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敏
(蓬安县罗家镇畜牧兽医站,四川蓬安637881)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罗 敏
(蓬安县罗家镇畜牧兽医站,四川蓬安637881)
猪蛔虫病,以蛔虫寄生小肠,而诱发的常见寄生虫病。此病以危害仔猪最为严重,流行和分布范围较广,目前呈世界范围分布,为健康养猪的重点防病对象。
蛔虫;防治;诊断
现代生猪养殖,寄生虫病的危害,多数是隐性的,体现在:长势迟缓、饲料报酬低、屠宰率低等等,而这些隐性损失缺失惊人的。猪蛔虫病为危害消化道最大的寄生虫,体内大量寄生,将堵塞胆管而诱发黄疸,加重致死率,影响疫苗接种效果,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调查中证实:猪蛔虫病流行范围广,尤其仔猪感染率高,几乎都可被感染。其中,3~5月龄,为易感高发期。就诱因分析,与寄生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有着很大的关系。其次,蛔虫繁殖力强,产卵多,为此病易感提供便利。此外,虫卵外界抵抗力强,一旦杀菌药剂作用效果不明显。就此病的感染,多数因采食被蛔虫卵污染的饲料,或者,乳房被蛔虫卵沾污,仔猪吮乳误食,有着很大的关系。虫卵外界抵抗力强,但是,对高温却很敏感。多数情况下,45~50℃,经30min处理即可死亡。
蛔虫幼虫,移行至肝脏,可导致肝组织出血,诱发变性、坏死。蛔虫幼虫,移行至肺脏,可导致肺部发炎。典型症状:咳嗽、气喘、呼吸增速,体温高升,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病猪常卧地不起,不愿走动。在幼虫猪体内移行过程中,可导致体内嗜酸性白细胞含量增多,而诱发荨麻疹和其他神经症状。形成的成虫,寄生在肠部,机械性损伤肠黏膜,可诱发腹痛。数量较多,堵塞肠管,可导致肠管破裂。当蛔虫误入胆管,能堵塞胆管,而诱发胆道蛔虫病。体内成虫分泌的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可诱发一系列的神经症状。
猪蛔虫病发病初期,小肠粘膜出血,轻度水肿,浆液性渗出,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肝脏出现出血点,肝组织混浊肿胀,脂肪变性。幼虫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时,造成肺组织小点出血,导致水肿,肺泡内充满水肿液,肺病变组织沉于水,此时,在肺组织中常可发现大量虫体。寄生数量少时,肠道无明显的变化。寄生数量多时,可见有卡他性肠炎,肠粘膜散在出血点或者出血斑,甚至可见溃疡病灶。肠破裂的可见腹膜炎,肠和肠系膜以及腹膜粘连。偶尔可见虫体钻入胆道。虫体钻入胰管,则造成胰管的炎症。
根据临床症状和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及病理剖检确诊。
5.1 直接涂片查虫卵
一般1s粪便中虫卵数量大于等于1000个时可以诊断为蛔虫病。蛔虫的繁殖力很强,用直接涂片法很容易发现虫卵。
5.2 饱和盐水漂浮法
首先配制泡和盐水,将380g的氯化钠(或食用盐)溶解于几热水中,冷却至室温备用。取10g粪便加饱和盐水100mL,混合均匀,通过60目铜筛过滤,滤液收集于三角瓶或烧杯中,静置沉淀20~40min,则虫卵上浮于水面,用一直径5~10mm的铁丝圈,与液面平等以蘸取表面的液膜,抖落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破片于显微镜下检查。
5.3 蛔虫幼虫检查法
在肝和肺组织有蛔虫病变和幼虫,可以采用贝尔曼法检查幼虫。具体方法为:将病变的肝组织或者肺组织撕碎,放于铁丝网筛上(网筛事先置于漏斗上,漏斗下用胶管连接一个小试管),随后加入40℃的温水,放置1~2h,随后,取试管底部沉渣检查,可以发现幼虫。
6.1 预防措施
定期组织驱虫,在蛔虫病防控中,更具现实意义。注意全群驱虫,公猪每年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1次,仔猪转圈前驱虫1次。经严格驱虫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及时清扫猪舍,严格消毒管理。母猪传入产房前,用肥皂冲洗全身。对散养猪群而言,断奶仔猪驱虫1次,仔猪4~6周龄驱虫1次。考虑到蛔虫病在散养猪群中的危害,建议分别在3月龄和5月龄,酌情各驱虫1次。驱虫药物的选择,以伊维菌素类药物为上选。及时清扫圈舍,注意饮水卫生,确保喂料清洁。场内残留粪污,集中地点堆积,发酵借助高温驱虫。
6.2 治疗措施
经大量的药敏实验,下列药物用于此病防控,有不错的临床效果。
甲苯咪唑,用量10~20mg/kg,混料喂服,每天2~3次,连续用4~5d。
氟苯咪唑,用量30mg/kg,混来喂服,每天2~3次,连续用4~5d。
丙硫咪唑,用量20mg/kg,拌料喂服,每天2~3次,连续用4~5d。
阿维菌素,用量0.3mg/kg,皮下注射,或经口服用药,每天2~3次,连续用5~6d。
伊维菌素,用量每千克体重0.3mg/kg,皮下注射,或经口服用药,每天2~3 次,连续用5~6d。
多拉菌素,用量0.3ml/kg,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2~3 次,连续用5~6d。
上述药物在蛔虫的治疗中,均有不错的效果。考虑蛔虫耐药性的产生,笔者建议上述几种药物交替用药,能大大增强防病效果。
猪蛔虫病范围广危害大。目前,此病流行各规模猪场和散养猪场,就其原因分析,与蛔虫生活史简单,繁殖力强,虫卵外界抵抗力强,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所有患病病例中,以3~5月龄仔猪,为易感高发期。当体内蛔虫成虫后,侵染肝脏、肺脏、肠部等脏器,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此病的预控,重点在于:定期组织驱虫,及时清扫圈舍,注意饮水卫生,确保喂料清洁。场内残留粪污,集中地点堆积,发酵借助高温驱除虫卵。在大量的药敏实验中,甲苯咪唑,氟苯咪唑,丙硫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等,皆有不错的疗效效果。考虑到蛔虫耐药性的产生,建议上述几种药物交替用药,能大大增强防病效果。
[1] 范昌顺.猪蛔虫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8):184.
[2] 谢泽森.一例猪蛔虫病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