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像沟通在新媒体中的应用

2017-04-07 15:20李成蹊
记者摇篮 2017年3期
关键词:沟通新媒体

李成蹊

【摘 要】在新媒体开放式平台上,图像结合文字已逐渐成为互联网信息主要传播手段,信息传播途径的不断更新使得社会文化内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文化在读图信息方面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

【关键词】图像运用 新媒体 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逐渐变得更加丰富,由过去的手写、印刷再到今天的影像复制,目前处于社会重要地位的信息图像传播有着同样的发展历程。当下的新媒体环境让使用者拥有了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

一、图像沟通在新媒体的兴起

最早研究图像的地区是西方,它也是视觉文化研究的下属课题。学术界在这几年,从诸多领域对图像进行研究,这其中就包括传播、文化、符号、社会、人类、哲学、美学等相关科目。其研究的范围之广,使中国的一些学者对其产生了兴趣,当前在国内,对图像在本体方面的研讨大致在介绍引进、完成翻译工作的初级阶段。“图像”这一名词,一些研究人员对其做了具有中国化的解析。例如,盛希贵是研究视觉传播方面的专家,他相信,我们所说的图像其实是英语中“picture”和“imagine”的统称,也就是说其包含了正常的图像和摄影作品,是一个内涵比较宽广的词汇。

中国对视觉传播理论的研究时间较短,几乎没到10年,但是相当一部分的学者已经大规模地对其进行了研究,趋势表现出了“新”与“多元化”。这一研究在我国的发展有两个分支,即大众传播和视觉文化。大众传播在很多新闻高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进而产生研究有关理论的学者;视觉文化是通过对学习者视觉需求、思维和训练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真正实现相对完整的成果。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文、哲领域的学者从社会文化视觉转向这一角度对其探讨。

二、图像沟通在新媒体中的发展

伊雷特·罗格夫认为,图像可以传递信息,表现各种情感。传统的观点是,语言图像组成的二元结构里,用图像进行感知,用语言进行思维,因此,图像低于语言。早在1970年刊载的罗夫·哈伯的研究中也发现,哈伯设计了可测试大脑对图像的辨认能力的实验,其中一项测验里,他让受试者在几天之内分数次观看一共2560张幻灯片,每张播放10秒,观看的时间加起来长达7小时。在受试者看完最后一次幻灯片的一小时后,哈伯如此测试他们记忆图像的能力:再给他们看2560组幻灯片,每组里有一张是之前播放过的,另一张是他们没看过的,接着哈伯请他们指出哪些图像是看过的,平均正确率为85%到95%。这些视觉刺激实验可推出的结论是:大脑对于图像的辨认能力基本上无可挑剔。

人类现在正在进行这一场“图像转向”,“看”不仅是简单的行为,已经逐渐被人感知,“看见”不等于“看懂”。图像也因此不再被当作不如语言而地位低下,图像的视觉表达体系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比感官的直接冲击还强,在某些情况下,图像比言传的效果来得理想。

三、图像沟通在新媒体中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1.人气积累

我国以新浪和腾讯为代表的微博,都可以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与Twitter进行区分,这一特点就是我国的微博不但可以发送文字,还能转载图片、视频等内容。在这一情况下,如果只编辑文字,那么在粉丝的界面中,很多带有图片的文字就会更具吸引力。

微博在短短时间内崛起的原因就是其便利性和图文并茂的传播方式可以将信息更好地传播出去。通常而言,民众显然更乐于欣赏图像,因为它既直观,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李开复通过微博曾发起过投票,目的是调查广大用户更乐于发布或转载什么内容。最终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调查者更喜欢评论或转发带有图片的微博,因为图像其实是比文字更具说服力的内容。假如一条微博上只有文字信息,那么人们就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阅读,很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失去耐心转而阅读其他方面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布者在发表文字信息的同时再附带图片或视频内容,那么就可以大大提升该微博的影响力。而给微博加上图片或视频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转载他人的或直接拍照发布。

2.激发受众情感获得社会关注

各种信息中,最能渗透精神力量、感染情绪的传达形式就是图像。信息在对民众心理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字能够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使人们跨过思考的过程而直接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由此带给人们情绪化的感受。图片等信息也能够通过微博的途径获得更广的传播。人们往往会受图片信息的感染而将网上的虚拟信息付诸实践,由此带来很多社会活动,这就是微博产生的社会力量。举例来说,在2010年11月,上海市余姚路和胶州路发生火灾,伤亡人数共计128人,给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一情况就是网友通过微博传播的,然后通过对大量视频图片进行上传来对其在微博上进行直播,这一举措不但将上海火灾的情况进行了实时传播,同样也给“围观群众”以心灵上的震撼。就在火灾后的一周,很多人通过网络进行了约定,并在现实生活中举行了鲜花悼念活动,这一活动共计有20万人参与。很多不能来到现场的网友也托现场人员献上鲜花。由此可见,这一活动给全社会带来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一个以“郭美美baby”为新浪微博用户名的20岁女子,在微博上发布的炫富照片很快引起众多网友的转发。起因不但是由于其奢华的生活,更是由于其身份是“红十字商会经理”。而众多网友对这个“郭美美”进行了人肉搜索后,也引发了红十字会在社会上的信任危机。

(二)劣势

目前,微博等信息传播途径能够提升公民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也能够提升民众的责任意识、理性观念,同时带来更高的社会价值。微博由于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往往会使信息发布者的个性得以彰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弱化其责任意识。因此,作者认为,从公民对社会的作用方面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应当以理性的情感和完善的道德思想来看待互联网信息的传播。

站在传播伦理学的层面对微博受众进行广泛探讨,从传播伦理学角度讨论受众的倫理问题结构,我们发现,微博传播包括受众承担的相对道义责任,以及在解析、接收选择和再传播信息方面其所拥有的权利。受众的伦理包括他律和自律,他律主要是通过法律进行强制维护,在微博方面则表现为可以借助法律禁止信息传播的违法行为,禁止法律严惩的失德传播行为;自律则需要提高受众的道德修养,同时加强相关的素养教育。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陈伟宏.公民社会视域中微博传播的伦理思考[J].伦理学研究. 2012(06)

[2]卫甜甜.微博传播视阈下的伦理失范与道德重构[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2)

[3]魏景霞.微博传播特点的再思考[J].新闻界. 2012(07)

[4]谢耘耕,刘锐,徐颖,王平,万旋傲,王理,荣婷,王蕾,吕晴,宫玉斐,何筱媛,李慧君,董吟雪.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报告[J].新闻界. 2012(05)

[5]彭雪松,黎滢.试论微博传播中的受众伦理[J].理论导报. 2012(01)

猜你喜欢
沟通新媒体
高职高专班主任与学生教育沟通问题探讨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