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
[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卵巢肿物蒂扭转的诊断。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行16排螺旋cT扫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肿物蒂扭转19例,部分行增强扫描及平面重建(MPR)。结果本组19例病例中,根据cT判断囊性肿块6例,囊实混合性肿块4例,其余9例均无法仅依靠观察cT影像判断或判断错误;左侧6例,右侧13例;术前cT诊断蒂扭转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囊性肿块10例,囊实混合性肿块9例;左侧6例,右侧13例;均为蒂扭转。卵巢蒂扭转角度在260°~1600°之间,4例扭转角度在260°,3例扭转角度在360°,11例扭转角度在720°,1例扭转角度在1600°。5例囊肿并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粘连,6例囊壁或输卵管不同程度坏死。结论16排螺旋cT对卵巢肿物蒂扭转的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但卵巢肿物蒂扭转具有典型cT影像学特征,此信息可用作判断病情,结合增强扫描和MPR可辅助诊断卵巢肿物蒂扭转。
[关键词]螺旋CT;卵巢肿物蒂扭转;诊断;多平面重建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23-145-04
卵巢肿物蒂扭转为常见妇科急腹症,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良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物。巧克力囊肿因为生发的原因,有部分囊壁很薄,稍有外力就容易破裂;畸胎瘤由于内容物中含有毛发、牙齿、脂肪,重量不均等,易于发生蒂扭转;黄体囊肿与妊娠有关。卵巢肿物的解剖特点是有很长的蒂,蒂是由骨盆漏斗韧带形成,在盆腔有活动的余量。常在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时,或妊娠期及产褥期子宫大小、位置改变时发生。典型症状是突发一侧下腹剧烈疼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容易误诊为胃肠炎、急性阑尾炎、肾绞痛、卵巢囊肿破裂等。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因此,我院开展16排螺旋CT对卵巢肿物蒂扭转的诊断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经16排螺旋CT扫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肿物蒂扭转19例。年龄21~38岁,平均(28.3±6.3)岁。所有病例均行16排螺旋CT平面扫描;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肿物蒂扭转。临床表现:均出现不同程度腹胀,14例腹部包块,11例腹痛,6例压迫症状,11例经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增高证实为感染。
1.2万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16排螺旋CT机扫描。扫描范围从全腹部或盆腔横断面平扫,一次性完成从上到下的扫描。准直器选择8.0mm(16×0.75),螺距0.9,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mAs。增强扫描造影剂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佛醇100mL(300mgl/mL)进行二期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注射速率3.0~4.0mL/s。动脉期延迟35s,门静脉期延迟75s。重建图像层厚1.0mm,层间隔0.8mm。重建图像使用Syngo CT workplace中的3D功能软件进行后处理。
2.结果
2.1诊断结果
