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黄柳
工作落实年,医改期盼“落地生花”
文/本刊记者 黄柳
“由加快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向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转变,”《报告》如是描述当前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新要求。
2017年,不仅起接的是2016——“十三五”开局之年,更应是顺延新医改大主题、大局面、细致调整后的收获之年。
《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报告》指出医疗卫生发展方式正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2016年的成绩启示着2017年的收获。“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突出需求和问题双导向,着力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提高能力,解决难题,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报告》如是总结一年的改革历程,并定义2016年为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良好开局之年”。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举办及《中医药法》颁布,《报告》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系统2016年圆满完成的这四项重大任务谈起,展开回顾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满意度、政府落实办医责任等九大方面的举措与成绩。
其中,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报告》以数据串联阐述:2016年初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卫生与健康规划体系。落实中央投资222亿元,支持3297个卫生计生项目建设,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达到2618亿元(不含基本建设),同比增幅12.3%,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力度,全年卫生总费用预计达到45805亿元,同比增长10.9%。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卫生支出水平的持续增长带来较大的挑战。”2016年7月,由相关部委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三方五家”完成的中国医改联合研究报告同时阐明,通过改革建立“以人为本”的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朝着以健康结果为重点,更加注重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建立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标前进,才能应对上述挑战。
《报告》提到,2016年全国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医药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增幅从2012年的23.3%降至10%以下。预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12年的34.3%降至28.9%。
与此同时,《报告》在对2016年的总结与回顾中如是指出,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期的内涵已发生重要变化。“正在由加快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向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转变。”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罗乐宣和他的同事向记者表示,这个表述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强调质量与效率,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方面将迈出一大步,体现为其正会同国家统计局研究建立健康产业行业统计核算体系。包括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冬在内的医卫专家和来自企业的代表都对此表示期待,但希望该体系确保准确性。
《报告》中的两组数据:社会卫生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3796亿元,同比增长17%,远高于同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财政部推动了36个卫生健康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投资总额218亿元。
式中,Ti(i=1, 2, 3, 4)为各卫星的时间,T为用户接收机的时间,c为光速,(X, Y, Z)为用户接收机的坐标。各卫星的时间Ti和坐标(Xi,Yi, Zi)通过解析接收到的卫星报文获得[3-4]。
回顾2016年,《报告》介绍卫生健康领域的投资朝着“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的方向,迈上了发展快车道。该方向正是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对健康产业寄予的厚望。
作为响应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及一系列医改文件的“延续”,《报告》在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上表示将“落实健康产业发展政策,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继续深化‘放管服’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医疗服务于养老、旅游、互联网、体育、食品等融合,培养和发展健康产业”。其中“放管服”也是2016年的政策热词,意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在谈到2017年的相关部署时,《报告》着重强调了今年将加快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推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和产业园建设试点工程,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
这一重要信息传递让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十分兴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基础上,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加强全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共享,但至今这项工作的进展仍然十分缓慢。”
《报告》也对近年的相关进度有所介绍,“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2016年已初步实现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医学名词术语‘四统一’。在两省四市启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和产业园建设试点。”
王冬教授则指出,“四统一”早该完成,“这中间不存在技术困难,而是需要强力推动。”
《报告》强调各级医疗机构明确自身在医疗体系中的职责,2016年的系列改进举措获《报告》突出强调与点赞—
比如,三级医院采取自助挂号、专家团队接诊、组合会诊、预约转诊等多种形式,明显改善了就医秩序。平均预约诊疗率达到38.6%,3300多家医疗机构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
增强儿科资源供给方面,8所高校重新开设儿科学本科专业,完善激励政策,增强儿科岗位吸引力,各医院积极调配力量,解决儿科医师紧缺问题,儿童医疗服务紧张状况明显缓解。
但王冬表示,儿科问题长期存在,当前政策应该从简单激励措施,转向从学科或专科特点全面思考培养模式、执业过程条件和疾病特点等。
2017年的相关部署,《报告》阐述了如下几个重点和创新提法:首先是人才培养方面,今年将多渠道加大全科、精神科、护理等紧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设立国家(专科)医学中心,集中最优秀专业技术和人才,代表我国临床医疗服务、科研与教学最高水平,发挥全国领军和指导作用,争取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代表,各大型三甲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将迈向新的发展空间。
在三级医疗体系互动与共进方面,《报告》创新区分了不同地域空间内的联动路径—“在城市主要推广紧密型医联体;在县城,主要推广以支付方式改革为纽带的医疗共同体;跨省域,组建以高水平专科医院为龙头的专科联盟;在边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尽管文字精炼,但预留给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的思考和发挥空间却很大,总而言之,医疗机构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
正如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洪伟的解读,政策和领导讲话背后,实际上映射出的是地方上众多的成功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