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规合一”工作的探索研究

2017-04-09 13:45宫昌华张洁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多规合一

宫昌华+张洁

摘要:作者分析了目前规划建设在的一些矛盾问题,探索“多规合一”内涵及发展趋势,以解决多个规划的技术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协调融合,构建城市空间统筹发展和管理平台。

关键词: 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发展

一、“多规合一”内涵

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分别由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负责,自成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空间规划冲突。二是审批效率低下。三是治理能力不强。“多规合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成为实现城市统筹发展的方法和平台,以解决空间规划冲突、资源环境利用和生态保护顾此失彼等现实矛盾,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也是改革规划体制,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

二、“多规合一”发展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行市县“多规合一”改革,“一张蓝图干到底”。2014年初,国务院正式颁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1号),在浙江嘉兴、广东四会等28个县市进行试点。2015年2月13日,广东省印发了《“三规合一”工作指南(试行)》(粤府办〔2015〕7号),明确工作标准,将“多规合一”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平台,在全省推开。2015年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批准海南省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2014年3月,在全国试点之前,厦门市率先开展了“多规合一”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多规办”,以规划、国土、发改三部门为牵头单位开展“多规合一”编制工作。通过实践与探索,基于战略规划平台开展多规协调,形成了“一张蓝图、一个信息平台、一张表格、一套运行机制”的“四个一”成果,依托“一张图”和“一个平台”启动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一表式”受理审批。目前,这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国多次现场会在厦门召开。

三、做好“多规合一”的几点建议

国家开展的“多规合一”试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必将促使规划体系的全方位变革,如机构整合、法律修订等,包括现行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法律体系。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各地先进经验的总结推广,国家必将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改革,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办法,以促进“多规合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分地区先行开展调研、筹备工作,并选取县市区或有条件的镇、重点片区进行试点,逐步推开。工作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进一步强化各类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中的工作协调机制,建议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市领导任副组长,市发改、规划、国土、交通、经济和信息化、智慧办、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多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多规合一”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二)制定工作方案和总体流程。

总结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多规合一”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内容、组织管理架构、职责分工、经费保障、进度安排、协调和管理机制等。總体流程主要包括:开展前期工作,比对“多规”差异,规划衔接评估,划定“多规合一”控制线,建立统一的控制线体系,制定实施保障措施,建立“多规合一”法定的规划联动修改工作机制,修改方案通过发改、规划、国土及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查后,按原法定审批程序报批。

(三)完善机制,简化审批。

以“多规合一”为契机,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体制机制改革。依托“一张蓝图”和“一个平台”,推行“一表式”受理审批,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审批。同时完善项目生成机制,为“一张表”审批提速创造条件。

(四)建立督查机制。

利用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动态监测,根据控制线管控要求实施分类管理。发改、规划、国土会同其它有关部门,加强对“多规合一”控制线实施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加强资金保障。

探索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对因落实“多规合一”控制线管理要求而进行的建设清退、土地回收等行为,研究制订合理的补偿办法。

(六)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注、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通过信息联动平台和公众参与,实行多部门信息共享、公众监督,确保阳光审批、透明作业、廉洁行政。

参考文献

[1]黄勇,周世锋,王琳,罗成书,倪毅. “多规合一”的基本理念与技术方法探索[J]. 规划师,2016,(03):82-88.

[2]苏文松,徐振强,谢伊羚.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合”的政策建议[J]. 城市规划学刊,2014,(06):85-89.

[3]谢英挺,王伟. 从“多规合一”到空间规划体系重构[J]. 城市规划学刊,2015,(03):15-21.

[4]朱兆丽. 对地市级层面“多规合一”的思考[J]. 江苏城市规划,2015,(01):32-36.

[5]桂德竹,王硕,张成成. “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底图编制方法[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08):20-23.

[6]朱德宝. 基于多规合一的县市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索——以大理市“四规合一”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6,(09):44-52.

猜你喜欢
多规合一
构建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的省级空间规划体系
“多规合一”怎么改
“多规合一”怎么改
“多规合一”,在“争论”中试水
空间规划改革与“多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