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茂泽
论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 张茂泽
党中央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这启发我们,要研究自信问题。从主体看,有个人自信,也有集体自信,如团体自信、民族自信、国家自信、人类自信等。这些都是自信。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自信是集体自信不可缺少的方面,是集体自信的落实和表现。集体自信是个人自信的集合,又能反过来指引和帮助集体中每个人树立更强的个人自信。不管是个人自信还是集体自信,都要符合关于自信的一般规律。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自信,无论是个人自信还是集体自信,都有其固有的前提和基础,需要相应的内外条件。研究人们如何树立自信问题,有必要探讨自信得以成立的理论前提和修养基础。
自信即相信自己,完整表述是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对自己的修养、能力等有自信。“自信”与“自卑”相对而言。自卑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往往会标榜自己自信。这种“自信”,经受不住考验,就像肥皂泡,遭遇一点点外来刺激,就破灭了。因为他没有真正的实力,缺乏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从修养论看,自信是人们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后达到的一种心理境界,是人们自强不息、艰难求索的收获结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自信的,也不是想自信、说自信就能自信的。
自信,即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己与非自己的辩证统一。借助自己与非自己的辩证统一,自己向非自己学习,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本性的抽象无力、现实的特殊偶然等不足,从而实现真正的自己。
自己与非自己辩证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谓自己成为真正自己、实现远大理想的运动规律。自信正是自己逻辑运动的心理收获和精神结晶。关于自己运动的规律,孔子提出“古之学者为己”说,他同时还主张“克己”,从而实现“成己”的目标;而在儒家思想里,“成己”又和“成人”、“亲民”相连,和推己及人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关。儒家修养论中关于自己成为真正自己的学说,实际上已经暗含着自己运动规律在内。
关于自己运动的规律,结合儒家和西方古典哲学的思想,可以这样描述:
首先,相信自己,相信真正的自己。本原的、本体的、真正的自己,和现实的、变化的、有不少弱点缺点的自己,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呢?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认识自己是古今中西哲人共同的问题。古人认为,这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需要觉悟,需要抉择,而后笃行之。我国历史上的人性本善、良知良能、天理良心等学说,肯定真正的自己就是至善的天理良知,这是大方向。但这样表述的真正自己还比较抽象,还没有强大的现实力量,往往会受到现实的严峻考验。这时,就需要现实的自己发挥其“人能弘道”的积极作用,借助学习、克己等修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现实的自己要向着这个本原的、本体的、真正的自己前进,才有真正的希望和前途。
其次,相信自己,还要相信非自己。自己和非自己不可分割,有机统一,自己和他人、社会、历史、自然不可分割,有机统一。这意味着,一方面,自己有优点,需要学习、弘扬,为己而后成己;另一方面,自己又有弱点,需要克己、寡欲,克制和消除自己身上存在着的一些不符合真正自己的消极因素。就认识自己而言,就应先知人、知物、知天,在此基础上知己。他人、社会、历史、自然等非自己,正是衡量自己身上这些因素是否消极的现实参照。人们如果以虚怀学习的态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就可以不断克服现实自己的种种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在这点上,不仅孔子的克己说、孟子的寡欲说,而且道家《庄子》的“无己”、“丧我”说,佛家“诸法无我”说,都有其道理,应予肯定。
其三,相信自己,更要相信真正的自己,就是自己和非自己的辩证统一。理想自己和现实自己的对立统一,有赖于真正自己实现于现实自己身上,有赖于现实自己与真理获得圆满统一。对这种统一,孔子从反面言,将它称为“从心所欲不逾矩”;陆王从正面说,将它称为“心即理”。这就是说,本心与真理有机统一。一方面,在底线上,现实的人们一切言行活动都不违背真理,不违背真理的表现形式如道德、礼仪、法律等。另一方面,在高线上,现实的人们一切言行活动都与真理相符合,闪耀着真善美的人性光辉。
认识到自己运动的规律,运用自己运动的规律于现实社会生产生活中,才可能有真正自信。而且这种自信,可以避免两个极端:只知自己而不知他人、只有自己而无他人的自己主义者,这是一个极端;只知他人而不知自己、只有他人而无自己的他人主义者,这是另一个极端。前者如果加上损人利己,那就是自私自利,历来受到批判、否定。后者如果是真实的,即完全没有自我,那一定会流于虚伪,历来也受到批判、否定。
从人类思想文化史看,人们建立自信,还要依靠一定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历史文化支持。这些文化内容,集中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哲学文化中。因此,依靠人类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主要有这样两种形式或途径:
