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课堂上加强社会责任的教育

2017-04-08 05:47魏志琴刘恩山
生物学通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学责任科学

魏志琴 刘 晟 刘恩山*

(1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 贵州遵义 563006 2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5)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突出变化是将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本课程的宗旨。生物学核心素养由4个要素构成,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教育工作者,不论是一线的教师、教研员还是课程研发、教师教育人员,了解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1]。 正如美国教育家崔西亚·库特(Tricia Kurtt)所说,如果你不了解本学科的素养,你的学生将不会达到这样的要求。本文针对课程标准的变化,就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要素展开解释和说明,并对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要求提出建议。

1 社会责任既是跨学科的要求又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提及社会责任,许多教师会认为此要求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其他3个要素相比,较容易和轻松。其实,社会责任作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地位和作用与其他要素同样关键,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同样的重视。

“社会责任”既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构成的18个要点之一[2],又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社会责任在跨学科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给予高度关注并加以落实。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中,社会责任是“责任担当”要素中的一个要点,重点包括:“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要求[2]。在这些要求中,有些与生物学教学内容稍有距离,而有些则与生物学教学内容高度吻合、一致,可充分融入生物学课堂教学之中,例如“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生物学课程中倡导的“社会责任”总体来说与上述要求的方向完全一致,并结合了本学科的特点,对社会责任提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其内涵在学科方向上适当延伸,指向更加明确;强调了学生能负责任地运用生物学学习成果,能遵循生命世界的法则处理其个人与社区(社会)的关系,乐于从生物学的视角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并采取建设性的决策和行动,初步具有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学习结果和核心素养,社会责任表现了学生相信科学、善待生命、环境友好、促进健康、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反映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并具有学以致用的学业成就,是他们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2 社会责任的教育在新课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纵观全球科学教育的发展,社会责任的教育大范围进入中学理科课程,源于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改革浪潮。科学教育专家在提出STS教育改革的方向时,就关注了在基础教育理科课堂中加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关系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对科学及科学对社会的相互影响,引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科学和技术。虽然并不突出,但这实际上已包含了社会责任的教育。到了90年代初期,罗杰·克洛斯(Roger T.Cross)[3]将研究明确指向社会责任在基础教育理科课程中的地位和容量,并特别研究了STS课程广泛进入学校后,是否在课程的“科学-社会”要素中融入社会责任的教育,以期通过对科学、技术和社会课程改革趋势的考察,寻求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的教育。

进入21世纪,社会责任的教育也在美国一些高校的生物学课程中得到了有针对性的强化,并在教学中获得可传播的经验和教学模式,有代表性的工作包括卡塔扬·查曼尼(Katayoun Chamany)[4]、斯科特·吉尔伯特(Scott Gilbert)[5]等人在发育生物学等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研究。就文献资料显示的整体状况而言,美国在最近10年中,社会责任在生物学课程中的地位没有呈现增强的趋势。

在我国,STS的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个别学校的生物学课堂,全面进入高中生物学课程则是在2003版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课程理念,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学习生物科学和技术,也就是STS的改革取向。此外,一些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中也包含了社会责任的教育,例如有关生物伦理学和动物福利等主题的课程。这样,在过去的20多年间,虽然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并未明确提出社会责任教育的要求,但相关内容的教学已经有了些许积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高度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接受到良好的生物学教育,这将极大地提高他们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及服务社会和改变世界的能力。当数以百万或千万计的年轻人乐于将这种能力积极和正面地用于造福人类社会时,掌握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学生就能更好地为社会增添福祉。因此,我国的课程设计人员在强化生物学课程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高度关注了如何让学生知道负责任地应用科学和技术。将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核心素养凸显了这一要求在课程中的地位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在我国,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3 以生物学家的角色了解社会责任

理科教师是科学界在课堂中的代表[6]。以生物学家的角色和视角认识、理解社会责任,有助于高中教师更好地认识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AAAS)负责科学责任和法律的项目主任马克·弗兰克尔(Mark S.Frankel)[7]指出,科学家也需要“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 弗兰克尔认为,科学家要肩负2个方面的责任,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界在开展研究时共同约定的学术标准。他将这些“职业操守”方面的责任归为“内部责任”。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有“外部责任”,即社会责任。科学家要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推进要依靠来自社会的资金,科学研究的结果会影响社会的政策和决策,科学家工作的成果既为社会提供了利益也会给社会带来风险。

以禽流感研究为例,科学家对H5N1病毒的深入研究对防控禽流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给社会带来积极和正面的利益。但2011年,在关于是否应发表具体研究结果的问题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因为这一研究发现了可能使H5N1病毒更易传播给人类的突变。科学家也有明确的社会责任,要确保这些信息不被图谋不轨者使用,如果这样的结果到了恐怖分子手中,可能会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全。弗兰克尔因此建议,对即将进入科研领域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关心他们如何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考虑他们做的研究对他人和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价值;让他们在思考和探索其研究领域所固有的价值和追求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价值、追求是否与社会普遍的价值观相一致,使他们努力利用专业技能帮助解决全球问题[7]。

