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读书力戒浮躁是新闻编辑的必备修养

2017-04-07 21:24陈万明
记者摇篮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闻编辑

陈万明

【摘 要】新闻编辑是新闻报道能否播出和刊发的最后把关人,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鉴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闻内容的传播价值和公信力的高低。本文从新闻编辑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的角度,提出了尤其是新闻编辑要静心读书、力戒浮躁的看法,同时回答了怎样静心读书学习、如何力戒浮躁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新闻编辑 静心读书 力戒浮躁 增强修养

读书可以识古明今,洞察人间万事万物。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读书虽然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是却能促使人们改变人生的态度,从而会转换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抚今追昔,当今的阅读状态是,识字的人多了,静心读书的人却少了。一些人内心浮躁,急功近利,把很多宝贵的时间耗在迎来送往、推杯换盏、阿谀奉承、争名夺利上,结果经常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本领恐慌”的现象。笔者认为,身居主流媒体的新闻编辑,要想提高业务水平就必须静心读书力戒浮躁,练好“内功”增强修养锻炼,否则就无法胜任本职工作。

新闻编辑不仅要充分认识到静心读书的重要性,还要领悟到静心读书在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宋代诗人黄山谷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失味,面目可憎。”一个人学识几何,看其谈吐便可知一二。如果读书者能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实践证明,读书就是用千百年来的人类智慧浇灌你,用许许多多一流的智慧帮助你,用古往今来圣之人的经验教训指导你。

新闻编辑是职务,更是职业,要想胜任职责,就必须既要有综合性的能力素质,还要有职业化的专业水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情操。现在许多新闻编辑面临“本领恐慌”的困窘。“本领恐慌”就是一个人对要胜任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认识不明确,把握不准确,不知怎么办,缺少应有的才学和能力,因此产生的担忧和害怕。“本领恐慌”,既是由我们所处的飞速发展的时代和面临的形势压力所致,也是与一些人在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前,不善于读书学习、不善于刻苦钻研业务有关。对新闻编辑来说,理论上不去,工作终究上不去。

夯实理论功底,锻造宏观思维,需要多读一些闪烁思想光芒的书籍。书籍可以给我们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书籍可以指引我们渡过一道又一道难关;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明辨是非,懂得真、善、美,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读书达到境界的时候,能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事实上,一个人书读得越多,越容易觉得自己无知,而只有知道自己的无知,整个人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才不会咄咄逼人,不会恃才傲物,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老话说“一瓶不响,半瓶晃荡”就是这个意思:瓶子满了自然晃不起来,反之晃得越高、越轻浮的,必是因为还有太大需要上升的空间。不信,看看那些能被我们称为“大师”的前辈,看看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约略可见一斑。手捧诗书,心驰八极,纵横古今,神思飘逸,乃为读书人的最佳境界。

读书会获取知识,读书会产生力量,读书会练就能力,读书会创新生活。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的行动变得理智而富有创新,唯有读书才能使我们充满力量,唯有读书才能点亮我们的人生。新闻编辑必须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常感能力之危,常思增能之策,常做进取之为,只有如此,才能克服“本领恐慌”所带来的不适。

诚然,读书贵在学以致用,不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的宗旨,最核心的是学以致用。孔子认为,“学”是为了“行”,而且“行”是首要的。孔子还曾强调指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学与行的结合,即把学到的知识适用到实践中去。用《论语·子张》中的话讲:“君子学以致其道。”即“学以致用”。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人们常说“读书不难,其用难”。如何“学以致用”呢?有人简单地说,就是要举一反三,要触类旁通,要随机应变,还要知道临场发挥。这么说,玄之又玄。

其实书怎么用,到底还是只能自己去感悟。我认为,所谓的“用”,决不能从“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观点来理解,应从广泛意义上来理解。“用”就是要联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和实际能力的转换。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技能,转化为实际能力,获得尽可能多的成果。正所谓,不动笔墨不看书。写与读是天然的吐纳关系。动笔头可以促进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文化接受者转变为创造者,进而形成读思结合、学用相长的良性读书习惯。

