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干部在高职院校校园安全工作中的柔性管理作用

2017-04-09 02:13王苏敏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园安全

王苏敏

摘要:本文作者从高职院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新变化和学生心机改变的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入手,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客观地阐述女性干部在校园安全工作的另一个重要作用。

关键词:女性干部;校园安全;柔性作用

高等教育随着体制改革和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的步伐加快,导致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学生群体、安保队伍等出现了颠覆性变化,正确分析新形势、面临新变化、破解新难题,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重新思考的新课题。作者仅结合自己亲身工作经历,谈谈发挥女安保干部的温柔敦厚优势,对高职院校校园安全保卫所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

一、认识高职院校安保工作的新变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办学层次多元化,高职院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将所面临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明确当前安保工作的新特征,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1、学生群体结构新变化。高校教育改革必将催化高职院校校园管理模式由半军事化封闭管理变为开放式管理,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袖珍式“小社会”。在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在校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学生年龄结构呈多元性,个人素质状况呈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个别学生哥们义气、拉帮结派,个别学生喜欢结交社会杂散人员,个别学生过于追求享受、追求时尚等风气,将不良社会思潮和诸多劣迹带入校园,增加了校园安保的工作难度。

2、学校周边环境新变化。大学周边环境过去是相对稳定单纯的一方净土,如今学校周边拥有各种商店、网吧、酒店和娱乐场所,周边环境变得十分复杂,驱使一些好奇心强、抵抗诱惑能力差的学生,忍不住出入这些场所,免不了发生打架斗殴纠纷,甚至时有发生盗窃、治安、刑事案件,带来了校园综合治理的安全问题。

二、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机的新特征

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较强、心理成熟水平偏低、自信心不足等心理特点,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变化规律,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的工作方法,是高职院校安保工作者所面临的新难题。

1、个人理想和现实差异的心理对决。高职院校学生曾有远大的理想,很高的人生目标,期望能踏进重点本科院校,也为此努力过、付出过、竞争过,因“命运”不随人愿,昔日同窗好友纷纷进入理想大学,自己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抨击,产生自卑心理和心理失衡,不敢正视自己,怀疑自己,甚至逃避现实。

2、文化基础普遍偏差。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明显偏低,学生文化课成绩让人头疼,很多学生刚好过了提档线,自我控制能力普遍不高。高职学生虽然圆了大学梦,由于文化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等因素,特别是他们尝尽了高中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进入大学后,有些学生产生“如释重负”、“熬出头”的感觉,没有挑战,可以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往往表现出没有竞争意识、组织观念、时间观念,纪律松弛、自由懒散,忽视个人素质提高,过分强调自我,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缺乏责任意识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3、心理障碍日渐明显。现在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以我为中心,受父母、老人宠爱,全家围着他来转,进校后经受不了新环境的约束,不服从学校制度管理,出现逆反严重的心理,个别学生若是文化基础差,又受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及感情波折等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患,感到迷茫、苦闷、烦躁、焦虑,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多数学生面对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或就业压力等原因,采用消极应对,上课分心,下课揪心,平时上网,考试作弊,不同程度地日渐显露出心理障碍。

三、女干部在校园安全保卫中的柔性管理作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校园安保工作重心和受教育者心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靠保卫干部单纯“管”行不通,靠教师辅导员“教”效果不明显,但靠校园安保女干部的柔性特质,不仅能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还能化解校园学生诸多安全管理的不协调,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1.女干部具有情感细腻的亲近优势。女干部具有:吃苦耐劳、富有坚韧性,情感细腻、富有同情,直觉敏感、富有观察力,谦和善良、富有亲和力,母爱天性、富有无私奉献等品质。将女干部这种柔性潜质运用于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发挥女性感情细腻、善解人意、調节气氛、化解矛盾、以柔克刚、待人热情的“柔性”品质,感化社会杂散人员、学生群体和家长,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利用女性善良品质,容易与人交流,沟通情感,商讨问题,结交朋友,了解情况,疏理矛盾,缓解压力,达到“和血化瘀”的工作效果;用母爱天性开展“拉家常式”询问和关怀学生的学习、生活,积累信任和威望,赢得同学们的信赖、理解、尊重和信任。

2.女干部具有善解人意的亲和优势。善解人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讲“人意”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将女干部这种善解人意的潜质,运用于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能破解男有阳刚之气,给社会杂散人员管理、校内师生劝导等带来可亲可近的生理和心理的感觉,对处理一些复杂事物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特殊作用。当然,女保卫干部也要具有果敢、干练的同时,更多地希望用女性的柔和品质,融洽男女心理上的差异,感动校园这一群“长不大”的孩子们;用以诚相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塑造女性的亲和力;用真情疏导人、人格感染人、尊重关爱人、善意启迪人,树立女性的感召力;用真诚仁慈的言行理解人、体贴人,尊重爱护学生,信任理解学生,为学生成长构筑坚实的安全堡垒。

3.女干部具有缩短距离的亲善优势。俗话说:平易近人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也是一种修养和境界。将女性“柔弱如水”的品格运用于安全保卫工作中,很容易赢得他人的尊敬,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用好女性安保干部谦逊、温顺、谨慎、敏感、专一等亲善优势,变教师管理为中心为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体,消除学生被管理的逆反心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

4.女干部具有温柔敦厚的亲切优势。高职学生其实是最需要关心、爱护、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自认为是社会竞争失败者,对父母和家人深怀愧疚,入学后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加上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多数学生纪律松懈,作风拖拉,需要严格管理,但更需要慈母般的温柔关爱。实践证明:只教不管为“空”,只管不教为“死”,管教结合才是校园安全保卫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女安保干部细致严谨、温柔宽容、善解人意的蕴含着慈母般的博爱,变现有刚性制度管理为动态柔性化适应性管理,利用工作便利找学生谈话交流,多下宿舍和学生谈心,以心连心地感化他们,让他们不自觉地掉入“温柔陷井”,让他(她)感觉到离开父母后,重新认为她们就是他(她)可以依靠和信任的对象,此时女干部因势利导地帮助他们克服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抗打击能力差的心理机制,寻找适当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培养能力,提高个人素质,重新塑造个人品质,激励他们健康成长。

以上,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由于此项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还不够成熟,加之本人水平有限,认识肤浅,错误和不足之处再所难免。只期能够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同仁都来研究和探索新时期高教保卫学科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叶忠海 柔性管理.人民日报,1999-07-10(6)

[2] 阮勇.浅谈柔性管理与企业文化.木工机床,2004 (3)

[3] 沈理玮.柔性管理原则在学员学习心理调整中的运用.天津电大学报,2004(01)

[4] 党红 金霄.高职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5] 刘震.新时期高校保卫工作的初探.科技创新导报,2008(11)

[6] 王瑞.高校保卫工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河套大学学报,2008(03)

猜你喜欢
校园安全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高等院校校园安全稳定创新工作机制研究
制订应急预案 完善高校安全保障体系探究
开学季,打好校园安全堡垒战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