生物学家必须了解研究工作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以及社会力量对该学科可能的约束。在生物学的一些领域,例如生殖性克隆、干细胞分化、流产、基因治疗、性别选择和致畸作用等相关的生物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都会受到社会关注而成为社会性科学议题[5]。生物学的某些发展,已不仅是一门科学和纯粹的学术探讨,它也会成为涉及道德规范的社会焦点。在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广泛讨论和社会关注就是代表性的案例。

作为科学界在生物学课堂的代表,一线教师了解生物学家的社会责任将有助于加深对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认识。从“内部责任”的视角出发,教师可加强科学态度、学术规范、职业良知等方面的教育,包括客观地观察、记录,以及真实、准确地报告和交流研究成果。从“外部责任”方面考虑,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当下和未来都要负责任地使用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积极普及生物学知识,促进公众对生物科学和技术有积极和正面的理解和支持。

4 社会责任在生物学课程中的特定要求

高中生物学课程既有必修部分,也有选修内容,尽管每个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深度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要在课程目标的方向上发展生物学素养,掌握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和能力。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进步和提高是他们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成果之一。

在生物学课程中,社会责任既是高中生的一种态度和意愿,又是他们依赖学习过程所获得的综合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贯穿全课程的努力和培养。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着重发展学生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学习成果,包括:

·将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作为观察和思考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视角和立场;用生物学的观念和规律对问题或议题进行判断,依据证据和信息作出决策。

·认同科学工作的范式,能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探讨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方法和准绳;能采纳其他学科有证据的研究结果。

·欣赏生物学在揭示生命奥秘中的贡献、热爱生物学学习,乐于传播生物科学和技术知识。

高中学生在学习了生物学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后,应能关注生物学的社会议题,愿意参与讨论这些问题并作出理性解释,能初步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对日常生活的科学问题作出明智的决定,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提高本人、家庭及社区的生活质量。

5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的教育

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有诸多内容和教学环节适合融入社会责任的教育。开展这一教育,通常不必增加额外的课时,关键是教师要有目的地切入和引领。社会责任教育的方式有多种,以下是较常使用的几种策略。

将“社会性科学议题”引入课堂是国内、外常使用的策略之一。有研究支持了这一策略在生物学课堂中的有效性,特别是将生物学概念框架扩展到相关的社会问题后可提高学生学习成果的保留度。“社会性科学议题”也可称作“生物学社会议题”,作为教学策略,教师要将生物学知识与社会问题相关联,在教学中引入这些话题,并进行分析或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机会,鼓励他们注意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如何运用生物学的成果承担社会责任。生物学在诸多的焦点上涉及了当今的社会问题,例如克隆、干细胞、转基因技术、试管婴儿、滥用抗生素等,已成为社会和公众广泛关注并争议的问题。这些问题除了生物学科技的因素之外,还常涉及社会道德和伦理问题,有的甚至要考虑公共安全的因素。由于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和多方面的利益,在处理和决策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时候更需要审慎、冷静、理性和科学。从生物能源的利用到对吸烟的控制,社会性科学议题有的复杂,有的相对简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议题,指导学生学习和讨论,促进学生社会责任的形成和发展。

利用科技新闻是在生物学课堂中进行社会责任的另一种教学策略,从埃博拉病毒到新的吸烟管理措施,教师可介绍这些科技新闻背后的生物学知识、关注人们面对的挑战、讨论可能的应对决策,将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放弃对生物学和生物学学习的刻板认识,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例如,美国的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介绍了科学家在对乳糖不耐症进行DNA测试方面的研究进展、美国微生物学会专家发表题为“益生菌微生物:科学基础”的研究报告,以及这些研究怎样被用于对丹农(Dannon)公司的益生菌酸奶产品相关的虚假广告的诉讼。教学中,教师利用这一案例说明生物学家和学术组织的社会责任[4]。在课堂上讲述生物学家的故事和科技新闻可提示学生,生物学研究是人类的事业和努力,像其他任何人类的工作一样,生物学研究不会超脱于政治、社会道德和规范之外。

让学生面对当地或个人的现实问题参与决策和行动,也是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途径,从外来物种入侵、野生动物作为宠物被贩卖到垃圾的合理管理、艾滋病防控,都是可进入生物学课堂的话题。教师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提出更好建议、决策或宣传方案,强化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学习成果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责任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得到的、终身受益的学习成果。社会责任的教育对生物学教师和教研人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相信在生物学教育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生物学课堂会通过强化社会责任的教学而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充分达成课程标准的预期目标。

猜你喜欢
生物学责任科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点击科学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科学大爆炸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科学拔牙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