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雾化型电子烟烟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雾化效率研究

2017-04-06 19:02张晓旭ZHANGXiaoxu邵灯寅连培康罗娟敏苏加坤蔡继宝
食品与机械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丙三醇丙二醇烟碱

张晓旭ZHANG Xiao-xu 邵灯寅 - 连培康 - 郭 磊 罗娟敏 - 徐 达 苏加坤 - 蔡继宝 -

(1.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江西 南昌 330096;2.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卷烟厂,江西 南昌 330096)

新型烟草制品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颖烟草消费形式,相对于传统的卷烟,已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影响着未来卷烟消费的发展趋势。新型烟草制品种类繁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类型也在不断增加。在中国市场上,电加热雾化型电子烟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形式多种多样,是消费者普遍接受的产品。电加热雾化型电子烟是一种能够把烟碱溶液雾化的装置,通过模拟抽吸传统卷烟,给消费者带来满足感。它由锂电池(可充电)、雾化器(加热元件)、烟弹(通常看到的烟嘴)等元件构成。根据烟油添加使用方式不同,电子烟可以分为一次性、反复充电更换烟弹型和反复注油型。电子烟烟油作为电子烟主要特征性原料,其口味以烟草口味、水果口味、薄荷口味为主。烟油的成分决定了电子烟的风味口感。同时,一些醇类化合物(如1,2-丙二醇,丙三醇等)除被用作传统卷烟的保润剂外[1],也常被用作电子烟的雾化剂[2-3]。为减少电子烟的甜腻感,1,3-丁二醇也常被用作电子烟溶剂[4]。

人们通过抽吸电子烟烟气释放物来满足生理感受,电子烟烟油成分及雾化效率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对其成分及雾化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电子烟成分分析方法的比较及其雾化效率的研究鲜有报道。目前对于电子烟烟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化学成分分析[5-8]及安全性评价[9]等方面,已有的对电子烟烟油中丙二醇、丙三醇和烟碱的分析方法主要为GC-MS法、LC-MS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热裂解-GC-MS法等[5,10-13]。温光和等[14]提出了电子烟雾化液的开发思路,使电子烟的抽吸品质更接近传统卷烟。鉴于已建立的检测方法种类繁多,各有利弊,且目前还无对其雾化效率的研究。本研究对提供的电子烟烟油分别采取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和顶空—气质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雾化效率进行了研究,为电子烟产品的化学成分测定及烟油调香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 7890A-5975C型,配7697A顶空进样器,美国Agilent公司;

吸烟机:20孔道直线型,英国Cerulean公司;

电加热雾化型电子烟:RN4082型,可重复添加烟油,采用4.2 V可充电式电池加热,主要结构见图1,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丙三醇、异丙醇:分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丙二醇、甲醇、1,4丁二醇:色谱纯,美国J.T.Baker公司;

烟碱:纯度≥99.0%,中国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庚酸甲酯:纯度≥99.5%,德国Dr. Ehrenstoffe GmbH公司;

18种电子烟品牌共计42种型号的电子烟烟油:网络购买;

吸收瓶:50 mL,郑州中原玻璃制品厂;

剑桥滤片:Ф44 mm,英国Whatman公司。

1.2 样品处理与分析

1.2.1 溶剂提取—气质联用法 准确称取0.100 g烟油,加入10 mL甲醇,完全溶解后,取样分析。GC-MS分析条件:色谱柱:HP-INNOWAX(30 m×0.25 mm i.d.×0.25 μm d.f.);进样口温度:250 ℃;载气:He;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10∶1;进样量:1 μL;流速:1.0 mL/min;升温程序:40 ℃保持0.5 min,以4 ℃/min升温至250 ℃,保持15 min;传输线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150 ℃;扫描方式:全扫描(Full Scan);扫描范围:30~300 amu;溶剂延迟:5 min。

1.2.2 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 准确称取0.050 g烟油样品于顶空瓶中,压好盖后进样分析。GC-MS分析条件:色谱柱:HP-VOC(60 m×0.32 mm i.d.×0.32 μm d.f.);进样口温度:250 ℃;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1;载气:He;流速:1.2 mL/min;升温程序:40 ℃保持0.5 min,以4 ℃/min升温至250 ℃,保持15 min;传输线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150 ℃;扫描方式:全扫描(Full Scan);扫描范围:30~300 amu;溶剂延迟:5 min。HS分析条件:加热炉:150 ℃;加热时间:40 min;进样时间:1 min;进样阀温度:170 ℃;传输线温度:200 ℃。

