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青
摘要:体育教学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成为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并且,通过我们优秀的人民教师努力下,已得到明显改变,但随之而来新的教育问题运营而生,中学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问题,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课题,对此,笔者通过教学经验的总结,对中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希望体育教学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体育 课外作业布置 优化策略 研究分析
体育课外作业布置与体育教学有几分相似之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目的性,让学生通过课外作业,使能力进一步提升,并且,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外作业的布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课外作业布置研究
(一)受传统教学影响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中模式,多数是以“游戏”的形式存在,学生较为自由、随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体制能力训练,没有特定的目标要求,学生上课状态较为松散。
(二)课外作业质量较低
中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这是一个新的教育问题,不过,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不会为学生布置作业,即使会布置,也只是形式上的内容,学生有没有完成,只有学生自己知道,因此,在作业质量完成方面,显得较低。
(三)受学科性质影响
体育教学不同于文化课程,但其重要性,与文化课相同,甚至大于文化课,文化课作业,主要是参照本节知识点而布置的,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记忆,但对于体育教学而言,体育动作的掌握和技巧的领会,只能通过仅有的课堂时间练习,因此,教师通常不会进行课外作业布置,即使布置,学生是否完成,教师很难判断。
二、优化中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的策略
(一)加强宣传力度
在体育教学中,学校方面,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提升教师的重视程度,让学生也有较高的重视度,体育活动课程安排上,要科学、合理,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让学生之间,学会团结合作,为教师今后教学奠定基础。
(二)班主任的支持是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基础
在一些学校中,会定期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研究,体育教师为其它教师普及体育知识,体育教学的影响和教育意义,尤其是班主任的配合,监督好学生认真完成体育作业,进而为学生体质训练奠定基础,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文化课学习中,有更好的状态学习。例如: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训练,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指导,强化优点、克服缺点,据调查,班主任的支持,班级学生的体育达标能够达到90%。
(三)家长的支持
课外作业,顾名思义,在课堂外的作业,但是,当学生回到家中,教师是无法监督学生完成体育作业的,因此,这就需要家长的监督,首先,提高家长的体育重视度,进而得到家长的支持,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训练,以达到监督的和提高的效果,并且以视频的形式发送给教师,使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有基本的掌握。
三、中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建立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本节课学生的状态,然后,根据学生的状态,进行相应的作业布置,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布置作业主要内容是:参照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但要与国家体育健康与卫生相结合,将具体教学条件作为布置作业的依据,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要注意:所布置的作业要具有一定的作用,不能随意布置体育作业。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每名学生所接受的家庭环境的不同、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的不同,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布置不同的作业要求,科学合理的布置,布置的作业内容要求,切不可过高,使学生完成具有一定的困难,也不可过低,较为容易,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
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懂得一些体育活动,要围绕教学内容而进行,因此,在作业布置中,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例如:在初一阶段,学生开始接触篮球知识,在一些投篮等相关技巧动作上,缺乏规范性,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对相关技巧、动作进行训练,那么,所布置的教学内容,就要与动作技巧相关。
(四)综合性评价模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作业评价时,要参照相关中学生体育达标标准内容,例如:在体育测试时,男生1000米长跑和女生800米长跑,在这部分,一些学生会受身体素质制约,而达不到要求,但由于是考试,而不得不参加,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要将测试内容,与学生告知,让学生有心理准备,进而懂得主动提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例如:在教学前,进行400米跑,当学生能够完成后,逐渐提高目标,进而达到测试要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优化体育课外作业,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完善教学内容,让学生懂得,课外作业,是一种身体放松。强化的过程中,并非是一种单纯的作业形式,同时,完成课外作业,也是为今后自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邢丽琴.在体育课堂中实施小团体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
[2]施吉良.普通高校体育课“三自主”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意义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6,(03).
[3]宋文刚.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青少年体育,2016,(08).
(作者单位:潍坊峡山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