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旧手机回收率不足2%,很多人家里都有一堆废旧手机。电子产品如果散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量手机被闲置也是对其经济价值的浪费。《2015年度消费电子行业客户服务蓝皮书》指出,高达65.4%的消费者选择将旧手机闲置。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表示,被回收的旧手机中,仅有少部分进入正规拆解企业,多数流向广东汕头、深圳等地销售或进入非法手机拆解作坊。
随着我国智能手机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目前许多人都会面临着废旧手机如何处理的难题。由于缺少令消费者满意的回收处理渠道,目前我国闲置的二手手机总量已达到惊人的程度,甚至可以说又产生了一个“世界之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5.6亿部。业界预测未来几年中国每年更新的手机数量可能会达到4亿-5亿部,而此前我国已经沉积了约10亿部废旧手机。与巨大的旧手机存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旧手机回收率不足2%,如何对这些废旧手机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热点问题。
事实上,手机是一座资源富矿,许多元器件都是包括金银在内的贵金属所制,且含量不低,甚至远高于同质量的金银矿石,潜力巨大。一项研究表明,从1吨废弃手机中能提取150克黄金、100公斤铜以及3公斤银。依照我国目前每年废弃1亿部手机估算,这些废旧手机总重达1万吨,若回收处理能提取1500公斤黄金、100万公斤铜、3万公斤银。也就是说,废旧手机有“两副面孔”,如果能通过正规渠道统一回收处理,就能从垃圾变身“城市矿藏”。
照理来说,废弃手机回收应该是一桩很大的生意。但目前由于回收率低下,手机回收产业一直处在萌芽阶段,规模十分有限,造成用户对于手机回收意兴阑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手机功能拓展,特别是具有移动支付功能后,旧手机一旦“出手”,就涉及到了个人信息安全和相关隐私,特别是财产安全。在这一安全性顾虑难以被消除的情况下,用户宁愿让旧手机在家里“躺着占地”,也不会轻易丢弃;另一方面,正规回收渠道难寻,回收价格不划算。虽说手机中富含贵金属,但单一手机内的贵金属总量毕竟有限,且回收利用的成本也不低,一些正规回收处理企业基于成本考虑对二手手机业务积极性不高,简单说就是没有企业愿意去做废旧手机的回收拆解工作。
将废弃手机从消费者家中请出来并不容易,这有赖于因地制宜、细致完善的法规政策保障,以及各方联动的产业体系。专家指出,这是个涉及政府、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企业、消费者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财政补贴政策,稳定回收企业的市场预期。日渐升高的环保标准,低迷的贵金属行情,两者无情地挤压了回收拆解的利润空间。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落实实施细则,研究手机回收处理成本,为企业提供合理的补贴;研究激励机制,将生产企业纳入废手机回收处理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建设规范有序的回收体系,帮助正规企业获得稳定货源。国家有关部门应当针对废旧手机处理难的问题,尽快出台新的管理办法,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内二手手机回收处理体系。特别是要鼓励有资质的企业从事回收拆解废旧手机工作,实现废物再利用,防止废旧手机越来越多且回收拆解不当给环境带来新的污染。
一部智能手机制作过程中加入的挥发性溶剂含有铅、镉、水银等金属,如果随意抛弃,重金属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虽说闲置手机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像灰霾那样直观,但手机的塑料外壳被焚化后,也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甚至是某些一级致癌物。即便闲置在家,手机也有安全隐患。对废旧手机的处理,就如同对废旧电脑的处理一样,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对环境产生次生灾害。废弃手机回收,不只是一桩生意那么简单,如果没有更为完善的电子产品回收体系,那么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发现自已失去的不只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还有赖以生存的环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