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知识社会学视野里,《流民图》既是20世纪40年代的复杂社会的艺术产物,又是反映当时社会战争连年不断,人民遭受苦难的重要科学症候。蒋兆和正身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目睹这一切,一颗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便在蒋兆和的心里萌生了,他想通过绘画来表达人民处在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家园尽毁、妻离子散的场景,于是史诗般的巨作《流民图》也随之诞生了。它的问世好比这个社会的“晴雨表”,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
关键词:蒋兆和;《流民图》;知识社会学
一、引言:
作于1942年—1943年的《流民图》,全图高约2米,长约27米,面对一百左右等大于真人大小的人物形象,使人有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置身于流民的行列之中的参与感。饥饿、疾病、死亡、轰炸、离乡背井、沉吟沟壑,到处是哀鸿遍野……画家满怀悲天悯人的爱国之情,饱蘸着民族仇恨,画笔直取现实生活,把大量素材积累起来,赤裸裸地展示给了人们。
任何作品的诞生,必有其空间生成、时间发展的社会土壤与传播空气,并非无缘无故降临于世间。当作品遭遇“我们”的时刻,抑或说,当我们对作品本质反思的时刻,自然就会引起一系列令我们困惑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便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知识论或知识认识论之学问。然而“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knowledge)乃是一门较晚近的知识认识论学科,“就理论而言,它研究知识与存在的关系;就史学社会学而言,它要研究人类理智发展过程中追踪那种关系所取的各种方式”。简言之,前者研究知识存在论,后者研究知识社会性论。《流民图》作为一部社会知识文本的横空问世,必然有其知识社会学的历史空间动因与社会时间境遇以及它利于社会发展的潜在特性。
二、《流民图》的诞生
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中,旧中国的时代,失业和流浪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蒋兆和,他的每一点并非情愿的失误都进一步加重了内心的痛苦。他抑或经常悔恨自己的浑浑噩噩,而只能在他自立的作品里表达真实的思想,寄寓他忧国忧民的情思和骨子里不可能泯灭的民族良心。因而,蕴藏在他心中的要把当代现实生活画下来的志愿,并没有因穷困而有丝毫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所以从那时起他就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收集素材、不断地画了很多速写和记忆各种人物的形象特征,这为他创作《流民图》做了充分的准备。
1942年初,他就起草了《流民图》的小稿,在起稿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反映出他所看到的每一桩触目惊心的悲惨情景,一幕又一幕的人间地狱,画卷由右至左,起始是一位拄棍老人,他身边还有一位卧地的老者,已经气息奄奄,两位妇女和一个牵驴人围着他,毫无办法。再往下,是乞儿,逃难的人,要上吊的父亲和哀求他的女儿,在痛苦中沉思的知识分子……他把全部心血都贯注在这幅画的构思上了。蒋兆和曾表示:“我因为这个时代的洪流,冲进了人们心房中的痛苦,让我感觉到人生的悲哀,又让我兴奋到这个时代的伟大,一切的一切,使我不能忽视这个时代的造就,更不能抛弃时代给与大众的创伤。”
可见《流民图》的诞生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尽管有这么多的不易,蒋兆和还是坚持完成了《流民图》,完成了他心中的梦想,也还原了当时的那段悲惨的历史事实。
三、《流民图》的艺术风格
从知识作品视角分析,首先,《流民图》直面人生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他对残酷现实生活的真切体会上。《流民图》所反映的“事实”,就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史实,而“环境”,则是这种侵略战争所带来的“灾黎遍野,亡命流离”的时代背景。基于这种“事实”与“环境”的真切体会,造就了蒋兆和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与悲剧色彩。蒋兆和基于悲剧现实的真切体悟而呈现的悲剧艺术——《流民图》,正是这种“崇高伦理精神”饱含热情的呼唤与期盼。
其次,《流民图》的墨色处理,大都是扁笔平涂的西式做派,缺点是“笔法全无”,优点是:使得画面整体的黑白灰关系得到有效地控制,另外,“笔法全无”的笔法,恰好反衬并彰显了架构形体的笔线的变化,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对于大型创作是至为关键的。另外蒋兆和要求:笔墨的轻重、虚实、浓淡的变化,是物象表面已经存在的行迹,应该顺着客观物象的需要进行取舍,不允许加以不适当的主观臆造。
再次,画面中“虚实”关系的独创性表现。画面中主体人笔、墨、色地完整刻画为“实”;单线钩勒或略加皴染的写意白描为“虚”。以前半卷中部“躲避轰炸”一段为例,从簇拥团抱者的详尽刻画,到手捂双耳者仅有面、手部的如实刻画,这种微妙的渐变式虚实处理,强化了画面的纵深感。同时,这样的虚实对比,又使画面产生了一種“陌生”的“未完成”感,起到了文章中“省略号”的作用,暗示身陷水深火热的劳苦民众数量之多又岂止是画面所能毕现的,真可谓孤旨独运,用意深远。
四、《流民图》:对后世影响
在知识力量视域,《流民图》之所以至今乃至未来都会打动人心,不仅在于通过暴露战争灾难,也暗寓了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指控,它那关心人、关心世界和平的博大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力度震撼人心,艺术经典超越了国家、民族和历史的时空。《流民图》属于蒋兆和,它也是蒋兆和绘画达到鼎盛时期的代表佳作,为祖国人物画拓展了更加光明的前途。任何大师都是以他的作品来证实的,蒋兆和的《流民图》证实了他的大师的资格。在当时的中国人物画界,尚没有其他作品像《流民图》那样,堪称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画卷和民族悲剧的崇高史诗。蒋兆和被誉为“中国的伦勃朗”、“东方的苏里科夫”。
五、结论
《流民图》在艺术表现上,采取中西结合的手法,中国画的线描结合西画明暗及色彩的因素,使作品既有中国画美学所追求的笔墨气韵,又不乏写实精神。蒋兆和是一位着眼于现实的艺术家,他说自已“混迹于茫茫的沙漠之中,看着慢慢奔走的骆驼,听听人生交响的音乐……”,说他的艺术不是“一杯人生的美酒”,而是“一碗苦茶”,以献给“灾黎遍野,亡命流离、老弱无依,贫病交集”的大众。《流民图》正体现了这一主张。
【参考文献】
[1]刘曦林.蒋兆和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2]中国画研究院编辑部.中国画研究蒋兆和研究专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J].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王会(1989.05)女,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