本组19例病例中,根据CT判断囊性肿块6例,囊实混合性肿块4例,其余9例均无法仅依靠观察CT影像判断或判断错误;左侧6例,右侧13例;蒂扭转9例。囊肿大小(2.8×3.3×3.2)cm~(14.3×13.9×13.9)cm;以椭圆型为多见,2例囊肿边界清晰,4例囊肿边缘稍模糊,增强扫描4例,囊实混合性肿块壁2例强化,囊性肿块壁2例未见强化;囊壁增厚14例,未增厚5例,厚度(0.3~2.9)cm,平均厚度(1.86±0.32)cm;囊壁密度均匀14例,CT值(5~20)HU,不均匀5例,CT值(39~62)HU;8例盆腔积液,积液分布在囊肿边缘、结肠旁沟、盆底等。
2.2手术病理结果
本组19例病例中,CT检查完后1~2d进行手术,平均(13.3±4.6)h。经手术病理证实,囊性肿块10例,囊实混合性肿块9例;左侧6例,右侧13例;均为蒂扭转。卵巢蒂扭转角度在260°~1600°,4例扭转角度在260°,3例扭转角度在360°,11例扭转角度在720°,1例扭转角度在1600°。5例囊肿并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粘连,6例囊壁或输卵管不同程度坏死。
3.讨论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上最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囊肿无坏死现象,则疼痛呈反跳痛,当扭转蒂部自然复位或肿瘤完全坏死时,腹痛可减轻。但患者自觉症状中描述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压痛、反跳痛应除急性阑尾炎之外考虑卵巢囊肿蒂扭转。因为,早期给予解除扭转对患者输卵管、卵巢功能的保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以及MPR等辅助技术,探讨了其对卵巢肿物蒂扭转的诊断。
本组病例与大部分临床上研究的报道较为一致,主要以中青年女性,中等大小囊肿,右侧卵巢部位,良性卵巢肿物。本组病例卵巢肿物蒂扭转发生年龄在21~38岁。有研究报道宣称卵巢肿物蒂扭转同样高发于儿童时期,与先天性卵巢以及输卵管系膜过长相关,可能与活动量大有关,但我院未收治一例。本组病例,囊肿大小(2.8×3.3×3.2)cm~(14.3×13.9×13.9)cm,囊肿过小时没有长的蒂并不易发生扭转,囊肿过大,对没有多余的活动范围,也不易发生扭转,而囊肿在延伸至腹腔又有充足活动范围时容易大幅度活动发生扭转。本组病例,左侧6例,右侧13例,并与子宫附件粘连,卵巢肿物蒂扭转与左亦或是右卵巢部位结构相关,左侧卵巢上方乙状结肠活動量小,且盆腔占据空间较多,右侧上方回肠末端活动量较大,且盆腔占据空间较少。本组病例,囊性肿块10例,囊实混合性肿块9例,病理检查未发现恶性肿瘤,因为,恶性肿瘤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较固定而不易发生扭转。
本组病例术前正确诊断为扭转仅9例,其余10例均无法仅依靠观察CT影像判断或判断错误;本组病例,术前正确诊断为囊性肿块6例,囊实混合性肿块4例,其余9例均无法仅依靠观察CT影像判断或判断错误。CT影像判断准确率不高,可能机制的:(1)当输卵管扭转发生时,因为卵巢动脉及子宫动脉受阻,以至输卵管充血水肿导致出血坏死,或缺氧坏死。此时,因水肿输卵管体积会逐渐增大,从CT影像中可见阴影为回旋管状,其中的提示对扭转有重要意义,而部分扭转蒂,未见出血,CT值与肿块相近,容易误诊为不规则形状肿块。(2)囊实性肿瘤,解剖特征有囊壁薄,但是当扭转发生时,囊壁会明显增厚,可以用于衡量扭转发生,而实性内容与此提示相近,因而容易误诊。但是,有部分卵巢肿物蒂扭转病理性的改变CT可明确诊断。卵巢肿物蒂扭转或合并同侧输卵管扭转,肿瘤静脉回流受阻。此时,动脉继续供血导致肿瘤内充血,水肿,出血。卵巢肿物蒂扭转的典型CT影像学特征:(1)CT平面扫描显示囊内及囊壁不规则斑片样高密度影,CT值>60Hu,提示病灶出血。(2)增强扫描后CT平面扫描囊壁及扭转蒂CT值>60Hu,提示卵巢肿物蒂扭转。(3)卵巢肿块扭转均匀壁厚>3mm,偏心壁厚超过10mm,可以考虑为卵巢扭转。(4)囊性、囊实性肿块平扫扫描显示囊壁厚薄不均,肿块与子宫间蒂样软组织影,呈双肿块征(如图1~3)及尖角征(如图3),增强扫描示扭转肿瘤的实性成分、囊壁及附件区密度增高处(平扫CT值>50Hu),无明显增强。(5)扭转角度加大供血动脉较小或不能流转,增强扫描不能到达病灶,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不强化是扭转角度的提示。此外,CT MPR能从卵巢肿物任意的冠状、矢状、横轴、和斜面观察,能够用于辅助诊断卵巢肿物蒂扭转。
综上所述,16排螺旋CT对卵巢肿物蒂扭转的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但卵巢肿物蒂扭转具有典型CT影像学特征,此信息可用作判断病情,结合增强扫描和MPR可辅助诊断卵巢肿物蒂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