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节期间,庄河广播电视台成功举办了三台春节联欢晚会,即庄河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庄河如此多娇》、庄河市少儿春晚《放飞梦想》、庄河市元宵晚会《庄河月儿明》。三台晚会与庄河电视台的《百姓大篷车》栏目、《直通春晚》栏目在庄河电视台综合频道、生活频道遥相呼应,每天播出量达到25次,成为庄河市2017年春节期间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为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文化大餐。三台春节晚会和两档栏目没有一个明星大腕参加,主角都是庄河的普通百姓,收视率却创下了庄河电视台收视新高。
据统计,庄河电视台举办的三台春节晚会演出人员多达1500人,节目总时长超过了5小时,演出的节目和演员90%以上来自于《百姓大篷车》。那么,作为一个县市级电视台推出的《百姓大篷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栏目,为什么能够引起百姓的极大兴趣,形成轰动效应?让我们把时光追溯到2016年年初。
2016年年初,庄河广播电视台传来喜讯,庄河广播电视台综艺部主办的少儿栏目《出彩少年》在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中荣获鼓励奖,获专项奖励基金5万元,这是辽宁省县市级电视台唯一获此殊荣的电视栏目。在研究2016年重点工作时,庄河电视台想能否在《出彩少年》栏目的基础上,再创一个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当时庄河市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电视台如何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让先进的文化统领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是研究的重点。
新年伊始,庄河广播电视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丰富城乡百姓文化生活为目的,以培养农村文化骨干为己任,以电视栏目为载体,建立文化“三下乡”、常下乡、常在乡的长效机制,创办了《百姓大篷车》综艺性电视栏目。
2016年2月,中共庄河市委宣传部下发文件,要求每个乡镇、街道选出一名副书记配合宣传委员、文化站长抓好《百姓大篷车》下乡活动,并将参与《百姓大篷车》活动列为每个乡镇年终考核项目。庄河广播电视台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20多万元购买了音响、设计了舞台,并指定庄河广播电视台综艺部牵头负责栏目的策划、编排、导演、录制,技术部、外宣部、广告部、总编室、新闻部、办公室全力以赴协助综艺部把《百姓大篷车》栏目办好。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工作,4月26日,《百姓大篷车》第一期节目在徐岭镇衣屯社区正式录制,当天,庄河市委宣传部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文化站长在衣屯社区召开现场会,总结《百姓大篷车》运作模式。
从4月26日到11月20日,《百姓大篷车》栏目走进全市25个乡镇、街道、1所学校、1座军营。录制节目27场,录制节目总时长4550分钟。6月1日起,《百姓大篷车》栏目在庄河电视台生活频道正式播出,每周一至周四18点至18点30分首播,每周播出20次,每期节目时长30分钟。《百姓大篷车》栏目的播出,使得一向冷清的庄河电视台生活频道收视率一路飙升。
《百姓大篷车》栏目最大的特点就是走进村屯、社区、校园、军营以及企业,通过全民参与,打造老百姓自己的大舞台,让广大农民做主角,让先进的文化统领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百姓大篷车》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为普通百姓搭建舞台,迎合了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拉近了百姓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三贴近”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原则是《百姓大篷车》栏目的宗旨。栏目在设置节目时,紧紧围绕党的大政方针和庄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动城乡广大文艺爱好者广泛参与,体现其娱乐性、服务性、思想性及艺术性。通过身边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展现在节目中,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规律。
为了突出欄目的公益性,不给地方政府增加负担,每场节目从策划到录制一律免收任何费用,舞台、音响、交通等所有费用都由电视台自己承担。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栏目组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工作人员一律吃盒饭,杜绝任何形式的宴请。在桂云花乡选拔节目时,一位70多岁的农民为了能够登上《百姓大篷车》的舞台,将两盒玉溪烟强行塞给工作人员。在节目录制时,栏目组不仅满足了这位农民的表现欲,主持人还在现场将两盒玉溪烟还给了这位农民,讲明了《百姓大篷车》服务宗旨,并赠送给这位农民一口炒锅,通过这一方式,让广大农民真切地感受到大篷车的为民情怀。