1.2.3 烟油中主要溶剂和烟碱含量的定量分析 分别称取一定量的1,2-丙二醇、丙三醇和烟碱,以甲醇为溶剂,参考文献[10]和[11]所述配制方法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约15.0 mg的烟油,用甲醇定容至50 mL,经过滤后进样分析。GC-MS分析条件:色谱柱:HP-INNOWAX(30 m×0.25 mm i.d.×0.25 μm d.f.);载气:He;进样量:1 μL;进样口温度:250 ℃;分流比:10∶1;流速:1.0 mL/min;升温程序:40 ℃保持0.5 min,以4 ℃/min升温至250 ℃,保持15 min;传输线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30 ℃;四级杆温度:150 ℃;扫描方式:SIM;选择离子:1,2-丙二醇(45,61),丙三醇(45,61),烟碱(162,133)(特征离子中前者为定量离子,后者为定性离子);溶剂延迟:5 min。

1.2.4 烟气的捕集及雾化效率分析 将电子烟电池充满电后(约5 h),在直线型吸烟机上,按照标准抽吸条件(抽吸容量35 mL,抽吸持续时间2 s,抽吸间隔60 s),在温度(22±1) ℃,相对湿度(60±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进行抽吸[15]。往烟筒中加入约0.44 g的电子烟烟油,用剑桥滤片捕集40口烟气释放物,分别称量并记录电子烟烟筒及抽吸前后夹持器的重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电子烟烟油化学成分

溶剂提取—气质联用法和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得到的电子烟烟油色谱图分别见图2、3。对所得到的总离子流图进行NIST11谱库检索,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溶剂提取—气质联用法共定性出23种化合物。烟油中除有较大量的丙二醇、丙三醇等溶剂和烟碱外,还有烟草提取物(巨豆三烯酮)、呋喃类、吡嗪类、酮类、醇类等调配化合物。

与溶剂提取—气质联用法相比,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共定性出42种化合物,其中有6种成分因匹配度过低而无法定性。由表1可知,静态顶空法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中,有15种成分和溶剂提取法相同,另外乙酸丁酯、3-甲基-1,2-环戊二酮、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2-甲氧基-3-(2-丙烯基)-苯酚、二氢香兰素、巨豆三烯酮 C、香兰素、可替宁8种成分均未检出,可能是加热温度较低(150 ℃)所致的。烟油中的溶剂除了丙二醇和丙三醇外,还有一定量的乙醇,这可能是电子烟烟油中添加的香精香料所带入[15-16]。在溶剂提取法中可能因为质谱方法的溶剂延迟时间(约5 min)长于乙醇的出峰时间,从而导致乙醇未检出。

静态顶空法的前处理过程简便,灵敏度较好,在定性分析时比较有优势,与丁彩霞等[1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然而,由于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在150 ℃下进行加热,可能会导致烟油中一些成分发生热裂解,产生一些小分子量的醛、酮类化合物,这也是在较早的出峰时间(约5~15 min)内出现较多醛、酮类化合物的原因。考虑到该方法会产生较多的副产物,因此在后续的定量分析中采用溶剂提取—气质联用法。

重复3次试验,各组分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见表1,其中大部分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10%,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2 电子烟烟油中主要溶剂和烟碱的含量

由图4可知,目标物实现基本分离,各目标物峰形良好。

续表1

由6个样品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评价方法的重复性,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下,说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按照与样品实际浓度相当的添加量加入标准物质,以甲醇定容至刻度,平行处理3个样品,计算方法的回收率,1,2-丙二醇、丙三醇和烟碱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在95%以上,适合电子烟烟油中1,2-丙二醇、丙三醇和烟碱含量的分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2-丙二醇的含量最高(588.5 mg/g),其次为丙三醇(290.2 mg/g),烟碱的含量10.4 mg/g。3者含量合计为889.1 mg/g,占电子烟烟油的比例为88.91%。

