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彦霓
【摘要】本文针对多媒体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以文化馆为例做了简单的论述,并且分析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舞蹈表演中,应用视频技术、多轨分频技术等,能够增强舞蹈表演的效果,给观众制造听觉盛宴。为达到上述效果,需要结合舞蹈作品内容,创新技术和舞蹈表演的融合,创造出更好的舞美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舞蹈表演;文化馆;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舞蹈表演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多媒体技术凭借其优势,即图像、音频等,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包括教育教学和舞台设计等。当今舞蹈艺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增强舞蹈艺术感,丰富舞蹈内容,使得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多的精美作品。
一、多媒体技术特点
从技术特征角度来说,多媒体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交互性。同传统信息交流媒体不同,多媒体具有交互性优势,使用者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控制媒体信息。(2)复合性。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信息媒体的范围与种类增加,能够使得使用者快速接收信息,当以视频的形式传递信息时,则能够大量的传递信息。(3)集成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各类信息的融合,比如音乐和文字等,提高了信息的应用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文化馆舞蹈表演中的具体应用
(一)视频技术
1.视频技术应用原理
目前,市场上的影响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全景影像技术和LED技术等被广泛应用,推动着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数字影像的应用,是从视觉上,通过3D立体展示,从多角度来呈现虚拟物体,或者是展现虚拟环境[1]。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包括光技术和电技术等,以立体显示的方式,为观众营造较为逼真的欣赏环境。此效果的实现,主要是依靠三维显示技术,发挥其图像处理能力和理解能力,利用软件进行三维图像制作,再利用通道投影以及空气成像技术等实现环幕影像放映。
2.视频技术的具体应用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丰富了多媒体类别。目前,最为火热的无非是虚拟现实技术,正在被积极的推广应用,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推动着文化+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成功应用,实现了传统舞台剧表演向现代虚拟舞台剧的跨越,提升了舞台剧的艺术高度,掀起了舞台的新革命。某文化馆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展现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地理革命和与世界共赢体思路,组织了公益文化演出,在进行《丝路新语》表演时,通过在现场拍摄虚拟现实VR,为观众献上视觉盛宴。在美轮美奂的背景下拉开了表演序幕。通过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变幻,生动地反映了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充分宣传“一带一路”战略方针。
(二)音频技术
1.多轨分频技术原理
音频技术实质上是环绕立体声音频压缩编码技术,指的是保持生源方向感,给观众,营造环绕声音。在现场,利用心理声学以及环绕声感觉,能够实现直达声音优先,确保声像定位,延时和直达声没有关系的混响声,增强声音的效果,给观众带来距离感。同时,能够模拟多种环境下,不同反射群产生的空间环绕声。数字音频主要是借助數字化手段,通过声音录制与存放等,借助各类技术,比如压缩技术和播放技术等,进行声音处理。音乐的配合,使得舞蹈表演更加具有灵魂气息。舞蹈表演给人带来视觉享受。音乐元素的融合给人带来听觉享受。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融合音乐对增强舞蹈情感的表达、塑造舞蹈形象有着积极的帮助。
2.音频技术的具体应用