服务“三农”,送科技、医疗、法律下乡,展示庄河各地发展成果是大篷车受到推崇的另一个原因。大篷车不仅仅满足了普通百姓的表现欲,更主要的是惠及“三农”。大篷车每场节目都根据各地不同特点在现场设立了医疗、科技、法律咨询服务台,免费为观众服务。栏目组结合各乡镇农业特色,邀请农业专家现场为百姓答疑解惑,使百姓在欣赏节目中获得知识。桂云花乡是庄河市黄瓜育种基地,在录制节目时,恰巧赶上黄瓜育苗季节,栏目组邀请庄河市蔬菜协会的专家现场为百姓解答黄瓜育种应该注意的事项。在光明山镇录制节目时,栏目组又邀请专家为百姓提供草莓栽植等方面的知识。在吴炉镇录制节目时,栏目组通过庄河第四医院将大连市医疗方面的专家请到现场,免费为百姓义诊,类似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扶贫帮困,为民解忧,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地传递给乡亲们,让百姓从中受益。在徐岭镇衣屯村策划节目时,栏目组意外发现一条新闻线索,本村28岁的优秀青年陈鹏在抢救落水同学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陈鹏被评为大连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但他的父亲却常年卧病在床,只靠母亲一个人摆地摊维持生活。栏目组围绕着陈鹏的优秀事迹创作了配乐诗朗诵《生命定格在28岁的瞬间》,在节目录制时,陈鹏的先进事迹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许多人流下了热泪。《百姓大篷车》栏目赞助单位大连恒生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衣凤云当即捐款2000元,并将一台价值1800多元的按摩仪赠送给陈鹏的母亲,赞助单位庄河第四医院在节目录制完成后,主动到陈鹏家中慰问,并帮助陈鹏父亲免费体检,制定治疗方案。
在吴炉镇,栏目组通过城乡手拉手活动,现场为一位贫困母亲一次性募捐6000多元。在27场节目的录制中,栏目组与相关企业联手,现场为观众发放生活用品以及农用物资价值超过了10万元。
二、坚持文化惠民的原则,积极培训农村文艺骨干,选拔优秀文艺人才,增强基层文化造血功能
《百姓大篷车》栏目是以农村文艺骨干为基础选拔节目,为了提高节目质量,栏目组深入到乡镇、村屯进行巡回指导,对各个乡镇、街道的节目统一审查、统一指导、统一包装。对每一个节目、每一个演职人员在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对一些文艺新人面对面地辅导,保证节目质量。一些文化大院称赞大篷车是农民文化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一年来,有10000多人次参加了《百姓大篷车》栏目的培训和辅导,发现文艺新人上千名,有3000多人参加了《百姓大篷车——直通春晚》栏目的决赛。
在《百姓大篷车——直通春晚》的决赛中,为了体现其公正性和公平性,栏目组从大连市请来了五位在音乐、曲艺、表演、创作等方面的权威专家,现场给每个节目进行点评、打分,通过专家的点评,提高节目的质量。
《百姓大篷车》栏目是老百姓自己的大舞台,身边人演身边事,因而受到百姓的推崇。在栏目组去桂云花乡姜家屯审查节目时,有十多名70岁以上高龄的群众演员冒着酷暑等候在本村新建的一座桥上。
姜家屯地处大山深处,有一条河流阻挡着与外界的联系,过去,百姓出行往往要趟水过河,2015年,庄河市交通局和桂云花乡政府投资40多万元为这个村建起了一座桥,当地百姓给这座桥取名叫“幸福桥”。当栏目组到达时,群众载歌载舞,夹道欢迎,他们围绕着“幸福桥”编排了自己的节目,并在桥上表演,让栏目组审核。提起为什么要在桥上审查节目时,一位80岁的老大爷激动地说:“选择在幸福桥上审节目,就是让老百姓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初心,这是第一;第二是为了给栏目组审查节目节约时间,你们为了我们老百姓不辞辛苦搭建《百姓大篷车》,老百姓心存感激。”
王家镇东滩村73岁的村民组长姜军谈起参加《百姓大篷车》和春晚的感受,至今还沉浸在幸福之中。他们村文化大院表演的舞蹈《爷爷奶奶和我们》参加了《百姓大篷车》栏目并被选为庄河市元宵晚会开场节目,这不但是海岛普通百姓第一次登上电视荧屏,更重要的是圆了两位老姐妹的心愿。原来,他们文化大院的杨丽琴、吕志凤两位老人身患癌症多年,但却带病参加排练,她们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够登上《百姓大篷车》的舞台。
在大营镇和青堆镇录制节目时,正好赶上大雨,录制不得不中止。尽管节目录制中止了,但百姓仍然不肯离开,为了不辜负百姓的希望,栏目只好冒雨录制,乡镇领导和当地百姓冒雨坚持到最后。
在城关街道录制节目时,气温高达33度,尽管天气炎热,但现场却井然有序。
大郑镇一位农村妇女看《百姓大篷车》栏目几乎成瘾,栏目组每到一处錄制节目,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在2016年节目录制中,庄河有上万名农民参加了《百姓大篷车》的演出,庄河每80人中就有1人登上了《百姓大篷车》的舞台,现场观众超过了10万人。
三、坚持高质量服务原则,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促进了基层的稳定,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百姓大篷车》在节目编排时根据每个乡镇的特点设计节目,每场演出都确定一个主题。一年来,栏目组与广电台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自编、自导、自演30多个节目充实到各个乡镇参加演出,使大篷车栏目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重要的一环。在石城乡举办的建军节特别节目中,栏目组以军民鱼水情深为主题,通过驻岛官兵爱岛如家与军民共建为主题进行创作;在青堆镇,当地一个农民创作的小品《青堆古韵》,经过栏目组编导的几次修改,最终登上了《百姓大篷车》和庄河元宵晚会的舞台;在昌盛街道,栏目组以大学城建设为主题创作了小品《心病》,节目赢得了观众一片掌声,对昌盛街道动迁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节目在昌盛街道录制的第三天,就有六户农民主动与街道签订了动迁协议,街道领导称“没想到大篷车有如此威力”。
