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从祥
(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 甘肃武威 733103)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检验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是每一位教师毕生研究的课题。下面我就如何实现高中物理课堂高效教学做一浅析。
一、通过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实现课堂高效教学
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就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在于面面俱到,要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外,然后重点加以突破。对于重点的突破,我们切不可以急于求成,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二、通过演示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实现课堂高效教学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自身的观念问题,中學物理教学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仍停留在呈现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这一层次上,把实验教学仅仅看作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手段。概念、规律的教学要注重讲清知识的形成过程,要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尽可能多增加学生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动脑实践、主动地去探索、研究的习惯。例如,《动量定理》这节课的引入,采用海绵上放置四个鸡蛋后再在上面叠放书本和石板,然后在石板上放一瓦片,用铁锤敲打瓦片“是蛋碎瓦全还是蛋全瓦碎”问题一经提出,实验的目的也就很清楚了。如果再与学生共同讨论演示方案,观察和思考的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
三、通过树立教材、学生、教师“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实现课堂高效教学
如果我们把教学设计看做整体,意味着教学过程的设计将“围绕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是教学如何互动生成。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整体意识,同步、有效地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要做到三序合一。例如在《磁感应强度》的引课中,我们不妨一起同归一个问题的发生过程:在讲台上放了几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磁性物质,请同学们猜想:“哪一个磁性最强?”并用实验检验:“看哪一个能把带有铁架的椅子吸起来,”(实验现象完全出乎学生的预料,体积最小的磁性最强)引出“如何来定量的描述磁性的强弱”的问题。为全课作了一个成功的铺垫。这比单纯依靠老师自顾自述说或通过放映有关视频学生被动观看效果要好得多。
四、通过启发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实现课堂高效教学
通过物理实验的体验使学生获得了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最直观的认识和兴趣,但高中学生对事物的探究不能只局限在这一较低层次上,而应逐步转移到理论兴趣之中,否则不会达到应有的高度与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常有老师抱怨“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现在的学生似乎普遍较为浮躁,不能静下心完整干好一件事”。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直觉和操作兴趣,而高中物理更需要的是学生深层次的动脑思考、动手推理、勇于探索的习惯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一步的培养、熏陶与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不盲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
五、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实现课堂高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中,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推进中地位非常重要。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阵地。物理实验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物理教学中大多数的内容都涉及到物理实验,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可以从宏观到微观,从更多的角度、更多的层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事实以及丰富的可探究性素材,教学中可以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物理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优化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同时提供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本人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几个案例:
(1)演示实验时,我们可以用实物投影仪把实验过程投影在屏幕上,全班同学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如高中物理电学中电表指针的偏转,游标卡尺原理的讲解,电磁感应中感应电流的产生等。(2)对于一些不容易成功的物理实验,教师事先用数码相机拍摄,再用多媒体投影出来。又省时又不影响效果。(3)对于实验现象模糊的,教师可以先实验再利用FLASH动画模拟。比如在讲授《闭合电路分析》时,如果仅仅通过讲解和演示实验,学生很难想象出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和变化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仿真实验,模拟电流的走向和改变电阻引起电流变化,电路中的电流犹如透明管中流动的“血液”,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4)对于实验现象呈现的时间太短,导致学生看不清楚的,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优化。比如在《超重与失重》教学中学生演示在体重计上站起和下蹲过程时,因为体重计示数变化太快,学生无法看清楚。本人事先让本班学生课前先做实验,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再利用播放功能慢放,学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体重计示数的变化。从而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总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必须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让学生对物理课堂和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就需要我们更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运用实验、多媒体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大胆把教学过程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运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情感感染学生,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