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生
探究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吴林生
联系课堂教学实际,结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本文作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确定方向,布置预习;角色转化,自主探究;补充讲解,画龙点睛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阅读教学; 自主探究; 学生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阅读情境、开展阅读竞赛、巧设阅读问题、利用好电教手段等。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从讲动物世界故事着手,慢慢的引导到身边的小动物,再联系到可爱的翠鸟,然后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开国大典》一课,一是学生对北京不太熟悉;二是人们聚集到天安门广场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校一位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北京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在教学《矛与盾》一课,有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阅读,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问题写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对大家理解“自相矛盾”这个道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学生家庭环境、经历、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等等。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学习《郑人买履》一课,有的学生则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郑人其实也不傻,经过测量的尺码更标准等等。教师笑而不语,让学生多次读课文,反复推敲、讨论,最后总结得出正确的道理。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坪市乡中心小学 34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