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初探

2017-04-06 08:41李学正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哈贝马斯生产力科学技术

李学正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初探

李学正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已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支配者,科技在给人类带来方便舒适的同时,也同时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对此理论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提出了很多不同看法。法拉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帜性人物哈贝马斯从本质上把握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还是一种影响整个人类的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和精神领域的意识形态。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视角,但是也存在某些幻想性因素。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一、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渊源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理论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力,主要源自于它广泛涉猎的研究领域和科学的实证性论证方法。这一学术特色使他的科学技术理论汲取了多个前辈的科技思想的营养,如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对科学和技术有关思想进行的探讨,第一个指出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承担意识形态功能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然而最重要的是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理论建立在对马克思和法兰克福学派有关科学技术思想的批判继承上。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主要渊源之一,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并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恩格斯也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不仅如此,马克思更是明确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适用的动因自身……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很明显,马克思恩格斯已经确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看到和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物质财富创造方面的作用。但马克思并不因此认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马克思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科学技术对人的意识的影响是必然的,只是相比其它社会存在的影响更加深刻而已。哈贝马斯提出要重构马克思的科技理论思想,认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经济范畴已不在适用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不仅仅从生产领域更重要的是从国家行为进行剖析科学技术理论。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另外一个主要渊源是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成员的思想。法兰克福学派早起成员如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和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结合起来,从否定的角度上看待意识形态概念,认为它是虚假的、欺骗性的,所以他们对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自然和社会对人的控制在霍克海默那里被称为对人的支配,马尔库塞也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失去了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只是单方面的欣然接受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成果,从而异化为“单向度的人。"不仅是技术的应用,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有计划、科学的、可靠的、慎重的控制"。哈贝马斯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将科学技术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相结合的传统,但是他摒弃了对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持全面否定的态度。他认为"离开了科学和技术本身的革命化来谈论解放,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后期的一份子,提出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既是合情合理的,也是理论发展自身要求的必然。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1968年为纪念马尔库塞诞辰70周年的演讲中哈贝马斯率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他指出:"随着大规模的工业研究,科学、技术及其运用结成了一个体系"。他把"科学、技术及其运用的一体化"视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根据。国家调控科学技术由此激化和拓展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途径与能力,使转化的速度、规模与效率大大提高。这种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可逆转的一体化趋势,直观地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指导和控制生产的发展趋势和速度的关键,在丰富了物质生产的同时也大大地缩短了生产的时间和周期。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实现了对人的控制,成为社会的统治工具并显示出其异化的本性。

哈贝马斯认为,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公平交换”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观点,它起着对资本主义合法性的辩护和维系作用,但是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后,国家的干预使得原有的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辩护已经失效。哈贝马斯断定,国家干预使“公平交换的意识形态瓦解了,人们也就不能再用生产关系直接地批判统治制度了。”他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履行着意识形态职能,实现着对人的统治,不仅不是人类解放的力量,反而成为人类解放的梗桔。这与国家的“科技立国”的战略政策是直接相关的。哈贝马斯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决定性作用成为了当代生产力新的增长点。人的素质的高低,劳动对象的拓展都决定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人的价值与企业的效益的高低也是由科学技术决定的。由于企业生存的需要,也由于国家实力竞争的需要,社会对科技需求急剧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再仅仅是为了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需要,更多的是为了强国的需要,是为了国家现代化的需要。为了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国家作为一个主体积极介入到科技的研发之中,纷纷出台“科技立国”、“科教强国”战略。“科技立国”战略的出台使得各国纷纷增加科研投入,科技迅速发展,使得其发展和规模也只有国家才能控制。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物,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反过来,科学技术越发展,运用越广泛,国家的统治也越容易。

但哈贝马斯也认为,不能无限夸大科技的社会作用,科技本身并不能完全消除原有社会制度中出现的各种“危机”,无法真正实现社会的完全合理化,无法赋予“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以彻底的新的合法性。而且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意识形态必然会走向“科技统治”,使人的目的、利益和价值观念,人对人的统治都内化于科学技术之中,导致人的主体性缺失和异化,导致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受挫,进而使得人们最终会质疑科学技术,对科技理性的批判成了唯一的选择。

三、对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正确把握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由于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方向与人类文明的某些精神日益发生背离,科学技术已异化为奴役人和束缚人性的工具。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把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才有可能解释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科学技术与人生存的意义、价值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对立关系。因此,哈贝马斯的科技意识形态理论,揭示了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异化,理性表现为工具理性的片面发展,科学技术具有隐性的意识形态性,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发生的新变化和特点,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本质的认识。哈贝马斯意识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技异化的现象,提出对此现象进行批判并试图与社会批判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他在意识形态批判中把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沦落为工业文明的奴隶的罪责归诸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赋予科学技术以一种"原罪",这样就走向了社会批判初衷的反面。哈贝马斯也没有看到意识形态批判与继承的辩证关系,对意识形态采取完全批判的态度,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哈贝马斯认为在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变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而且影响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因为它在掩盖实践问题的同时,不仅为既定阶级的局部统治利益作辩解,并且站在另一个阶级一边,压制局部的解放的需求,而且损害人类要求解放的利益本身。但这一局面的形成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造成的,而是由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对人的统治和压抑,表面上看来源于科学技术,而实际上其真实性来源却是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利用。

我们不能就此认为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不能用科学技术中的价值成分否认科学技术中的真理性和客观性。马克思则始终未把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等同,而是在生产力的范畴内将它称为"头等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作为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只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人的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与传统的宗教、哲学等知识形态相比,科学技术内在地连接着劳动者的体能、技能和劳动工具,具有技术实现的可能和需要。一旦它被应用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就会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的技术,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因此,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本身可以直接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能够使整个社会的结构生产发生革命性变化。以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理论的区别为契机,科学技术该何去何从?彰显人文精神、尊崇科学理性和对非理性的技术行为进行约束,这是对科学技术理论发展过程的最好诠释,这也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理性的复归和发展的趋势。哈贝马斯忽视了对技术行为起约束和引导作用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应用,更需要我们呼吁科技发展过程中人文理性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把科技发展置于价值关怀的目标下,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教兴国的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0版。

[2]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

[3]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StephenK。White。TheRecentWorkofJurgenHabermas:ReasonJusticeandModernity[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P116。

[5]于新,哈贝马斯,"科学技术即是意识形态"评析[J],长白学刊,2001(01)。

[6]廖和平 谭培文,偏离本质——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评析[J],理论月刊,2012(06)。

[7]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M]。上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李学正,汉族,研究生,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猜你喜欢
哈贝马斯生产力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如何理解现实的人——论哈贝马斯理解人的三个维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深层逻辑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作为交往理解的诠释学——哈贝马斯诠释学的研究对象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