《百姓大篷车》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了电视荧屏,也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高度关注,先后有16家企业参与了《百姓大篷车》以及《百姓大篷车——直通春晚》栏目的赞助,赞助金额接近百万元,庄河市科协、市司法局等单位也将2017年科技推广、农村普法的重点放在《百姓大篷车》栏目上。
四、《百姓大篷车》促进了新闻工作的“走转改”,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节目质量,体现了庄河电视台扎根农村、为民服务的情怀
在庄河台,有30多名采编播以及技术人员常年坚守在《百姓大篷车》第一线,这些工作人员迎酷暑,战高温,牺牲了许多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他们不但精心策划着每一期的节目,同时通过与基层接触发现了许多新闻素材,这些新闻素材来自于农村第一线,生动鲜活。2016年,庄河电视台的《庄河新闻》《庄河纪录》《说见说闻》等栏目播发有关《百姓大篷车》的新闻、专题片、纪录片上百条,庄河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现场报道、现场访谈60条以上。
宋春红是《百姓大篷车》在第一时间发现的典型人物,她是徐岭镇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2015年的冬天,一位儿童和父亲在宋春红家附近的河面上滑冰时,不慎落入水中,孩子的父亲在抢救儿子时也落入水中,生命危在旦夕。正在外面抱柴草准备做饭的宋春红听到呼救声,从家里拽起一根竹竿飞速地跑到出事地点,将落水父子救出,送往医院抢救。由于抢救及时,这对父子脱离了生命危险。为了感谢宋春红的救命之恩,落水儿童的父母几次到宋春红家送钱答谢,都被宋春红婉言谢绝,这位农家女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救死扶伤是中国老百姓的传统美德,谁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都不会袖手旁观。宋春红的事迹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被人们淡忘,但《百姓大篷车》发现这条线索后却将宋春红列入《百姓大篷车》栏目的宣传典型,在现场进行宣传,参与拍摄《百姓大篷车》栏目的外宣部记者也根据宋春红的先进事迹制作了15分钟的电视专题片在《庄河纪录》中播出,宋春红登上了庄河市2016年善行美德榜。
由于《百姓大篷车》深入到群众之间进行采访,寻访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将这些鲜活、生动的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创作许多优秀文艺作品,并将这些作品搬上了大篷车的舞台。这些原创作品贴近民众,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深受百姓喜爱。许多作品百姓耳熟能详,随时都能哼唱,如《百姓大篷车》片头曲《庄河美》《庄河如此多娇》,小品《大篷车走进幸福村》《青堆古韵》等等。
一个优秀电视栏目的产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家电视台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庄河电视台的《百姓大篷车》栏目虽然是由综艺部牵头办起来的电视栏目,但却凝聚着全台集体的智慧,尤其是反映在节目录制时,技术部、外宣部、广告部、新闻部、总编室以及办公室都是倾力相助。
“一台大篷车将人心凝聚在一起,将力量凝聚在一起,增进了团结,密切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兰德龙台长在总结大篷车成功经验时不止一次讲过这样的话。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才有了大篷车今天的繁荣,大篷车反映了庄河广电人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
五、《百姓大篷车》栏目的成功举办,破解了地方台文艺节目资源匮乏的瓶颈,储备了节目资源,节约节目引进经费
县市级电视台文艺节目资源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般情况下,县市级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几乎都是从各个省级以及中央电视台复制的节目,这些节目远离观众,收视率平平。为了能够使电视节目丰满,庄河台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从外地引进一些综艺类的节目,由于这些节目有的因内容陈旧、有的因地域关系,百姓并不买账,因而出现了引进的节目多、花费资金多,就是没有收视率的现象。
《百姓大篷车》的横空出世,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节目资源严重匮乏这一难题。2016年,有关《百姓大篷车》延伸出的节目有“八一”建军节特别节目、教师节特别节目、《直通春晚》《庄河春节联欢晚会》《庄河元宵晚会》《庄河少儿晚会》。仅《百姓大篷车》就编辑制作30分钟的节目111期、时长3330分钟,每周两期可播放56周,2017年《直通春晚》录制节目160个,录制节目总长度750分钟。编辑制作30分钟节目27期。春晚时长120分钟,少儿春晚90分钟,元宵春晚96分钟。《百姓大篷车》以及延伸出的节目编辑成品总时长4386分钟,至少可以保证一年半的节目播出。如果这些节目源通过购买引进,至少需要50万元。另外,庄河市以往举办的春节晚会,演员大多数都要从外地高薪聘请,加上排练费、道具、服装费等,仅仅一场春晚就需要资金三四十万元,收视率却平平。而今年庄河电视台举办的三台春节晚会所有费用加在一起仅仅在20万元左右,不仅仅省去了演员费用,就连服装、道具都是各个文化大院和各个乡镇自己解决。
六、《百姓大篷车》体现了庄河广电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为广电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地位
