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代的茶马贸易虽然是明政府为了获得马匹控制“西番”民族的方式,但茶马贸易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其目的。茶马贸易不仅满足了汉、藏民族间的物质需要,还对当地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茶马贸易;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一、促进人口的增加及流动
明代茶马贸易的进行促进了当地人口的变化,茶马贸易交换的场所都是极边要地。茶马贸易不仅促进当地城镇化的形成,还加快当地人口的流动和增加。据万历《四川通志》载:“打箭炉元明时番人俱于此地互易茶马。自明末流冦之变,商民避兵过河茶贸易,而乌斯藏亦适有喇嘛到炉,彼此交易,汉番杂处,于是始有坐炉之营官管束,往来贸易,诸番迭经更替,历有年所。”
打箭炉地区的人口与茶马贸易息息相关,正因为打箭炉是茶马贸易重要的交换地,汉藏商人都聚集在此地贸易,促进当地人口的增加。此外,还有商人定居于此。打箭炉地区在没有作为茶马贸易集散地之前是边外地区,随着茶马贸易的发展和当地人口的增加,朝廷才派专门的官员管理此地。洮州同样作为茶马贸易重要的地区,其“俗重农善贾,汉回杂处,番夷往来,五方人民贸易者络绎不绝。其土著以回民为多,无人不商,亦无家不农”。回民是善于经商的民族,洮州作为茶马互市的地点,大量的回民赶赴洮州贩卖茶叶,其中多数人定居于洮州,形成了回、汉杂处的居住格局,茶马贸易不仅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同时增加人口数量。
二、促进当地道路交通的发展
茶马贸易的进行必然离不开交通道路。明代茶马贸易所行之处,有些地方道路不通,明王朝为了方便茶马贸易的进行又开辟了许多新的道路,促进了我国古代交通的发展。茶马贸易交易的地点在地理位置上都是重要的枢纽地带,明代对其道路的维修和护理比较重视,在《明太祖实录》记载:“碉门至岩州道路,宜令缮修开拓,以便往来人马。”碉门是运茶的重要枢纽之一,明政府也注重对其道路的开拓,据万历《四川总志》载:“碉门拒河西口道路狭隘,跋渉艰难,市马数少。闻自碉门出柘木场,径抵长河西口,通杂道长,官司道路平坦,宜檄所司开拓,以便往来。”可见,明政府对茶马道路的重视。还有,明代为了方便茶夫运茶,在运输道路上设有驿站等,如陕西运茶之制,十里为铺,铺有兵,兵日有程,月有给。这些措施对当地的交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了官方开辟与管理的道路,还有私贩私开的小路。明代茶马贸易中,私贩盛行,无论官府怎样压制,都无法改变,反而愈演愈烈。私贩为了运输茶叶,私自开辟大量的小路,这些小路都对明时交通的发展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茶马贸易促进汉藏商品的交换
明代汉中、四川的茶叶主要行销藏民族,藏族不可一日无茶。明前期贸易自由,茶户除了交给国家固定的茶叶外,其余的茶叶可以听其贸易,《明实录》载:“川中产茶曩者,西番诸羌以毛布、毛缨之类相与贸易,以故岁课不亏。”四川地区所产的茶叶可以和藏族的毛布等物相互贸易,明代对四川地区的茶叶限制并不严厉,民间可以自由交换。河州、洮州、松潘、打箭炉等地方都是商品集散地,各地商人领茶引到此地贸易,形成了专门的集市,如洮州的“虚市”,《洮州厅志》载:“南门外营在本城南门外,十日一集谓之盈。上西河滩集在旧城西门外,番汉贸易于此。”除此之外,还有“三月会集、七月会集,二会集在本城南门外。洮州集市买马也有专门的规定,六月寺集为买骡马牛之所,十月寺亦然。在茶马贸易下,洮州等地方有了专门交易马的集市。在明万历四年(1576年)时,规定每招番中马日期,洮州茶司定以五月,河州、甘州二茶司定以六月,西宁茶司定以七月。在明后期,洮、河、西宁等茶马司,形成了自己的马市,专门用于茶马贸易,在贸易中藏族商人和汉族商人可以自由贸易。
明代除了正常的茶马贸易外,还有一种获得茶叶的方式为“供赐”贸易。供赐贸易是一种“薄来厚往”的交易方式,“西番”首领带马匹、氆氇、画佛、铜佛、铜塔、珊瑚、刀剑、犀角等物品来朝,明政府则赏赐其茶叶等物品。明代朝贡使团之大,朝贡次数之多历史罕见,他们还在朝贡贸易途中换取茶叶等物品。这种贸易也促进了汉、藏之间商品的交流,加强了藏区与内地经济的联系,促进了地区间经济的发展。