新闻编辑要想做好人干好工作,除了静心读书外更重要的是沉下心来,排除干扰,力戒浮躁。这是能否成为优秀编辑的关键所在。时下,信息社会一日千里。追求功利、浅薄浮躁的现象屡见不鲜。浮躁的人,浮躁的生活就像一张网,网住了你我他,似乎要俘虏了这个社会。长此以往,书本与我们渐行渐远。没有书本的社会,人们会心浮气躁,精神家园不存,理想信念丢弃,没有什么发展可言。

众所周知,“媒体浮躁”已成为把关不严的病灶。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能够胜出,总是不惜一切“三抢”制胜:抢超前时效、抢新奇视角、抢独家新闻。由此,出现了捕风捉影,夸大歪曲事实,甚至编造的“猛料”“卖点”,频频在各类媒体上出笼,不时让受众“眼球疲劳”。这种低俗的浮躁病是一种轻浮急躁的心态。新闻编辑一旦沾染上这种浮躁之气,就会沉不下心、稳不住神、学不进去、做不下来、心猿意马,就会将党性宗旨抛之腦后。罗曼·罗兰说:“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新闻编辑读书学习最大的敌人是心浮气躁。浮躁常常表现为:喜怒无常,朝令夕改,浅尝辄止,自寻烦恼,焦虑烦躁,患得患失,站这山望着那山高,静不下心来,耐不得寂寞,稍不如意就随意放弃,从来不肯为一件事锲而不舍。比如在编辑新闻稿件时,有的编辑得过且过,听之任之,不做深入思考,不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等,其结果轻则文字画面错误,重则立场观点错误。一些编辑没有养成入脑入心的看书看稿习惯,他们的心思根本不在书上,而是热衷于微信聊天,网上购物。

当今社会中,尤其是年轻编辑,人心躁动不安,鲜有真正静得下心读书者。一目十行,过眼云烟,电脑网络,剪刀糨糊,他人观点,拿来主义,人未学勤就先学懒了。生活中,不愿读书者总是借口忙,没时间没精力没心情读书。事实上时间挤挤总是有的,读不读书只是一个态度问题。对此,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给予了解读。他认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长期处于紧张节奏,一般人很难调节好读书需要的宁静氛围。

另外,现代人更依赖于网络阅读等快餐文化,而忽略了书籍的重要性。其次,中青年人的特点是更愿意去做短期内更加有用的事情,而读书的效果显现是一种长期过程,他们不愿意等待。最后,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工作、生活等事物耗费了他们大部分能量,读书可以占到的则微乎其微。”

笔者认为,身为新闻编辑要想在浮躁的世界中,做到放下杂念,沉稳自如,戒急戒躁,取得稳健的成就,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力戒:一是要不辱使命,牢记党的宗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人的言行必然要受到理想信念的支配,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人们的前进方向、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新闻编辑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时刻保持理论上和政治上的清醒状态。这样才能专心致志于党的新闻事业,而不是患得患失和心浮气躁。

二是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客观真实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新闻编辑要有一份社会责任,要有一份担当,要克服浮躁、功利、猎奇心态,做到未经核实的稿件不得刊发、转载、摘播。

三是要立德修身,完善自我,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淡定的心理状态。宁静淡泊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修养和境界。有了宁静淡泊的心态,遇事才会想得开、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淡然、失之泰然。要坚持严格要求、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要始终保持新闻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一身墨香多益智,思接千载陶醉中。静心读书力戒浮躁是新闻编辑必须具有的人生修养。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早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名言,也有对有志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鼓励。面对经济社会物质的诱惑,作为新闻编辑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識结构,使自己在任何时候,其才能永不枯竭,其智慧永不枯竭。让我们为自己的心灵创造出精神领域中的净土,使崇高的生命更滋润,更有韵味;让我们用眼睛去感知,用思索去触摸知识的宝库,使我们的人生价值得以不断升华!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闻编辑
网络媒体兴起背景下对新闻编辑的管理
基于提高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新时代中新闻编辑技巧研究
基于大数据环境的新闻编辑理念变革创新机制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