《百姓大篷车》栏目是庄河广播电视台贯彻中央文化“三下乡”和新闻工作“走转改”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庄河广电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庄河广播电视台班子成员亲力亲为,把关定向,为《百姓大篷车》栏目的成功运行提供了保障。台长兰德龙每次录制节目都亲临现场指挥,及时纠正栏目在录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管综艺部的副台长白水涌亲自参与节目的策划、导演、编排、审核;主管技术的副台长郝建波亲自动手,解决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主管新闻的副台长陈广生亲自选题,带领记者在《百姓大篷车》录制现场采访;主管广告业務的副台长孙戈和业务人员一道研究栏目的创收以及节目的推广。在庄河广播电视台,每个部门都为《百姓大篷车》让路,因此保证了栏目的正常运行。
在27场节目录制过程中,每场演出演员及观众都涉及数千人,为了保证节目录制安全,台领导与各个乡镇、街道密切配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节目质量,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促进了庄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由于准备工作做得扎实、细致,在27场《百姓大篷车》节目录制以及《直通春晚》和三台春节晚会的节目录制中,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庄河广电人以敢作为、有作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三次召开全市范围内的现场会、协调会。尤其是在庄河电视台举办三台春节晚会的协调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春利亲自主持会议,市政府主管文化的副市长陆荐援亲自部署工作任务,全市25个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宣传委员、文化站长、14个部委办局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会议。各乡镇、街道都将参加庄河电视台2017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每个乡镇为了保证演出人员安全,租用的车辆一律是公交车,农村中小学校运送演出学生往返车辆一律用校车。
王家镇党委、政府考虑到海岛乡镇的实际,为了不耽误春晚演出,演职人员由政府副镇长、文化站长带队,提前两天出岛,所有费用都由镇政府统一负责。
庄河市委书记孙宏、市政协主席沙志华以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春利等领导多次亲临大篷车演出录制现场,对节目进行现场指导。庄河市市长赵永勃在地方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拨付专项资金保证节目录制经费,并在2017年年初就对《百姓大篷车》栏目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庄河广播电视台在2017年要继续办好、办活《百姓大篷车》栏目。
透过《百姓大篷车》引发的轰动效应,不难看出县市级电视台在自办栏目方面存在的优势。一档栏目有没有收视率,主要看栏目是否接地气。由于《百姓大篷车》栏目的贴地飞行,焕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才使得节目有看点、有靓点,才能有稳定的收视群体。《百姓大篷车》栏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了主旋律,彰显正能量,尤其是一些自创类节目更加接近民生,百姓通过节目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和熏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栏目录制提供了组织保障;全民参与、社会效益第一,栏目形成了轰动效应,电视有了稳定的收视率,才使得企业踊跃参与,保证了栏目录制所需经费。此外,《百姓大篷车》栏目不但弥补了电视节目资源不足问题、节约了节目引进经费,更为重要的是为电视台储备了许多鲜活的节目资源,保证了节目播出所需,可谓一举多得。
《百姓大篷车》栏目是庄河广播电视台贯彻中央“走转改”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文化惠民工程的大胆尝试。
2017年,庄河广播电视台将努力把“大篷车”栏目打造成推动文化“三下乡”的文化惠民品牌;新闻工作“走转改”、文艺工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品牌;实现基层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品牌,大幅度提高节目质量和电视收视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栏目将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加大节目的策划和原创力度,在栏目的主题上确定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一屯一典型,通过《百姓大篷车》栏目提升庄河乃至每个乡镇、街道的品牌形象,让大篷车更加贴近民生、贴近农民,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全年计划走进30个以上的乡镇、村屯,录制节目5000分钟以上,对全市的文化大院以及广大文艺爱好者进行集中培训,创作出无悔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让《百姓大篷车》真正成为庄河百姓文化生活的大舞台、农民致富的大篷车、法律宣传的流动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