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财务预算是一种内部管理控制体系,财务预算管理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配置,为企业的业绩评价提供合理的依据,并能有效督促企业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目前企业内部在落实财务预算管控体系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对相关的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控制
企业在不同行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内的利润空间在不断的降低,越来越多的行业在倡导精细化管理和扁平化管理,而不得不提出预算管理为核心的方式。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它对于规范公司的行为、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财务预算是预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作为整个公司预算体系的核心或者只有财务预算,这种情况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部门建设程度、预算配合机制等方面决定的。
一、财务预算管控体系建立原则
1.合法性原则,在考虑建立体系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其合法或者合规性,不能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财务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编制,这样才能在市场环境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发生。
2.合理性原则,财务部门或者业务部门配合财务部门编制该体系时,必须考虑到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各种不同阶段的业务线,合理布局体系流程,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形式主义,设置的预算必须是可执行的。
3.一贯性原则,财务预算体系是需要一个长久的编制、实验、总结、反馈的形成,所以必须保持其一贯性或持续性的原则,朝发夕改这种情况需要杜绝。但是也不能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避,适当的调整应该有具体的措施进行配合。
4.整体性原则,或是全面性原则,对于预算需要注意其包含的范围,对于企业的预算收支都要进行考虑,甚至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历史比较,对于可能发生的非经常性非常规性的应考虑预算外资金。
5.经济性原则,或是目的性原则,预算实施所要得到是一个经济效益的产生,可能是费用开支的减省,或者是收入比的增加等,那么都应该对预算进行经济化的数据体现。
6.重视度原则,财务预算体系只是一个点,需要各部门的制度、流程、人员的配合,并且需要持续的跟踪反馈,如果只是一个点,而没有对其串联公司内各个方面,是没有效果的。这就需要公司对其的重视度,公司领导的监督重视及全体员工的参与。
7.透明化原则,财务预算体系必须是全员参与的,那么对于其应是全员知悉其涉及的预算管控范围,对于涉密或者公司内部机密数据应该是保密的。预算管控不应该是藏着掖着,而是可以公示的,产生互相监督的情况发生,并且预算透明化是全体员工对预算认可的前提,得不到认可的预算管控肯定失效。
二、财务预算管控目标
设置明确的预算目标,建立科学的预算控制定额,必须制定明确可行的具体预算目标。这些目标包括:销售收入、利润、资金占用额等。目标要先进、科学、符合集团发展战略规划、年度经营行动规划和各预算单位的实际。在此基础上,采取倒推成本费用的财务管理方法,倒推出各种成本、费用和资金占用。对于材料的消耗、各种成本的支出、资金占用、费用指标都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定额和标准。根据成本费用的特点,应该建立两种预算控制标准,一类是定额的,已经建立不得随意改动,如差旅费、电话费、办公费等都要有标准,有明确的总量定额,定额已经确定预算期内是不变动的;另一类标准是单位定额,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各类资金占用定额、业务部门的佣金和招待费单位定额等,要与业务量挂钩,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等比例增减。
三、预算体系的管理机构及职责
1.预算体系的管理机构是预算管理的审核、决议、修改、复核的最终权利机构,设置机构的权利应该是股东会或董事会进行授权的。
2.管理机构的组织应该由股东会或董事会进行选举出来的,一般为单数,对于各种事项便于投票过半数通过原则。
3.每年应定期举行会议,商议预算管理事项,一般半年或年度一次,临时调整预算可以举行临时会议。
4.预算管理机构审议半年度预算执行及调整计划,审议年度预算计划,审议全面预算计划,提议年度预算外资金总额,审议临时会议事项,并对预算管理体系提出修改意见。
5.预算奖惩的核准,预算体系是为有目标工作,目标在完成与否方面应该有相应的奖惩,预算管理机构应根据体系规定,核准奖惩。
四、预算体系的搭建
按照以上内容,财务预算体系的搭建应考虑目标、计划、配合、奖惩、变更、评价6个方面内容:
1.预算目标的编制,与企业的发展计划相关联,根据不同阶段的计划,可以编制全面预算或者年度预算,达到的目标可能是阶段性目标或者全年目标的实现。
2.预算计划的编制,预算计划是根据目标进行细化的方式,可以是针对业务线进行的详细节点设置,也可以是分部门的月度控制,计划的编制必须符合公司发展计划的节点或者阶段要求,并且能得到全體员工的认可。
3.预算体系的配合,有所有部门对预算的配合机制,例如销售部门的收入、生产部门的进度、管理部门的管控等,财务预算体系不能职能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在各部门的制度和反馈机制中能得到体现。
4.预算体系的奖惩,对于预算收入和费用的管理需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和奖励,要开发员工的自主能动性,避免预算只是部门负责人的事情这种想法。
5.预算体系的变更,这部分可能是预算体系的变更,也可能是预算资金的调整,不论是哪一方面的调整,都建议增加变更难度,权限集中在预算管理机构,使得预算编制越来越合理,考虑越来越全面。
6.预算评价或者总结,预算体系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的趋于完善的,阶段的评价收集需要使用,对于预算工作的总结是预算完善的措施。
五、财务预算的负面情况
预算的执行是需要监控的,在目标或者预算框架已经建立的前提下,执行过程的监督和协调工作比较大,因为预算的执行可能会带来负面的作用:例如员工不愿意做工作,控制费用节省,需要运营管理计划的合理制定和激励措施配合。预算要很好的执行,必须配合部门架构和其他部门制度,要能让预算体系闭合,不能单线执行没有配合。预算的夸大,为最后节省工程费用的开支,故意报大预算金额,需要合理确定成本支出。职能部门监管放松,项目被检查减少,为减少部门开支,放松职能监管措施,需要规定加大职能部门对项目的监管,与运营管理计划属于相辅相成的。部门之间或者业务生产之间矛盾加剧,
需要在设置体系时考虑,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区分权责利于管理。
参考文献:
[1]张聪.集团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点[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6):95-95.
[2]张小兰.集团化财务预算及其管理的要点浅析[J].江苏商论, 2012(33):213-214.
[3]熊羽.政府预算体系及其评价要点浅析[J].财政监督, 2016(14):45-47.
[4]项峥.物业公司预算管理的特点与管理要点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3):22-23.
作者简介:
陈丽霞(1977—),女,安徽合肥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研究方向:财务、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