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奇蕾,陈炳山
(1.聊城大学,山东聊城 252000;2.聊城市水利局,山东聊城 252000)
聊城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傅奇蕾1,陈炳山2
(1.聊城大学,山东聊城 252000;2.聊城市水利局,山东聊城 252000)
阐述了现代农业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制约聊城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同时,为西部经济隆起带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聊城市;现代农业;农业经济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战略是在鲁、苏、豫、皖、冀5省交界的长条地带,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为骨架,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形成若干发展高地,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现代农业在西部经济隆起战略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聊城市是山东省粮食产量过百亿斤的5个市之一,当前在农业发展方面也正面临着科技化和产业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健全、产品质量监管不到位、缺少品牌优势等问题,迫切需要以现代农业为总抓手,推动聊城农业“争先进位、科学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体发展目标。
1.1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可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业现代化是夯实物质基础,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有效措施,对于打造“三生三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都有重要推动作用。
1.3 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呈现新常态,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环境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正在积累和聚集,农业经济的好与坏关系到我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2.1 存在问题
一是品牌优势有待开发,在国内外有较强知名度的品牌相对较少,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二是产业链条有待完善,系列转化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三是科技含量有待提升,现有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四是保障措施有待加强,水利设施不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大型高效配套机械不足。五是监管体系有待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薄弱,假冒伪劣农资仍未从根本上杜绝。
2.2 问题的成因
1)思想认识程度不高。各级政府部门对现代农业的内涵、意义和推进措施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民群众多年沿袭常规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抱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聊城市经济实力弱,可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财政资金有限;农民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没有扩大再生产、兴办产业和参与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能力;金融部门对农业支持不够,一些农业龙头企业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
3)文化智力支持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呈现“空心化”趋势,农业劳动者以老人、妇女为主,耕作观念落后,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4)扶持政策力度不够。聊城市在扶持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和机制方面,还有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导致社会上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各种资源没有充分的流向现代农业。
3.1 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点
1)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实现突破。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2)在加强农业制度和资金保障上实现突破。建立完善现代农业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投入支农资金管理办法,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3)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上实现突破。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大涉农工业部门的科技研发力度,促进农业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在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上实现突破。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开展农业园区建设,建立起西部经济隆起带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品种展示平台。
3.2 加大政策措施落实力度
1)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粮食高产化。一是要抓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聊城项目区建设,大幅提高吨粮田比重。二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推广粮食增产关键技术,着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建设。三是充分发挥涉农部门的作用,积极推广供销系统“大田托管服务”,推进邮政系统“万亩示范田”建设。
2)完善生产链条,推进经营产业化。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稳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巩固“中国蔬菜第一市”的称号,着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实施好万吨甲鱼产业链项目。二是加快建设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将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全国档次最高、影响最大、辐射华北、面向全国,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占据龙头地位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三是推进产品品牌化。以创建“绿色农产品之都”为目标,进一步叫响中国蔬菜第一市、中国阿胶之乡、鸭梨之乡等称号,加大“聊·胜一筹!”品牌宣传力度。
3)加强基础建设,推进硬件设施化。一是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抓好小农水重点县、灌区节水改造,推动“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体系建设。二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强耕地保护,支持水肥一体化和有机肥积造设施建设。三是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争取提高农机补贴资金,提高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
4)开展技术研发,推进科技现代化。一是继续推进产学研结合,构建玉米、小麦、花生、蔬菜、苹果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二是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开展有计划、系统性的培训。三是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力度,与西部经济隆起带城市搞好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5)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产持续化。一是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鼓励使用有机肥。二是充分利用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渣、沼液发展有机蔬菜果品,继续实施生态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三是加强土壤、水体、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湿地等。
6)增强智力支持,推进农民职业化。一是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培养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二是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完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农村青年创业基金,引导和鼓励农村青壮年就地就业或创业。
7)着力强化制度保障,推进政策系统化。一是强化财政扶持政策。利用好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资金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发展小额信贷服务。三是合理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鼓励工商资本进入产前、产中、产后的加工、营销、技术服务等。
[1]邓蓉.《现代农业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蒋和平,辛岭.《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F323.213
B
1009-6159(2017)-08-0060-02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 RKB01201)
(责任编辑 崔春梅)
2017-07-01
傅奇蕾(1978—),女,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