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永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校 重庆 402466)
摘 要: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并在升学考试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因此,数学学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学校对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以期能取得可喜的成就。虽然数学教育在不断创新,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影响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数学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现状 对策 分析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数学实际教学中,课堂依然采用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要想扭转这种局面,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勇于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1]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够恰当。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教师只是死搬硬套地开展教学活动,还有部分老教师自认为数学教学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什么教学技巧,因此,也就不会认真备课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对教学问题不深入探讨。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盲目追求提问的次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导致教学结构混乱,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随意性大,忽视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有效的提问应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开发学生的心智,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2]
2.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自身学历较高,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能力,对教学大纲不能充分的掌握。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随时调整自己教学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逐渐淡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厌倦的心理,无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应用。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中去,让数学课堂鲜活起来,这种教学模式会出现课堂秩序难以控制的现象,预期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导致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3.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的了解。一般情况下,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格外照顾所谓的好学生,往往忽略数学成绩较差学生的内心感受,这样就会导致差生成绩更差,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义务,自己的职业道德有待提升,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忽视了学生思想的变化,不能及时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低下,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3]
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对策
1.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優化课堂教学结构,将新课改的教学思想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前,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与时俱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材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无形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透彻的分析,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过硬的数学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能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因此,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开发和利用,深刻领悟数学教材的意图,根据实际情况变更教材,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便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结构。
3.加强与学生交流。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化的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独立思考,最终找出解决问题方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充分探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另外,教师要不断反思,能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调整,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最佳的数学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4]
4.增强师生互动,因材施教。一个好老师的眼里绝不只是几个优秀的学生。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合作,课堂上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下了解他们的情感生活。通过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了解教师,亲近教师,进而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同时,教师也能深入了解学生,找到学生分数迟迟不前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还是学习方法不对等?
数学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教师要精心选择题目。通过分层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信心。为优秀的学生准备一些综合性强的问题,促使其不断创新,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降低学习要求,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使教学实现课堂开放化,综合化,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学习。[5]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应先进的教学模式,不管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只要适合学生就是有效的。其实数学学科不仅是一门科学学科,还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想的了解,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不断更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完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江辉.立足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4(18):176-177.
[2]任保平,段文旭,陈先荣.数学因你而精彩——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初中数学:初中版,2015(7):63-64.
[3]唐国平.给初中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浅谈运用电教媒体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10):82.
[4]胡永昌.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流光溢彩——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3):37.
[5]杜大贵.依托当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初中数学“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当堂训练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5(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