第一,借助宗教修行实践基础上的信仰建立自信,以宗教文化为代表。宗教信仰对象有外在神如耶和华,有内在神如上帝在我心中。前一种信仰带来的自信最没有依据,不为人们看重。宗教史发展,从外在神崇拜进展到内在神崇拜,是历史发展趋势,也反映了人们对自信的追求。所以,自信的基础主要源于后一种信仰。因为按照马克思的看法,这种内在神实际上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只不过这种自我意识,乃是未曾实现的自我意识,或者是实现了而又失去了的自我意识。人们对这种自我意识加以想象,将它想象为唯一、有人格,这就使这种信仰对象有虚幻不实处。由这种信仰对象带来的自信,也就有虚幻不实性。即现实问题并没有解决,自己的修养并没有真正提高、能力并没有真正增强,在社会现实中一定会处处碰壁。这种自信不免脆弱。
第二,借助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性的信念建立自信,以形而上学、哲学、科学为代表。历史上的各种哲学体系、科学理论,都可以给人提供信念。这种信念是一种理性的观念系统,能够经受理性的分析考验、实践的修正补充,因而有科学性。这种有科学性的信念表现到现实的人们那里,我们称为理想信念。科学的理想信念给人提供的自信,具有坚实的基础,能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与时俱进。这是真正的自信。
总之,依照古人的理解,只有在天或道的支持下,人对自己才可能产生持久而根深蒂固的自信心。对世界有系统的理性认识,完全承受、相信世界,发展为自己根深蒂固的信念;真正信念的确立,总是有赖于人对自己本性的自觉,并落实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理想和个人兴趣、爱好等。在诚笃信念支持下,感受到自己人的本性是完全可以依赖的对象,这时,自信才可能成为自己内在的、牢固的东西。
自信的理论前提,一定是真理。只有真理才是最实在的东西,才经得住社会各个方面、历史不同时代的考验。真理不只是抽象的形式,而且有具体的内容。真理不仅在理论中存在,尤其在人们的现实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在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中、感悟中凝练、积淀。真理不仅在人身上存在,而且还凝聚在人性对象化产物的文化中,构成人类文化的精髓、文明的本质内核。因此,人们因为真理而自信,就一定会表现为人们因为文化而自信,即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有其前提和基础。一个人、一个民族有文化自信的前提是,他有文化修养,而且他文化修养中的所谓文化,不是糟粕,而是精华,是优秀文化内容。换言之,文化中有文明,文化中蕴含着真理,它不随时代变化、地域变迁、人种差异等而有本质的不同。文化修养,本质上是人们对真理有理性认识,有实践运用。故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中的真理为人们所掌握,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有生命力的修养和能力。文化真理和文化修养相辅相成;要树立文化自信,这两者缺一不可。
按照我国古人的理解,道就是文化真理。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在经典文化的学习理解中,在人际交往中,在爱人与被爱中,求道、闻道、知道、行道,以道化人,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理想,关于道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关于道统的寻求和传承、弘扬,则是文化修养的核心内容。关于道的文化真理,关于道的文化修养,也可以说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它有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如哲学本体论上的天人合一、以人为重,如人性论上的人性善说,如内圣外王的思维模式,如思维方式上的中道思维、历史思维,如政治哲学上的德治思想等。
为什么在现代社会里,科技那么发达,但并没有那么多人树立起真正的自信呢?自信需要修养基础,指一个人要达到自信高度,一定是对真理有认识掌握。只有借助人性修养而认识和掌握了真理的人们,才有真正的自信。科技再发达,但和我们个人的修养、能力无关,对我们而言,发达的科技只是外在于我们的存在物。它不仅不能为我们的自信提供支持,有时甚至反过来骑在我们的头上,要我们为它服务。这就是人性异化在我们身上的具体表现。按照马克思的看法,解决的办法,只能是不断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进社会制度、发展科学文化,让每一社会成员都能有机会参与自由人的联合体,大家联合起来共同驾驭社会生产力,让外在的社会生产力变成每个人自己的内在修养和能力。这时,每个人才会有真正的自信。这时,就到达共产主义社会了。
在各种文化中,社会生产力是核心内容。照唯物史观看,社会生产力是文化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它制约并决定了社会生活方式、公共制度、政治活动、思想文化等文化内容。过去我们认识社会生产力,总是将它理解为外在于人的能力的因素。按马克思理解,社会生产力外在于人的能力的状况,其实就是说社会生产力只是人类的异己力量,这是拜物教形成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后依然有人性异化的集中表现。人们具备文化修养,在主要的方面,就是要化外在的社会生产力为每个社会成员内在的现实生产生活能力,化异己力量为个人自身的内在力量。
这时,人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有真理基础,而且有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有强大的生产生活能力保障。这时,人们不仅自信,而且自主、自由了,根本上排除了自卑的可能性;人们不仅有文化,而且文明了,完全消除了野蛮出现于人类文化中的条件。届时文化自信不需要提倡,它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了。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71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