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要:语文分数在对口单招的文化课总分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从课堂目标的制定应切实有效,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情境以及课后的反馈工作要真实细致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对口单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对口单招 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 有效性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语文是主要的文化基础课。如果想要成为江苏统一考试的对口单招班的学生,就应该高度重视语文的学习,因为文化总分为400分,其中语文的分数就高达150,由此可见,语文在其中占据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但是,就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学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语文是枯燥无味的,缺乏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语文内容一知半解,严重的甚至一无所知。对课堂教学效果造成影响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我们就如何提高对口单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结合学生现状,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要想提高对口单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认清教学目标的功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然后结合学生的现状,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经过教学目标的引导,相信一定会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通常情况下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目标要求有很多。但教师如果每节课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都比较高,反而学生的收获会因为无所适从而逐渐减少。再加上,中职的学生,自身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如果每堂课都以高标准要求学生,有时会严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会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厌烦的情绪,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消失殆尽。每堂课只有45分钟,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基础,制定合理恰当的学习目标,数量把控在一两个足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教师在对文言文单元教学的第一课进行讲解时,可以预留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再加上古文本身就晦涩难懂,大多数学生就连朗读课文都不流畅,教师如果只关注文章含义及特殊句式的讲解而忽视课文的通读,学生自然昏昏欲睡,不知所云。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以《赤壁赋》这一课为例,“赋”这一文体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从表面上看与散文类似,但却有着诗词一般的独特性,如果学生第一次接触,则很容易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如果教师只是絮絮叨叨的讲解“赋”的特点,讲解文章的含义,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试想,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熟读课文,反复朗读,把这篇课文读通、读顺,有些字词的含义无需教师解答就自己理解了,这样教学效率也会显著提高。
二、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最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应该怎样应用,在何种情况下应用,使学生充分掌握应用能力;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自然而言的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某个词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等可以通过日常的情境创设来理解;三是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听说唱演画辩等活动,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
(一)利用多媒體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它能够将枯燥的文字通过精美的画面来演绎,为无声的作品带来新的活力。教师应该有效地选择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在将网络资源恰到好处的融入教学中,扩充了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将教学内容高度还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而言之,通过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引申和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利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职生具有自控能力较差、基础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有些学生在观看多媒体材料时,更加关注其中的无效信息。例如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时,其中介绍“三·一八”惨案的视频:段祺瑞执政府残杀请愿学生时,情况惨不忍睹。但有些学生在看到驱散游行队伍的画面时,并没有沉默反思,而是嬉笑不止。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对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加以预设,如果有些资讯会引发误会,则尽量避免。当然,并不是所有课堂情况教师都能准确预料。正如上面的例子,一旦学生的认知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二)互动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也很少教师提出问题,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实际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应该高度关注,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学生创造出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以《雷雨》一课为例,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剧本中人物的潜台词。学习《雷雨》最好的方式便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虽然开始的时候学生会比较羞涩,但是一旦进入文中的角色,收到的课堂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三、做好课后反馈工作
课后反馈是对学生听课效果最直接的了解。作业时课后反馈的主要方式,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设计好课后作业,然后结合课堂教学效果做出相应的调整,作业能够巩固教学目标,还能检验就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另外,与学生课后的交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的学问很深,艺术性也极强。为了提高对口单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总结经验,适当的应用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茅丹丹.如何提高对口单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职业,2013,(20).
[2]王蓉.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对口单招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02).
[3]范云.浅谈中职对口单招语文教学[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04).
(作者单位:仪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