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湿、益气健脾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2017-04-07 03:26刘振生吕立群李春耕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3期
关键词:益气健溃疡性结肠炎

刘振生 吕立群 李春耕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清热化湿、益气健脾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刘振生 吕立群 李春耕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益气健脾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热化湿、益气健脾法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及乏力等临床症状,内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生活质量分析表(IBDQ)评分及Mayo指数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清热化湿、益气健脾法能够改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降低内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及Mayo指数评分,提高IBDQ评分,减轻机体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 柳氨磺吡啶肠溶片 清热化湿 益气健脾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左半结肠,病变主要累及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严重者可伴有全身症状。目前内科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且存在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大等不足,外科手术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中医药具有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的优势[1-4]。中医学认为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肠澼”范畴,临床可参照进行辨证论治。本研究采用清热化湿、益气健脾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西医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5]制定。中医肠澼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6]制定,湿热蕴结、脾气亏虚证诊断标准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7]制定。2)纳入标准:符合西医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和中医肠澼及湿热蕴结、脾气亏虚证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病情程度为轻、中度[5];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肠穿孔等;合并脑、心、肺、肝、肾或血液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孕妇、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性患者;对试验药物过敏;就诊前2周内采用过相关药物治疗者;对试验方案依从性差;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28~67岁,平均(47.86±11.32)岁;病位在乙状结肠17例,降结肠8例,左半横结肠7例,直肠4例;病情轻度11例,中度25例;病程0.3~5.2年,平均(2.43±1.65)年。治疗组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25~69岁,平均(48.15±12.47)岁;病位在乙状结肠16例,降结肠9例,左半横结肠8例,直肠3例;病情轻度13例,中度23例;病程0.6~5.5年,平均(2.57±1.7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位、病情及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柳氨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每次1 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具有清热化湿、益气健脾法的中药组方:黄芩15 g,黄连9 g,白芍15 g,黄芪25 g,秦皮12 g,升麻12 g,葛根15 g,白头翁15 g,白及15 g,炒山药15 g,木香12 g,当归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三七粉3 g(冲服),地黄12 g。每日1剂,水煎至400 mL,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8]观察治疗前后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乏力临床症状评分,依据主次症权重程度,将各症状分为无、轻、中、重度,其中主症腹痛、腹泻及脓血便分别计0分、3分、6分、9分;次症里急后重及乏力分别计为0分、2分、4分、6分;内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表(IBDQ)评分及Mayo指数评分[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水平,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

1.5 疗效标准[8]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疗效指数≥30.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及乏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 时间 腹痛 腹泻 脓血便 里急后重 乏力治疗组 治疗前(n=36)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5.23±1.87 6.18±2.27 6.37±2.42 0.97±1.32**△1.04±1.15**△0.89±1.10**△5.27±2.03 6.22±2.34 6.41±2.38 4.13±1.69 3.97±1.13 0.63±0.58*△0.82±0.77*△4.10±1.62 3.95±1.16(n=36)治疗后2.36±1.45*2.45±1.21*2.13±1.26*1.54±0.98*1.73±1.09*

2.2 两组治疗前后内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IBDQ评分及Mayo指数评分比较 见表2。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内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IBDQ评分及Mayo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内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IBDQ评分及Mayo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内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IBDQ评分及Mayo指数评分比较(分,s)

评分对照组 治疗前2.15±0.68 3.82±1.65 137.35±29.74△8.79±2.20(n=36) 治疗后1.20±0.54*2.46±1.30*170.68±36.21*4.66±1.34*

2.3 两组治疗前后hs-CRP、ESR、IL-6及IL-10水平比较 见表3。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hs-CRP、ESR、IL-6及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s-CRP、ESR、IL-6及IL-10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s-CRP、ESR、IL-6及IL-10水平比较(s)

