Thai migrant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5,70(10):779-800.

[34] TUAN Y F.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7.

[35] CRESSWELL T. Place : An Introduction[M]. New Jersey: Wiley Blackwell,2015.

YUAN Chao, CHEN Zhigang

(CollegeofTourismandEnvironment,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China)

Tourism migration has already appeared in China, but it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Taking old town of Lijiang as an example, tourism migration was measured by the revised scale. Then through the SPSS 20.0 software, the level of place identit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m migration were analyzed by the way of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and single factor analysis, then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urban integration” and “the purpose of going out” were put into the model to do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in turn. The study found that: (1)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place ident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m migration is different, and the place identity of lifestyle tourism migration for Lijiang should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economic benefits oriented tourism migrations; (2) There is no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place identity, and both the “residence time” and “engaged in the industr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lace identity of lifestyle tourism migration; (3) In general, the explanation of “urban integration” on the place identity of tourism migration is higher than “the purpose of going out”. “Whether or not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local residents” only has an impact on economic benefits oriented tourism migration. This article has enriched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land of tourism migration. It also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place identity; types; tourism migration; old town of Lijiang

2016-12-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1134);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TYETP201452).

袁超(1990-),ORCID:http://orcid.org/0000-0002-5004-737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E-mail:1481534097@qq.com.

*通信作者,ORCID:http://orcid.org/0000-0001-5940-8148,E-mail:zsuczg@163.com.

10.3785/j.issn.1008-9497.2017.02.019

F 590

A

1008-9497(2017)02-235-08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lace ident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m migration:A case of old town of Liji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 2017,44(2):235-242

猜你喜欢
丽江移民旅游
丽江三朵节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丽江的荒
内陆移民(外二首)
旅游
云南·丽江
Immigration移民
谁说丽江是艳遇之城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