2.3 电子烟烟油雾化效率研究

按照标准抽吸条件,对电子烟抽吸前后重量的变化及烟油雾化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3、4。由表4可知,5组电子烟烟油的雾化效率在11.58%~12.25%,平均的雾化效率为11.99%,平均每口的雾化效率为0.3%。其中,5组样品夹持器的平均增重为0.056 48 g,烟筒平均减重为0.053 48 g,可看出夹持器增重与烟筒减重仅相差0.003 g,进一步说明烟气释放物大部分被捕集完全。

3 结论

本研究分别采取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和顶空—气质联用法对电子烟烟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静态顶空法的前处理过程简便,在定性分析时比较有优势,但会发生热裂解,产生一些小分子量的醛、酮类化合物,故在定量分析中溶剂提取—气质联用法更适合。

电子烟烟油中溶剂(丙二醇、丙三醇)和烟碱的含量较高,其中1,2-丙二醇的含量最高(588.5 mg/g),其次为丙三醇(290.2 mg/g),烟碱的含量为10.4 mg/g。3者含量合计为889.1 mg/g,占电子烟烟油的比例为88.91%。在标准抽吸条件下,电子烟的平均雾化效率为11.99%,平均每口的雾化效率为0.30%。若雾化剂配比、抽吸容量、口数和间隔等发生变化,电子烟的雾化效率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需进一步开展研究确证。

[1] 郭磊, 苏加坤, 罗娟敏, 等. 国内外品牌卷烟中的糖类和多元醇的HPLC法同时测定[J]. 食品与机械, 2016, 32(3): 73-76.

[2] RED S. Electronic cigarettes-an overview[J]. Tobacco Preven-tion and Tobacco Control, 2013, 19: 1-39.

[3] 韩书磊, 李中皓, 陈欢, 等.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卷烟烟丝中的3种保润剂[J]. 烟草科技, 2014(1): 49-52.

[4] HAHN J, MONAKHOVA Y-B, HENGEN J, et al. Electronic cigarettes: overview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exposure estimation[J]. Tobacco Induced Diseases, 2014, 12(23): 1-12.

[5] KIM H-J, SHIN H-S. Determination of 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 in replacement liquids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3, 1 291: 48-55.

[6] MARCO E, GRIMALT J-O. A rapid method for the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exhaled breath of tobacco cigarett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smokes[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5, 1 410: 51-59.

[7] TODD P, DIFRANCESCO A-G, Smith S-B, et al. Determin-ation of nicotine content and delivery in disposable electronic cigarettes available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 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 2016, 18(5): 700-707.

[8] BANSAL V, KIM K-H. Review on quantitation methods for hazardous pollutants released by e-cigarette (EC) smoking[J].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6(78): 120-133.

[9] PISINGER C, DØSSING 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health effects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4, 69: 248-260.

[10] 段沅杏, 吴亿勤, 杨威, 等. GC/MS法同时测定电子烟烟气释放物中的5种醇类化合物[J]. 烟草科技, 2015(10): 43-47, 61.

[11] 韩书磊, 陈欢, 刘彤, 等. 气相色谱法分析电子烟烟液中主要生物碱含量[J]. 分析科学学报, 2015(4): 494-498.

[12] 杨继, 段沅杏, 赵伟, 等.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电子烟烟液中的挥发性成分[J]. 烟草科技, 2015(4): 42-48.

[13] 韩书磊, 陈欢, 刘彤, 等.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电子烟烟液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4): 8 344-8 347.

[14] 温光和, 杨雪燕, 潘红成, 等. 电子烟雾化液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开发思路探讨[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6(3): 6-10, 17.

[15] STEVENS R. CORESTA electronic cigarette task force[R]. Silver Spring: FDA Public Workshop-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the Public Health, 2014.

[16] 卢昕博, 蒋健, 胡安福, 等.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电子烟烟液中的7种溶剂[J]. 理化检验: 化学分册, 2016(9): 1 041-1 044.

[17] 丁彩霞, 李钢, 郑赛晶, 等.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电子烟烟液中的香味成分[J]. 分析试验室, 2016(7): 846-849.

猜你喜欢
丙三醇丙二醇烟碱
叶丝气流干燥过程中水分和丙三醇迁移特性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丙三醇制丙三醇碳酸酯催化研究进展
直接生产丙二醇的新工艺
强抑制高润滑丙三醇基钻井液体系研究与性能评价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的研究进展
丙三醇对氧化铝陶瓷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丙二醇头孢曲嗪的有关物质检查
白肋烟不同程度烟碱转化株后代烟碱转化率株间变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