组 别 时 间hs-CRP(mg/L)ESR(mm/h) IL-6(pg/mL)IL-10(pg/mL)治疗组 治疗前(n=36)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19.67±5.53 41.39±7.43 167.45±38.74 5.32±2.06**△10.64±3.15**△94.80±20.39*△20.21±5.60 40.76±7.58 171.33±37.91 126.41±13.53 173.05±12.20*△125.37±14.69(n=36) 治疗后9.96±2.74*18.47±4.22*128.69±26.48*149.64±12.72*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外在感染、环境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9]。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肠澼”范畴,病因与饮食不洁、起居无常、感受暑湿等有关,病位在大肠,与脾胃密切相关。武春华[10]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主要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李倩等[11]认为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常见于湿热蕴结证。这表明,湿热内盛,熏蒸肠道,肠络受损,气血溢于脉外,同时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或素有脾胃虚弱,则湿热更甚,久居不去,发为肠澼。因此,湿热贯穿于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始终,但与脾气亏虚,失于健运密切相关,治疗当以清热化湿,益气健脾为治疗大法。

遵清热化湿,益气健脾法理论组方,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痢;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痢,《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连“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茯苓利水渗湿,兼能健脾益气,易助运化水湿;秦皮清热燥湿,兼能收敛止血,能够增强白及收敛生肌止血之功;三七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促进受损肠络的愈合;升麻、葛根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痢;木香行气导滞而除后重,为“调气则后重自除”之意;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为“行血则便脓自愈”之意;地黄清热生津,合白芍、当归,可补益阴血,兼顾湿热邪毒熏灼肠络,伤耗阴血之虑;黄芪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止泻,山药补脾益肾,以复脾气健运,化湿祛饮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头翁能够抑制IL-6及干扰素-α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尚具有抗氧化及增强机体免疫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黄连能够显著减少结肠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轻黏膜组织损伤程度,缩小病变范围,促进溃疡愈合[13]。木香能够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腹泻次数,其作用机理与抗炎作用有关[14]。白及能够缩短出凝血时间,具有止血及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同时能够促进溃疡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增生,清除氧自由基,加强受损组织的修复,缩短伤口愈合时间[15]。这表明,具有清热化湿、益气健脾功效的自拟方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发挥中药复方制剂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增效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是肠道炎症性疾病,hs-CRP、ESR、IL-6是评价炎症浸润程度及药物抗炎效果的重要指标,IL-10是炎症抑制因子,对于抑制体内炎症状态,稳定肠道黏膜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16]。生理条件下,炎症因子与炎症抑制因子之间处于平衡状态,维持内环境稳态,反之,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炎症抑制因子水平降低,则炎症因子浸润到组织黏膜中,启动倡导炎症反应。内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IBDQ评分及Mayo指数评分是评价溃疡性结肠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7]。因此,本研究将hs-CRP、ESR、IL-6、IL-10及内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IBDQ评分、Mayo指数评分纳入观察指标,增强临床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清热化湿、益气健脾法指导下的自拟方能够改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及乏力等临床症状,降低机体hs-CRP、ESR、IL-6炎症因子水平及内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Mayo指数评分,提高IL-10炎症抑制因子水平及IBDQ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1] 杨晓,邱辉忠,林国乐,等.从外科角度思考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7):607-609.

[2] 戴高中,陈晨,范先靖,等.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治疗左半结肠型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17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21):1862-1866.

[3] 魏江山,杜位良.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6):64-65.

[4] 王新汉,王晓翠.简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070-2071.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12,17(12):763-781.

[6]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42-249.

[7]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91-89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60.

[9] 赵克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临床诊治策略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9):1568-1571.

[10]武春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32-33.

[11]李倩,周铭心.基于二次文献的溃疡性结肠炎证候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4):1236-1239.

[12]连姗,江蔚新,薛睿.白头翁皂苷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35-38.

[13]武涛,相芳,刘静.黄连水煎液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的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16,34(1):28-31.

[14]张建春,蔡雅明,周德斌,等.木香的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10,26(20):170-173.

[15]陶阿丽,金耀东,刘金旗,等.中药白芨化学承恩、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0,26(20):6-9.

[16]冯春霞,张强,陈晓蓉,等.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肠黏膜IL-6、IL-10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878-1880.

R574.62

B

1004-745X(2017)03-053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3.053

2016-05-17)

猜你喜欢
益气健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益气健脾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益气健脾法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①
益气健脾补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益气健脾化积方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理论机制探讨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