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梅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十五中学 辽宁抚顺 113006)
从事教学工作已近二十个年头,笔者越来越发现: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教学水平以外,了解一些教育心理知识,适时的与学生的进行沟通也尤为重要。
一、给孩子一个心理安全的课堂
学生在课堂应该是安全的,快乐的,幸福的。笔者常常问自己:你的学生快乐吗?幸福吗?一个人在紧张的时候智力水平的发挥是受限的。学生也是如此,如果始终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下,他的智力与能力水平的发挥势必受影响。还记得北师大学习时陈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说八十年代初她的婆婆从农村老家到北京窜门。一天,派出所的警察到家里查户籍,只有老太太一人在家。老太太这辈子也没见过穿官衣儿,戴大盖帽的警察呀,立马就懵了,接下来警察就例行问了一个问题,大娘,你有几个孩子呀?当时老太太说了一句话,你容我想想……,你想这个问题对于老人而言是问题吗?且老人的孩子并不是多的数不过来。这个笑话后来被大家谈论了好多年。一个生动有趣的笑话,让我们收获很多。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承认好的纪律一定是必不可少前提,但是一个安全感强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们的潜能。我想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更容易也更有条件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课堂。因为语文老师的风格大多都很婉约,不是那么豪放,不具备那么犀利的目光,杀伤力很强的语言,和凌厉的攻势。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最近几年,我一直担任初三教学工作,每年都会接触一批新的学生,和我搭班的老师几乎个个都是教学水平高,课堂管理能力强的老师。说心里话,无论是资历,还是课堂管理的力度,我是真的只有望洋兴叹的份。第一堂课我都会半开玩笑半正式的和学生说:在你们眼里,可能老师会分为老师分为很多类型,幽默风趣型,温柔体贴型,古董刻板型……可在我眼里,学生大概只分成两种类型,老师的这话也许有点不雅,但你们应该很容易理解,叫做贱皮子型和善解人意型。如果你们愿意每天在凄风苦雨,严厉呵斥中度过每节课,我自认为我努努力完全可以做到。但如果你们希望和我在欢乐、祥和、融洽的气氛中度过这一年,我也特别擅长,接下来请你们你们做出选择。当然,无一例外的,他们选择做善解人意的学生。选择过后,我还会对我的学生作进一步要求,并且说明:课堂需要双向选择,不能由你们任意妄为,我们需要让课堂表现说话,让班主任说话,让成绩说话,否则,我的风格也许会发生改变的。一段过后,好多学生都会和我說,老师,你是所有老师里最善良的一个了,我最爱上语文课了,我会反问是因为语文课可以很放松可以尽情的说闲话吧,语文课是不是纪律最不好的课?学生们都会很认真的回答,不是,并阐述一番理由。不管他们说的是真是假,我宁愿相信他们的话,我总觉得孩子们自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看待事物的看法,相信他们应该能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苦心。平时课堂上有个别走神现象,一个微笑,一次脸红,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即可完成师生间的一次交流,一切尽在不言中。辅导的时候我也不会一直占用他们的时间,会适当的拿出一部分时间赠送给孩子们写作业,一来提高语文作业的质量,二来也收买了人心,何乐而不为呢?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也很适合我。几轮的实验证明,以这样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很好,学生乐于接受,课堂气氛融洽,我的课堂纪律还好,学生成绩并没有逊于班级其它学科,所以我也就放弃了做一名严师的梦想,同时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做一名善解人意的老师的决心。
当然,给孩子一个心理安全的课堂,并不是放任学生不管,我想无论做什么事情,宽严适中,把握好一个度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舍得一两分钟
不是每节课课前,孩子们都会准备的非常充分,课堂可能会乱,会说话,这都很正常,这时我们不必急于讲授我们的课堂内容,不妨停下来等等他们,待准备充分,待自己满意再开始讲解。我觉得有舍才有得,舍了这一两分钟,得到的将会是成功的一堂课。
这一点我也有切身的感受,每次上上下午的第一节课时,基本都是这样的场景,我已进教室,前一位老师还在津津有味,恋恋不舍的讲,对我施以一个抱歉的微笑后,说王老师,我还差一点点,占用你一分钟时间。作为大度的语文老师,出于对同事的尊重,我也会咬着牙说一声,没关系,尽管我也知道此一分钟非彼一分钟,还是会说一声:您讲完。若是不幸赶上数学老师,恐怕这种心理的煎熬便会成倍增长。好不容易伴随数学老师的一声谢谢后,留下一个满足的背影,孩子们还沉浸在攻破难题的喜悦中,这时我登上了讲台。明明是我的地盘,却总觉此时上场是如此的尴尬而不合时宜,然而捍卫语文阵地的决心却在提醒我,冲上去,冲上去。只好半开玩笑的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迅速将头脑由数学模式调成语文模式。其实自己清楚的知道,学生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转化的那么快,只好在自己的伤口上再撒把盐,忍痛再赠送他们两分钟或起立放松,或背背古诗,或闲聊几句,总之要把孩子们从数学的世界里拉回来,然后再开始上课。有时到了夏季天热也会让孩子们洗洗脸,清醒一下,这样再上课时孩子们的身心才能真正的属于语文。
虽然课堂时间减少了,但课堂效率提高了,这样看来,“有舍才有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三、留白两分钟
油画一贯主张所有的地方都要涂满,都要有色彩,然而中国画却讲究要留白,要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课堂也是如此,需要留白两分钟,让学生回味本节课内容,归纳整理一番。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声已响,可你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尽管学校一再强调不要压堂,怎奈实在抑制不住讲课的热情,于是你异常真诚的和孩子们说,虽然下课铃响了,但我讲的内容特别重要,希望大家坚持认真听讲……老师情词恳切,学生有苦难言,老师想的是把重点讲给学生,大多数学生故作深思状,频频点头,问他们懂没?懂了,会没?会了。其实可能似是而非。他们的心里想的也许是午餐,也许是篮球。下节课,有会的,有不会的,有懂的,有不懂的,你还重新讲吗?我十分赞同陈老师的见解,下课铃声已响,一两句就说完,大于三句,下节课再说,学生高兴,自己放松,何乐而不为?
学无止境,每一次上课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悟;路无尽头,教育的真谛需要我们用心感受。在阳光下,在春风里,我们永远行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