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
【摘 要】融资结构的差异会导致融资成本高低,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再融资能力。因此,可以说企业为了能够持续健康发展,通常会采取适当的融资方式来确保企业获得足够货币资金。在融资方式选择上,上市公司有很多优势,具有灵活性,可调节等优势。这与以往方式相比,能够加快上市公司资金周转,提高经营多样性,对其自身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并对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做了相应的探讨,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现状;融资方式;措施
一、上市公司融资特征及现状分析
1.上市公司融资特征
上市公司融资主要偏好于股权融资。由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较长,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也较为谨慎,通常情况下都会依据融资风险及融资成本,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进行排序,即先考虑内部融资,在内部融资不够的情况下,再考虑债权融资,之后才会考虑股权融资。这种融资型式容易被广大股东和高管所接受,选择程序较为稳妥,而且风险性相对不高。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公司制度建立时间不长,还有许多制度需要完善,投资者在投资时对资本利得更加重视,却对现金回报不以为然,这样就形成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資时,通常会利用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甚至是零融资成本开始股权融资。
2.上市公司融资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统计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融资的规模已远远大于用债权融资的规模,而且其增长速度也远大于债权融资。通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可以得出上市公司的自有资金负债率,它是投资者进行负债偿还保障程度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当企业负债总额越高时,自有资金负债率就越大,这样会使债权人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反之则说明债权人得到了较高保障。如果债权人可以得到保障,那么上市公司股东及外界则会对上市公司表达出很高信心,愿意与上市公司发生经济往来。
公司资产负债率体现出企业长期一种偿债能力,如果公司负债总额越少,那么资产负债率将会越低,这说明公司资产对于负债的保障程度越高。当前上市公司普遍资产负债率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并且这种趋势还在逐年增加,这表明上市公司资产相对负债的保障程度还在下降,这也间接证明上市公司借款保障程度在不断下降。在这种大环境下,上市公司还想通过银行借款亦或是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将会受到较大的挑战。
二、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确定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目前还处在发展上升阶段,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同时受到融资成本差异的影响,上市公司通常会优先采取股权融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融资方式有选择地进行优化。首先对股权融资进行分类,同时适当降低股权融资所占的比例,利用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手段,进一步完善融资结构。尤其是上市公司需要增加内部融资比例,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控,充分利用、协调企业内部各种资源,争取最大的利润空间。此外企业还要加快资本流通,加快现金流量周转率。
三、上市公司融资的改进途径
1.加强证券法制建设,完善股票市场。当前股票市场整体在良好有序发展,但在一些环节仍存在着内部交易、虚假信息、垄断市场和控制价格等现象,因此需要加强对股票市场的整治,证监会应担负起主要责任,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来改进股票市场的管理。通过网络、媒体加大对股票投资者警示和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规范投资行为合理性,优化资源配置。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开放性作用机制,通过市场来引导股票的价格,使股价在合理区间内,从而实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时防止上市公司盲目融资,理性制定上市公司融资策略。
2.大力培养职业经理人。当前上市公司在治理过程中,稳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机制,这给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大力培养职业经理人,努力提高经理人职业素养和工作积极性,使其利用自身能力和才华,充分发挥融资对上市公司的作用,保证公司股东的权益。
3.向内源融资倾斜。内源融资是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结果所产生的资金,他是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所组成。由于这种融资方式在公司内部产生,其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所以,上市公司应充分发挥这种融资渠道,挖掘内部资金,以此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留存收益比例。
4.不断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从国家政策方针上来讲,制定相应投资制度,放开对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限制,降低发行债券的门槛,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制定一系列科学管理方法,不断研发新的债券品种,扩大债券数量规模,提高债券流通性和可靠性,提高债券收益率,以此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最终使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当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有多种选择,自身如何选择,将关系到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途,同时还影响资本市场的走向。因此,上市公司需要对其融资方式进行规范,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获利水平,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利用利学合理的融资手段来确保自身利益。对于上市公司融资的改进,要转变传统思维观念,多学习先进融资理念,有效规避融资风险,从而强化内部管理,确保上市公司借助融资平台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华云.杨喜海.上市公司融资研究[J]财会通讯,2010(11).
[2]张宗益.骆垠杏.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J].技术经济,2012-09-25.
[3]周迎红.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偏好分析与治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