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铭记那份真

2017-04-09 02:13许康丽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1期

许康丽

摘要:历史在变迁,时光在流淌,历经了百般苦难的中国成了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雄狮。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依旧要致敬历史,通过参观文化大院,采访“影痴”权勇,感受他的那份坚持与为之默默付出的努力,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领会红色精神,宣扬红色文化。

关键词:权勇;文化大院;红色记忆;传奇人生

在中国建党95周年之际,为了致敬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了解红色革命,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光荣传统,我们团队以“寻访‘影痴权勇,重拾红色记忆” 为主要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山西省祁县丰泽村,这片令众人仰慕的晋商大地上,一座鲜活的,新兴的文化大院拔地而起,声明日盛。今天被各大新闻媒体争先报道,不是因为与它近在咫尺的渠家大院,也不是因为离它20余里闻名遐额的国家5A级景区乔家大院,而是由于它自身特有的魅力。

一、心想事成立壮志

土生土长的权勇,出生在山西省祁县丰泽村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地方[1]。当我们到大院里采访他时,第一个问题就是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他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每次听到广播村里要放映电影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去的,并且特别乐意帮着挂屏幕,安置喇叭,喜欢看放映员调试设备,一边帮着放映员干活,渐渐的,放映电影这门手艺就被他收入囊中了。他还笑着和我们说,当时放映员问:”长大了想要干啥呀?”他笑着回答说:“放电影”。慢慢的,他自己村的放映员年纪也大了,不再放电影了,当时乡亲们就和他说,希望他能继续接着干。权勇便义不容辞的接过来,开始了和放映电影的不解之缘。 自己终于美梦成真了,虽然当时不挣村里的一分钱,有时候还得自己贴上路费和伙食费,但是他依旧很快乐,心里想着只要能摸到放映机就行。自从他接了这份义务的活之后,他的生活内容就是这样:白天去地里劳动,晚上就去放电影。他也许会累,但凭着心里的那份喜欢,从不会说累。

二、风雨无阻写华章

权勇接了这个义务的活,他就想一直坚持到底。但是没过多久,这种生活肯定难以维持家里的生计,于是他们就想到了去收购旧家具,捡破烂。每次到了县城里,他都会去电影公司租电影进行拷贝,等到晚上再带回来放给村民们看,就这样,他一坚持就是十年。当时,他为了让村民们看到更好的电影,用自己捡破烂积攒的钱东拼西凑,买了一台崭新的放映机,记得去参观时,我们看到它被安置在了一个玻璃罩子中,虽然有点旧了,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他对它曾经的爱护。也许,在乡亲们看来,把自己辛苦积攒的钱花到这些不值得的东西上,曾一度被人们当成是“影疯子”。到了后面,他自己四处寻关于影片的信息,一听到别人说哪里有什么片子,他想都不想的跑去拷贝。慢慢的,《地雷战》、《鸡毛信》、《英雄儿女》这些珍贵的片子早已都被他拷贝了[2]。当时,为了区分电影的种类,他还贴上标签,一個个擦的亮亮的,自己用砖砌出一层一层的隔断。他说,当时乡亲们很不理解他,不给钱的活他还干得这么卖力,这么累,过年连块猪肉都吃不起了,还想着干这些没有价值的事情,都说他是“影疯子”。

每次别人劝他的时候,他总是呵呵一笑说:”没什么,自己喜欢就干吧”。也许,看电影是一件易事,但是放电影却不是那么容易,放电影都是晚上才放,所以他有时候从地里赶回来根本来不及吃晚饭就得匆匆拿着工具去邻村开始布置了,那个时候还骑着自行车,放映工具一次性拿不上,还得让他妻子和他一起去,帮忙看着仪器他才能回家拿剩下的工具。农村电影都是露天放映,要是赶上了刮风下雨很耽误事。坚持了一件事三十年,并且除了累,没有得到其他的金钱利益,他做到了,并且在他自己的努力坚持下,将自己的农家小院倒腾出两间房,做放映室,并且为乡亲们免费放映和军事、爱国题材相关的电影。

三、硕果累累创辉煌

人的一生其实不用心心念着什么轰轰烈烈,只要你坚持了自己的爱,那么,这不一样的人生自会向你走来。为了维持生计,并且继续收藏爱好,他也许收过破烂,捡过破烂,三十年以来,他已经积攒整理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图片资料,如英雄人物画像、领袖人物、十大将军画像、历史上重大事件等图片,随着不断深入的农村改革,生产队解散了,集体电影放映停止了,可是他却一直都没有停。他以废品为支撑,坚持以废品来换定影,换图书,慢慢的共收集了电影拷贝500余部,在大院的西房整齐的放置着,并且标签依旧整齐明了,也许显示的是时间的痕迹,但我相信影片上面留下的更多的是他对影片的爱护。电影就像一扇门,他用了一生去打开它,向人们诠释它。多年来,他用种地、收废品的收入慢慢建立起来了文化大院,也许没有渠家大院那么大,没有乔家大院那么出名,但是他利用仅有的小院义务普及宣传国防教育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感动了他身边的人,而且山西省各级相关领导也多次到过权勇的小院,给了权勇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2003年,他还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了“农村个体电影放映示范户”的 嘉奖,并且在今后每年免费赠与他50部科教影片。2005年底,这所毫不起眼的文化大院收获了“全国先进农民文化大院”的美誉,他放了三十多年的电影,并且还由此得了奖,他高兴的不得了。并且之后“权勇文化大院”里的内容也日趋丰富,他对电影的热爱也与日俱增。他后面告诉我们,当家里实在困难的时候,乡亲们都让我把一些旧机器卖了,暂时度过难关,但是他自己真的舍不得,他说早已把机器当成了自己的老朋友,每次一看到他们,他就想起了子啊哪一个村、哪一年给乡亲们放的什么片子,甚至连这台机器曾经修过几次,哪一天修的,修道夜晚几点,买零件跑了多少个地方,跑了多远,他都依稀清楚的记着,也许这就是他继续着的人生追求。 每逢纪念日、重要节日,权勇还走进部队,走进社区,走进学校,为军人父老乡亲,学生进行教育巡演巡展。正是他的这份坚持,还荣获了“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我深刻的感受到 “影痴”一路走来的那份坚持和不易,我们希望这次活动能对这种文化进行传承,能够提醒同学们“铭记历史,铭记那份真”,不忘初心,从他的行为对文化的一种尊重与传承,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尊重文化,传承文化,坚持始终,勿忘心安。

参考文献

[1] 刘振宇 .《宜宾市电影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2] 陈冉 .《论抗战影视剧中日本军人形象演变及其传播价值观转变》 郑州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