四、茶马贸易促进 “双语”的形成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游牧民族,其经济方式是自给自足的游牧经济,很少与汉人进行文化交流。茶马贸易的进行,使大量藏族商人到汉地交易商品,也使得藏族人民開始接触汉人的文化。
藏族的语言种类多且难懂,《洮州厅志》载:“番境高山深沟,风气峭直,音亦类之。具种凡三,曰叠部,曰着挂,曰西番,言语亦各不相同。西番语凡近番之人,及番地贸易汉人皆通焉。”茶马贸易使得在西番地贸易的商人学习番语,促使双语的形成。除了汉人学习“西番”语言,“西番”商人也学习汉语,这类商人主要是近番。明代的朝贡贸易中,有些汉人为了与“西番”商人贸易茶叶、等货物,还“故将子孙学其言语,投作番僧,通事混同进贡。”这种做法虽然是明政府不允许的,但也反映出茶马贸易巨额的利润及促进相互间的文化交流。姚夔的《姚文敏公遗稿》载:
“洪武年间,乌思蔵等衙门,三年一贡。在后成都府并雅州所属军民,见得番境茶贵,要得贩茶下番,将子侄、义男跟随番僧,引入十日之程长河西,地名打煎炉,习学番语,私剃为僧,遇有乌思蔵、长河西并董卜韩胡等初进贡,投托混同前来。”
陈子龙的《明经世文编·禁通番以绝边患疏》亦载:“各边无知军民及军职子弟,甚至守备官员,往往亦令家人将铁锅、食茶、段疋、铜器等货买,求守把关隘之人,公然私出外境,进入番族易换彼处所产马匹等物。”
明代茶马贸易无形之间促成汉语和番语的学习,虽然学习番语是为了冒充进贡,获得茶叶,及私自贩卖货物,但也使得汉藏交流加强,了解双方的文化及生活。既然私贩投做番僧,那么他们不仅学习其语言,也要适应其生活方式,同时也会了解“西番”的文化,“西番”民族也开始接触汉族文化。“西番”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汉人假扮番僧也会接触藏传佛教,受其影响。
五、茶马贸易促使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的发展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和市场联系在一起,茶马贸易的进行,形成很多专门的茶马市场,茶马市场的形成使更多的商人定居于此,久而久之变形成新的居住聚落,也逐渐促使城镇化的形成。打箭炉的形成和茶马贸易息息相关,在明之前打箭炉还是边外之地,但是明末以后,“四方商贾辐辏,为川茶、夷货交易之所,”打箭炉也因商业形成城市。
除了打箭炉之外,还有很多因为茶马互市而形成的商业市镇,有茶马司所处的松潘等地方。茶商进藏在青藏高原民族中也形成了茶马市场,如巴塘、昌多、察木多等地方。在青藏高原腹地,也开始有汉人居住,在“昌多打尖,居民用木板盖屋,为人字形,颇有内地景象。从此天气较寒,地势平坦。四十里过一海子,宽广数十里,水泽腹坚,光明如镜,日应底中甸,此地汉番杂处,民物风景,大抵与巴、里二塘相类似。”这样番汉杂处之地,一般都是贸易市场。此资料虽然来自清人所写,但明代茶马贸易兴盛,也有“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之说,明代商人到青藏高原腹地贩卖茶叶也是络绎不绝,其中也不乏定居其地之民。
六、茶马贸易有利于维护民族的稳定繁荣
茶马贸易本身的目就是获取马匹,控制西番,达到民族稳定的目的。茶马贸易还促进民族融合,汉族投做番人,或者是汉人居住在“西番”地,都会形成民族的融合。洮州明之前“洮东、洮西悉羌人所居也,”“汉唐以来为备边要地,今番回杂处。”洮州古为羌人之地,随着明代茶马贸易的开始,大量善于经商的回族商人定居洮州,形成回、汉、藏杂居的居住格局。
参考文献:
[1][清]张彦,笃修,包永昌,等.洮州厅志[M].北京:成文出版社,1970.
[2]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明实录[M].上海:上海出版社,1962.
[3]吴丰培.川藏游踪汇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4]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作者简介:牛凯,厦门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