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采煤塌陷区现行生态修复制度的成效与问题

2017-04-06 08:41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淮南市水面发电

徐 翔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安徽淮南采煤塌陷区现行生态修复制度的成效与问题

徐 翔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采煤塌陷区的存在给人类社会来巨大危害,使生态破坏加剧,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影响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加了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分析安徽淮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制度的成效和问题。

生态修复;成效;问题

采煤塌陷区,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是指在地下煤炭被采出以后,使得地表周围岩体层原有的应力平衡被打破,此时岩体会发生变形、移动和毁坏;当开采区域超出一定规模后,地表也会因岩层的变化发生变形、移动、不同程度的地表沉陷,稳定后最终在采空区上方形成比实际开采面积大的沉陷区域。

采煤塌陷区的形成会使生态破坏加剧,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影响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采煤塌陷区的危害很大,因塌陷形成的盆地会造成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地表毁损出现的裂隙、坑坑洼洼的土地使得土壤养分分布不均,影响农作物生长,不利于农业发展;因开采影响的地表支流供给结构变化会使水体流量减少,开采行为会对地下水系统带来冲击、造成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其中释放的各种有毒气体会使沉陷区大气环境严重污染;塌陷也会对地面建筑物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应当大力推进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修复不仅在于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还应该侧重于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的角度来探究治理成效(李挚萍,2013)。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对采煤塌陷区开展生态修复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各级政府的共识。在生态修复中,摆在首位的是制度设计。

为建设华东大型生态矿区、统筹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淮南市在“三大基地”的背景下成立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来实施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发改委投入25亿启动资金致力于淮南市生态修复工作,淮南市探索的“后湖模式”是生态修复的一个成功经验,建立后湖生态园,可以在地面种植蔬菜,在水域种植莲藕,进行生态农业转型;个人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得到流转费,还可以在生态园打工、分红;企业征地后,可以种植草莓,酥瓜等农作物来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个人收入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016年淮南市在生态修复领域主要开展三大项目,一是淮西湖湿地公园项目。截至2016年9月底,淮南市已完成完成了淮西湖湿地公园项目总体规划的编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区勘察设计、权属调查等前期工作,于2016年底前主体工程动工,淮西湖湿地公园占地230万平方米,此项目的顺利推进对于未来城市发展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二是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淮南市塌陷区水域水面太深,不利于养鱼,可以考虑光伏发电,通过将光电板发电单元漂浮采煤塌陷区水面,一方面可以降低发电损失,因为电池板的温度若降低1℃,输出功率可增加0.5%,而水面的温度肯定比地面低。另一方面可有效增加塌陷区水面利用,塌陷区水面本就利用率低,光伏发电这一项目可大大增加水面利用价值,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同并进。2016年共完成400MWp采煤塌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放电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共接待全国各地来淮洽谈采煤塌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企业80多家,带领洽谈企业深入潘集、凤台、毛集、谢家集等地的采煤塌陷区进行实地勘察。谢家集区望峰岗镇刘岗沉陷区20MWp漂浮式光伏并网发电,预计年平均发电量约2千万度,可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95万吨。按照“以光养水、水光互补”的思路,编制的《淮南市采煤沉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国家级新能源基地规划》通过了淮南市规委会审查。三是八公山区区属地方废弃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该项目投资1105万元,于2016年元月份公开招投标,3月份开工建设,2016年年底竣工,此项目的推进对于改善废弃煤矿地质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不过在推进生态修复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障碍,例如光伏发电虽然比较适合淮南市的塌陷区水域,但是当前受到政策的限制,一方面由于塌陷水域下面的土地原先为耕地,如果利用,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政策明确,另一方面国家光伏发电政策有关于指标和销纳的限制,需要由省能源局分配指标,也因此限制了塌陷区水域发展光伏产业,为有效开展采煤塌陷区光伏发电项目,相关部门应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政策规定,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进采煤塌陷区发展光伏产业;淮南市凤台县因采煤塌陷影响土地已有11.4万亩,水面已达3万多亩,大部分塌陷区未能有效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恶劣化。由于凤台县塌陷区范围广,治理难度大,且资金无保障,未严格按照“谁造成塌陷,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履行责任,使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作难以推进。因此应该不断改革完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机制,逐步实现煤炭资源开采与采煤塌陷治理综合协调共进,边开采边治理。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凤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沉陷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沉陷区民众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按照“谁造成塌陷,谁负责治理”的原则,煤炭企业应该率先主动介入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机制,与政府共同制定相关的综合治理奖励扶持政策、措施,引入民间资本,动员和鼓励企业和个人进入塌陷区的综合治理,建立塌陷区投融资平台,拓宽资金渠道,降低治理成本,加快综合治理工作。

[1]张建伟,王克帮.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13.6.4~6·乌鲁木齐)[C]:412-427.

[2]刘华,杨佳佳.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监督职能的缺失[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14.8.21~22·广州)[C]:980-983.

[3]张文宁.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29-32.

[4]张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38.

猜你喜欢
淮南市水面发电
“发电”
雨中即景
柠檬亦能发电?
水黾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创造足以乱真的水面反光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争夺水面光伏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淮南市3~6岁幼儿各项身体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