从文化馆舞蹈表演实际情况来说,音频技术的应用已经达到了普遍的状态[2]。文化馆在组织舞蹈演出时,需要负责演出场次的组织策划工作,包括灯光、音像等。以某文化馆为例,其主要负责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包括室内外演出,多音频设备的要求较高。在某次艺术节表演中,引进了Martin Audio线阵列扬声器来满足流动演出的需求。考虑演出现场,左右扬声器组各选用7只线阵列扬声器及2只双18寸次低频扬声器(增强低频下限)以及相应的吊装件组成。采取吊装方式,将设备置于舞台两侧,使得声场可以均匀分布,保持语言的清晰度,进而保障舞蹈表演的效果。从现场的声音效果来说,演出的过程中,声场覆盖较为均匀,声音较为清晰且自然,中频声结实,高频声细腻通透,低频声具有张力和想象力。
三、多媒体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作用
(一)增强舞蹈表演的艺术形象
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舞蹈表演作品更加丰富。目前,艺术作品已经步入大制作时代,舞蹈艺术也不例外,多媒体舞蹈表演艺术形式,已经逐步推广应用。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依托技术营造的氛围,配合表演者的艺术展现,实现了舞蹈动作和舞台效果的有机融合,产生3D虚拟现实的欣赏场景,使得舞蹈形象效果更加生动活泼。譬如:某文化馆组织广场舞比赛活动时,使用了LED技术,在技术的辅助下,展现广场舞风采,结合运用音频技术,增强了舞蹈的律动感,调动了现场观众的情绪并积极参与,使得活动达到了高潮。总体来说,无论是开展传统舞蹈艺术表演时,还是开展现代舞蹈表演,应用多媒体技术,极大程度上能够增强舞蹈表演的艺术形象,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二)增强表演者的舞蹈表现张力
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蹈者的表现除了自身的舞蹈动作外,还和现场的舞台舞美效果有着极大的关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借助光技术和电技术等展现舞蹈艺术。通过构建梦幻或者轻松的表演氛围,能够增强表演者的舞蹈表现张力。舞台艺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舞蹈表演中重要的创作体。应用多媒体技术极大程度上能够增强舞蹈的表现力。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舞蹈演员,需要从作品的内容出发来设计和选择视频与音频,确保舞台效果。同时,还需要演员能够紧密的贴合音乐和舞台舞美,在开展舞蹈表演前,经过不断的练习,力求展现最好的舞蹈效果。除此之外,文化馆组织人员要结合表演场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多媒体设备,考虑到多媒体应用环境,比如雨天,做好防雷措施和防雨措施,避免影响演出效果。开展演出前,需要做好反复的调试,实现舞台效果、音效、舞蹈表演的融合,达到上述目标。
(三)营造意境
若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营造舞蹈表意境,能够起到渲染舞蹈演出气氛的作用,增强舞蹈的震撼力[3]。譬如:在开展《荷塘莲语》舞蹈表演时,借助光技术、电技术等营造清新自然的意境,通过LED屏幕展现荷塘的自然景象,配合舞蹈演员的动作和服饰,使得表演者和景象巧妙结合,打造浑然天成的效果。通过营造意境,来增强表演效果,使得舞蹈表演的整体场面以及微观细节,均得到淋漓的展现。通过舞蹈表演者的身体语言,结合运用其它的表演方式创造仙境的意境。总体来说,舞蹈表演者运用古典舞的腰功完美地诠释了“莲”的娇柔,配合LED屏则充分的突出了“莲”的优雅、高洁,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演出。
(四)为舞蹈表演注入灵魂
开展舞蹈表演时,选择和舞蹈作品创作背景或者内容相关的音乐,通过音乐的变化,配合表演者的肢体变化,能够帮助舞蹈表演者更好地表达情绪,彰显表演者的个性,充分地烘托气氛,增强舞蹈形象。可以说,音乐的应用,已经成为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音频相关的设备,或强而有力的声音,或温柔细腻的声音,能够渲染不同的气氛,提高舞蹈演出的效果。与现场舞美、灯光、机械共同结合,为观众营造良好的观赏氛围,增强视听效果[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舞蹈表演,能够增强舞蹈表演的艺术形象,为舞蹈表演注入灵魂,营造意境,增强表演者的舞蹈表现张力,增强舞蹈演出的效果。为达到上述效果,需要从设备选择和视频制作等方面入手,做好全面把控,保障舞台演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向东.舞蹈与多媒体[J].艺海,2013(7):138-139.
[2]李萨.多媒体与高职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J].大舞台,2013(5):163-164.
[3]马莉.多媒体在舞蹈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2(22):114.
[4]蒋浩.“多媒体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及作用[J].大舞台,2010(11):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