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2017-04-07 15:25张萍
黑河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关爱沟通班主任

张萍

[摘要]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合格的班主任,能让学生在学习与做人中学到知识与道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班主任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教师中的排头兵。班主任的重要性就在于他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是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班主任的良好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影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关爱;沟通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要想使一个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正确引导,科学管理。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的角色,当学生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学生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限期改正。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班主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如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班主任要主动跟学生问好,说“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学生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培养,在于教师耐心细致持久的引导,“教育工作的全部都是为人师表”。教师教书,要想有成效,需用自身的言行品质育人,教师言行的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思想工作。

笔者教过的学生当中有个得脑炎的学生,一犯病就脸色苍白,小手冰凉。他来到我班后,我就对他关爱有加。他每天早晨要比其他孩子来得晚,我就常对其他学生说明他的情况:我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每天蹦蹦跳跳快乐生活,而他每天吃药还坚持上学。在我的感染下,班级同学对他都很好,和他玩游戏时都让着他,甚至有一次他突然犯病而我又不在时,学生就按着我平时的做法,给他摁人中使他马上清醒过来。在班级我没有给他安排值日,离毕业之前他要去北京复查,临走时他说要值日,我答应了他,我觉得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学生。

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于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教师热爱学生,师生之间才会感情融洽。教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教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是爱护。作为班主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一定首先做到。即使最平常的打扫卫生,学生身上有多少灰土,班主任身上也应该有多少灰土。任何劳动,班主任都要身体力行,参加始终。终日和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培养建立师生间的深厚感情,才能使班主任工作做起来更加顺利。

二、亲近学生,树立威望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机,除了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教师可以利用每周一的早会,结合国旗下讲話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是要使每个人都看到自身的力量、价值,对未来都有希望,充满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特殊学生往往缺乏这种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更加关心爱护他们。如犯过错误或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都有一种这样的心理,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像这种学生在学习上应放低要求,只要他能尽力去完成就行了。对于学生行为方面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苗头,都应给予表扬。作为班主任,平时更要贴近这些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谈心,努力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爱的情感去感化滋润学生的心田,逐渐消除他们不良的心理状况,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差的学生也有长处。班主任要注意观察、了解,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抹掉心中自卑的阴影。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要让他们利用自己的长处为班集体做出贡献。班级经常会有这样的学生,学习一般,但体育特别好,每次运动会正是他们展示自己的时候,从而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就感,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师长,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常规管理,培养良好习惯

学生从早晨上学到放学,一日的常规是否规范、文明,影响到良好集体的形成及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应从小事抓起,抓好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期初,可以根据班中的实际情况,明确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如红领巾佩带检查员、两操检查员、班级卫生检查员、课桌检查员、纪律检查员等。同时,每天利用晨会让全班同学明确小学生应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对于班级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好的表扬,错误的批评,并要求及时改正。班主任对班干部要给予信任和支持,让他们成为班主任的眼睛和左膀右臂,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每周对上周班级工作进行一次总结,指出上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周整改意见及要求,让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在家不让孩子做家务,学校有劳动时,有的家长来替孩子干活。还有些家庭的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任务让位于爷爷、奶奶等“隔代人”。长辈们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的。

教师和家长架起桥梁,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可以利用家长到学校接学生时和他们进行沟通,如孩子回到家是否及时写作业;写作业时是否磨磨蹭蹭,边写作业边玩;是否做任何事都依赖家长。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至关重要。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和家长进行交流,使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以请家长协助鼓励或帮助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班主任工作既辛苦又充满乐趣。班主任应讲究工作方法,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勤于管理,善于总结,从而做好班主任工作。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2]马肃霜.走活班级管理六步棋[J] .班主任,2005,(05).

[3]於进华.班级管理也需创新[J] .师道,2005,(01).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关爱沟通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