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市“老有所养”问题

2017-04-06 08:41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养老院子女养老

袁 想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浅析我国城市“老有所养”问题

袁 想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社会建设单列一部分,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有方针,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步入老年,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一对夫妻照顾4位老人的局面,老年人老有所养问题一直被社会所关注,近些年来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老有所养问题的探究,希望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老有所养;老龄化;养老

一、我国老有所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22亿[2],占总人口的16.1%,老年人口规模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且增长速度较快,空巢化、高龄化并行,失能失智老人增多。[1]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子女们照顾老人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一是家庭结构的变化,由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和子女居住,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没有空闲时间来照顾老人,居家养老正在受到挑战,传统的居家养老虽然仍是主流,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也在不断的兴起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12月中央财经领导会议上再次强调,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关系2亿多老年人口,特别是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关系到他们子女工作生活,是涉及人民生活质量的大事[2]。我国现在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家庭养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是因为现实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的老人没有受到很好的照料,人口老龄化将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重要国情之一,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对于老年福利保健也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在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够满足需求,政府和社会各界还要自觉担任好自己的责任。

二、老有所养面临的困难

(一)居家养老的困难。居家养老是现今社会的主要养老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老年人的关爱,俗话说养儿防老,老人的养老靠自己的子女,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孩子去外地工作,子女不在自己身旁,夫妻之间相互照顾会出现一些困难;家庭结构由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变化,越来越多的子女不再和老年人居住,目前家庭养老的规模也正在缩小,如果是独居或失能老人,不仅是生活上难以自我维持,在精神世界上更是空虚,内心情感无法表达。老人单独不能照顾好自己,子女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照看父母,以及有一部分子女不愿意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些都制约了居家养老的发展。

(二)机构养老。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全国养老机构总数达118万多个,各类养老床位达695.9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只有31.6张,可以说机构养老的情况不容乐观,在数量上不能够满足我国老龄化的需求,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老人进入养老院的价格也是参差不齐,由几百到几千不等,服务质量也相差很多,养老院管理方式不同,照料人员的医疗素质也不同,养老院鱼龙混杂,百姓在寻找养老院时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于养老机构存在担忧,[5]而公立养老院相对于私立养老院平民化、大众化的价格、便利的位置更让人青睐,更是“一床难求”。交通位置是否便利,养老院距离医院的远近,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层次高低,养老院的硬件建设等,都是老年人及其子女时所关注的,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养老机构还只是差强人意,还需要科学化的建设、选址和服务。

(三)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老人住在自己的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服务机构和人员、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我认为社区养老可能是养老模式中比较受老人及子女欢迎的养老方式,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养老,既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又能在熟悉的环境下养老,和同龄人交往,在精神上不会感到孤单寂寞,也不会觉得是家庭的累赘,可以说是一种多赢的养老方式。但是这种养老就在家门口,养老机构进社区的养老方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小区的居民可能会觉得不吉利,首先有救护车之类的在小区穿行,会对小区的安全造成影响;小区老人数量的增加,大家都在一起活动,个别居民觉得会增加不稳定的因素,不小心碰倒老人惹到麻烦;认为过多老人会增加病毒的传染,危害自己家中的孩子。总之居民的不理解,给社区养老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三、解决老有所养的建议

(一)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氛围,发挥媒体传播的作用,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先进事迹,鼓励、表扬他们[3],让形成社会上形成一种敬老的良好氛围,老人养老,家庭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子女要克服面临的困难,要把养老问题重视起来,加强对老人的尊敬,增强亲情教育,回归传统,才是亿万老人养老的重要方式,加深家庭和个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家庭养老已经传递了千年,我们这一代要接好接力棒。

(二)合理规划和增加养老机构。现在许多养老院的规划还不能够使人们满意,有些在偏远的城市郊区、有些在热闹的城市,养老院的选址应该离医院近,并且应该有绿色通道,当老人发生紧急情况时,不会因为交通拥挤等阻碍救护时间。在社区养老方面,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公司运行,提供管家上门服务,全托、日间照料给老人提供方便,小型化、分散式就近的养老机构应该大力推行,全国养老试点城市长沙,2016年三季度全市125万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6.8%,通过把养老机构分散到社区的方式,养老就在家门口,提前和小区居民交流和普及养老进社区并不会给社区带来问题,给他们做思想,大都获得居民的支持和理解,获得了市民的好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缓解了长沙的养老问题。

(三)丰富精神世界,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料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老年人的需求,相对于物质方面的养老,精神养老是更为复杂和高级,在当今养老需求中,物质生活需求不断下降,而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慰藉需求越来越重要。老年人才资源也是非常的珍贵,细数我国历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24名获奖人中,年龄最大的是95岁,年龄最小的是65岁,全部都是老年人,老人的年龄虽大,但是他们有大量的经验和知识,高校教师的返聘,高级技术工人重新返回工厂,退休之后再创新,老人们也要找到自身的优点,发挥余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4]老年人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己要培养各式各样的爱好,运动健身,养花遛狗逗鸟都是可以选择的,学一门乐器,和朋友去旅游,丰富自己的内心,同时政府和社会要给老人创造条件,建设好公共娱乐场所,让老人有地方去,有场所玩,老人发挥余热,给社会做出贡献。

[1]奚雪松.城市高老龄化地区社区养老设施现状及规划策略.2013

[2]中央财经领导会议2016年12月

[3]杨长福.农村老人老有所养-之挑战与抉择[C].2006

[4]赵莹.老有所养与老有所为关系研究.2014

[5]王瑞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的比较分析[D].2010

[6]雷玉明.公共服务型政府视野中城市社区养老合作共治模式-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D].2013

[7]国家统计局

袁想(1993-),男,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

猜你喜欢
养老院子女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