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光
摘要:针对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雾霾污染特点,主要有:逐月变化特点和季节变化特征两部分内容。并且总结了雾霾形成因素,介绍了雾霾中的成分和对人类的危害,认为导致雾霾产生的主要因素为季节因素的影响,风速因素影响,相对温度的影响,温度因素影响等。最后探讨了如何进行京津翼地区的雾霾综合治理。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对研究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与影响因素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雾霾;PM2.5
引起雾霾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原因、环境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等。结合对京津翼地区雾霾产生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总结另外导致京津翼地区出现雾霾的主要因素有季节因素的影响,风速因素影响,相对温度的影响和温度因素影响等。因此,对雾霾进行治理,应当从这些原因出发。
1.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特征
1.1逐月变化特点。对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实施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2016年逐月PM2.5变化趋势。研究結果表明,京津冀六个城市PM2.5变化趋势相似,其中,PM2.5主要浓度较高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12月和1月,且1月到2月发生下降,3月又小幅度上升。4月~10月份的PM2.5浓度最低,10月份PM2.5浓度再次上升。
1.2季节变化特征。为了使对京津冀地区PM2.5的分析更加准确,制作了季节性分布特征表,本年度四季区分如下所示:春季(3月-5月),夏季(6月-8月),秋季(9月-11月)冬季为(12月-次年2月)[1]。
2.雾霾形成因素
2.1雾霾成分。雾霾中成分相对复杂,其中包括数百个高浓度细小颗粒物,其中PH10属于空气动力学当中直径最小的颗粒,其直径在10μ以下,而PM2.5则是粒径直径小于2.5颗粒物。将降雨和沙尘天气的影响排除,人们将可见度在10km以下,同时空气动力学颗粒在2.5μm以下的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大于75μg/m?,加上相对湿度在90%以下的现象称为雾霾天气。
2.2雾霾天气的危害。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对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做出大量研究,研究表明,雾霾当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带来极大危害,雾霾中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雾霾当中的颗粒物进入人体器官内,主要影响人的呼吸系统,这些颗粒物会沉积在呼吸系统表层,进而带来化学、生物等危害,其中,物理危害,主要是颗粒物会刺破人的呼吸道粘膜,促使鼻腔变得十分干燥。而生物危害最大,这些颗粒物当中存在较多病菌和病毒,进入人的呼吸道当中,可能会导致呼吸道感染。结合医院统计,最近几年,呼吸道感染最快为3-50岁人群,而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便是PM2.5.
2.3季节因素的影响。对京津翼中南部地区做出雾霾检测实验,发现在6、7月份雾霾天气较少,其他月份雾霾出现次数较多,在天津,主要在冬季雾霾天气频发[2]。季节性分布主要为冬季最多,其次是秋季,然后是春季,最后在夏季。冬季雾霾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冬季需要燃烧大量煤炭,进行冬季取暖,进而增加空气中污染物。此外,冬季的京津翼地区经常发生逆温气候,这种天气出现后,污染物不易扩散,从而导致雾霾产生。夏季和春季所产生的雾霾当中,主要颗粒物为 SO2、NOX、O3。这些物质的存在,导致光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进而产生雾霾。但是和冬季相比,降雨较多,这就减少了空气当中的颗粒物,因此雾霾较少。
2.4 风速因素影响。静风,或者风速较低,均是雾霾天气存在的特点。风速较大,会促使空气中气体流速增快,促使污染物得以扩散。但是,风速较低,或者没有风,对雾霾中颗粒物的扩散带来阻碍,进而导致雾霾天气出现。
2.5 相对温度的影响。对于雾霾天气而言,和普通天气相比,湿度较大。如果相对湿度较高,有可能会增加水溶性粒子的扩散,进而造成能见度下降。
2.6 温度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雾霾天气的日温度要比普通天气温度高出0.1-2℃,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高,会出现光化学反应,促使臭氧浓度得以提高,并且提升大气氧化性。如果光化学反应增大,会促使臭氧浓度有所提升,进而导致大气氧化性提高。若光化学反应速率有所增强,很容易出现雾霾天气。
3.京津翼雾霾综合治理
3.1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对于京津翼地区而言,需要结合这三个地区各自功能明确各自侧重点。其中,北京注重功能化,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化产业做出科学疏解,促使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天津市而言,主要将汽车制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等为主。河北地区,高度重视自身优势产业,保障节能环保的同时,可以适当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一般制造业以及基础性工业,适当提升产品工艺,最终实现产业转型[3]。此外,大力倡导三个地区产业聚集发展,使用财税等政策,对跨行政区域生态工业园大力建设,针对节能减排工作深度实施。
3.2 调查能源结构,构建清洁能源。为了对雾霾进行综合治理,三个地区需要对能源结构做出进一步调整,对用能方式进行科学规划,提高能源使用率。对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大力使用,进一步开发新能源。积极鼓励能源的阶梯利用,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生产用能清洁化,站在企业角度进行分析,使用清洁能源进行改造,可以有效改善企业能源利用率低问题,从而降低煤炭使用量。
结束语:近几年,京津翼地区雾霾尤为严重,这也引起了相应部门的高度重视。雾霾中存在大量对人体有害的颗粒物和病菌,进进入人体内,会对人的呼吸道带来危害。京津翼地区的环境特征位雾霾的产生提供途径,加上能源使用的不合理,进一步提高雾霾发生率。对此,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雾霾的治理工作,结合雾霾产生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卢文刚,张雨荷. 中美雾霾应急治理比较研究——基于灾害系统结构体系理论的视角[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8-28.
[2]冯博,王雪青. 考虑雾霾效应的京津冀地区能源效率实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10):1-7.
[3]缪育聪,郑亦佳,王姝,刘树华. 京津冀地区霾成因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5,(03):35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