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波
人物情态描写“组合拳”
⌾钟玉波
我们常常只嘱咐学生描写要生动,简单粗暴地给他们灌输一些描写的理念和术语,学生往往是一头雾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仍然是干巴巴毫无生气的东西。我们应该“一步一步”地教他们生动描写,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孩子。
人物描写;组合拳
我们在指导孩子们写人的时候常常跟他们说这样的话:“描写人物要生动啊”、“要用上描写方法啊”、“不要写成流水帐啊”。孩子们答应挺好,可是写出来的东西却常常表现出一种或粗糙或概念化或空洞的毛病。不少同学——尤其是低年级小孩子——只能粗略地写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比如:“他高兴极了”,“他难过极了”,“他特别高兴”,“他别提有多难过了”等等。如果说“我难过得稀里哗啦”还有点幽默感,问题是:那些简单而空泛的文字总是“亲切地”映入你的眼帘,于是你常常会说:“我都说了一百遍了要‘描写’,你怎么还写成流水帐,你是不是有毛病!?”呵呵,你都说一百遍了,人家还写成流水帐,你说是谁的错呢?
我想还是我们指导不到位吧。
你喊八十万遍“描写人物要生动啊”,他还是不会呀!
平常我们在指导学生描写的时候,一般情况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各一节课,而且指导的时候多是理论性较强,什么外貌描写要抓住特征,动作描写要准确生动,语言描写要有个性。这样的话,说一百遍,他还是不会。
所以,指导学生人物描写要需要“具体!”。
我今天想讲的就是怎么“具体”地指导学生“具体”地描写人物的情态。
在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情态不是单一的,而是非常复杂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描绘人物的时候,单一的描绘某一器官或部位无法精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特写除外)。
这就好比拳击运动员,它不会只用一种拳式来取得胜利的,往往是直拳、勾拳等组合起来综合运用。那么人物描绘的“组合拳”是什么呢?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将人物的身体各“部件”组合起来描绘,例如:眼睛的表情+嘴巴的表情+鼻子的表情=复杂神态;二是将不同描写人物的方法综合运用。例如:动作+心理+语言=人物的情态
这就是人物情态描写“组合拳”。
下面就是“组合拳式”
第一式:“表情+表情”
举例:
她先是一愣,一脸的困惑,紧跟着又抿着嘴儿笑了。
“楞”、“困惑”、和“笑”是三种不同的表情,把几种表情组合在一起,就使得她的神态复杂了些,因而表现她的内心也就更加细致了些。
再看:
那男孩儿咽着眼泪,眼睛怯怯地看着我,目光中满是祈求和无助。
这段描绘是三种表情加在一起组成的复杂神态。“怯怯”和“无助”加上“咽着眼泪”的陪衬,就更加突出孩子的处境和内心的痛苦了。
习作示例:
①弟弟不高兴了,眼里含着泪,嘴撅着,脸涨得通红。
②她乐了,嘴角微微上弯,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
③老人花白的头发在风中颤抖,拿着破钵子的手也在不停地哆嗦着,哑着嗓子说:“求
你帮个忙吧。”
有的老师看到这里一定会说:“这不就是五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么!”恭喜你答对了,五种描写方法孩子们熟得都烂在肚子里了,可为什么还不会写?因为你总是说“描写要生动啊”,除此之外,你啥也不讲。
你得示范给他, “自学成才”的学生,要学习你的“示范”,不会写作文的学生更要示范给他。
而且这种示范要有“步”,得告诉他们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
有的老师说我“讲”得多了,没体现“生本”。我还是那个想法:你跟孩子说一万句“人物描写要生动”之后就让他“自主”写,他要能写出来,我再输你一块钱。也有人说我“起点”太低,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教?我的学生是小县城的孩子,绝大多数写作基础差的,起点高了,他“爬”不上去。
我这种指导,连最不会写作文的孩子也能让人物“动”一下,哪怕用了一个动词。
好吧,我们继续。
第二式:动作+神态
举例:鲁迅《故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这是中年闰土见到“我”时的动作和神态。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要表现的东西却十分丰富。闰土重又来到自己的老东家的家里,看到了儿时的伙伴,内心自然是“欢喜”的,然而兵匪官绅将他折磨的像个木偶人了,他的内心是麻木的,是无助的,因此他的神情中自然会显出凄凉;想要跟自己儿时的伙伴说些什么吧,又碍于等级观念无话可讲,因此只有“动着嘴唇”无法作声。(初一的学生要先把故事说给他听)
学生习作1
钟老师走进教室,满脸笑意,环视了一下全班之后,突然眼睛睁得老大,像看什么宝贝一样地看着我们,说:“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又获奖了!”
学生习作2
他趴在桌子上,肩膀不住地一起一伏,脖子上的汗已经把他后脖颈的头发湿成一绺一绺的。住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满脸通红,眼泪汪汪地看着老师。
第三式:动作+神态+语言
举例:
班主任背着手,耸着肩,围着我已经转了好几圈。忽然他一下子停在我的面前。他的脸由于生气已经失去了血色,不知是灰还是白;目光中满是哀伤和绝望,嘴唇哆嗦着,对我说了一句:“你……你……我该拿你怎么办呀!”
班主任的焦躁、痛苦、绝望和无助,我们从他转圈的动作,从他那没有血色的脸庞,从他那绝望的目光和他的言语中能够深刻地感受得到。
学生习作1
同学们让她表演一个节目,她红着脸,低着头,眼睛看着桌子上的一摞书。在同学们一再要求下,她才扭着身子说:“求求大家,饶了我吧。”
学生习作2
我和同桌正热烈地讨论着“穿越火线”,突然他不说话了,眼睛定定地看着我的身后,我浑身一紧,心跳加速,知道大难临头。果然,班主任从后门进来了,此时正站在我的身后,满眼冒火地看着我。
第四式:动作十神态十心理活动+语言
举例:
她竭力抑制内心的慌乱.低头望着自己的脚尖,嘴里嚅嚅地说:“那不是我……真的……你们……别冤枉人……”
“抑制内心的慌乱”是直接点出入物此时此刻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而动作、表情和语言正是为了强化这种心理活动的形象描写。
习作一:
看着手机上的短信,她流下了伤心的泪,心好像拧成了疙瘩,“他是我爸,怎么能那么说我,难道我不是他亲生的么?”她无法可想。
习作二:
爸爸一进门就冲过来抱住我说:“儿子,想死爸爸了。”接着,脸忽然沉下来,手指点着我的鼻子说:“上次回来你退步了,这次咋样?”
[1]周剑. 语言描写中的情态修饰[J]. 中学语文, 1989(7).
吉林省集安第七中学 1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