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浅谈地狱思想与文学中的地狱意象
郭扬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在日本文学当中关于地狱的描写或涉及地狱场景的作品不在少数,而地狱一词最早源于宗教。本文试图阐明宗教思想中地狱的起源并分析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地狱意象。以探求“地狱”在近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
罪罚;绝望;希望
1. 所谓地狱:在宗教的生死观里,人类死后的世界被称为灵界,灵界有很多种,生前犯过恶行的人死后灵魂被送至受罚的灵界称之为地狱。一般认为地狱在地下深处。
2. 但不同的宗教、同一宗教的不同派别对地狱的阐释也不尽相同。
① 佛教:佛教中的地狱思想源自阎魔大王、牛头、马头等古代印度的民间信仰。后来这种思想传入中国与道教相结合后传入日本。佛教中对地狱位置的描述是处于众生生存的阎浮提之下,绵延无尽,暗无边界。根据阎魔王的审判来到这里要接受不同的刑罚。与此相对的是六道的最上层为天界。佛教强调因果报应,因此地狱的存在提醒着人们现世不能实现的正义会在形而上的观念世界里得到实现。
② 基督教一般认为地狱是死后受罚的刑场,是死后的灵魂接受神的判决的地方。但是基督教的不同教派间对地狱的解释也存在着差异。天主教派有“永远的地狱”一说,认为人如果坚持自我远离神并且永远不会改变这种态度,就会落入地狱。从历史来看,还不清楚是否有人堕入天主教所谓的地狱中。因此认为天主教的地狱思想告诫人们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时要考虑今后的处身之地,劝解人们回心转意回归神的指引。而改革派则认为地狱是不信者死后等待最终审判的地方,耶稣再次降临时,不信者的意识将复苏并永远受苦难的惩罚。正教会则认为罪人恶人在地狱中受罚,其家人可以通过祈祷使其获救,参与圣体仪式,遵循神的教诲行善从而帮助其都得救赎。(宗教·百科)
虽然对于地狱的理解,堕入地狱的时间,地狱存在的位置等各宗教有自己的说法,但共同点在于地狱是生前行恶、犯罪之人死后的去处,并且他们要在地狱中受罚,洗脱生前的罪过,那么不难想象地狱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地方。亚洲的地狱思想被认为是最早起源于古代印度。在其传入之前日本本土对于地狱的看法或者说对死后世界的思考如何,地狱一词是何时被使用的呢。[1]
在地狱这一概念传入之前,日本本土生活的人们称死后的世界为黄泉国,那时人们出于本能非常珍惜生命并相信灵魂不灭认为死后的世界是极乐净土,对于那个世界是亲切平和的态度。[2]
根据日本最古史书的记载黄泉是从“闇”转化而来,7世纪后期在《万叶集》中也出现了关于黄泉的描写,从用词角度来看《万叶集》中的黄泉指的便是死者的世界。在此之后,伴随着佛教思想的传入,9世纪的《日本现报善恶灵异记》中出现了“地狱”一词,虽然也是指死者的世界与黄泉国的意思相重叠,但也清楚地记录了地狱是接受惩罚,救赎罪恶的地方。985年的《往生要来集》收录了多种经文典籍,集中归纳了关于地狱一词的解释。平安末期完成的《今昔物语》将地狱划分为天竺的地狱、震旦的地狱及本朝的地狱。此时儒学,佛教思想的传入也对日本本土的生死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地狱逐渐被认为是死后受苦受难之所,成为了通往极乐世界的反面教材。镰仓时期以后,地狱作为救赎生前罪行的受苦之所的作用被扩大化,基本与现在的处邢场所意义相同。[3]
宗教思想由于横向的地域间传播对传入地的本土观念产生影响,并通过相应的融合之后产生了较之以前不同的观念逐渐定型流传下来。不同的地区、宗教的地狱观念不尽相同。对于地狱是否存在出口、地狱中的人是自己选择堕入其中还是因审判而堕入其中、自己救赎还是他人救赎、是否可以偿还罪恶、救赎后可否离开地狱等问题各教派间也有着独自的解释。而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点是:生前犯下罪恶的人死后将去往地狱的世界,在地狱中接受前世罪过的惩罚。而且地狱是黑暗的、恐怖的、看不到光明与希望的。那么这样的地狱世界的存在对于现世生存的人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并不是所有人死后都会落入地狱,只有那些生前作恶多端,大逆不道之人才会落入地狱。但现世生存的人如果犯下恶行本可以通过现世的法律规范给予相应处罚,使之承担相应的罪过。也就是说罪恶之人在生前便要为自己的罪行做偿还,地狱的存在意义从何谈起呢。不难知道在地狱思想产生的久远年代我们的祖先的一切生活生产都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他们深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相对于生存的现世对于死后的世界也充满了向往和猜想。现世的善行未必得到善报,现世的恶行未必得到惩罚,侥幸者的存在往往使人对于现世的公平正义存在怀疑。积德行善有什么作用呢。因此地狱的存在提醒着人们生前的善行即使在生前得不到报偿,死后却可以走向极乐世界在那里得到灵魂的清净和升华,或者转世享受善行带来的善果。与此相对,即使生前的罪恶因侥幸而逃脱了,但相应的惩罚将出现在死后,堕入地狱接受惩罚与报应是必然的。因此地狱思想促使人向善避恶,对观念和行动有着一定规范的作用。另外,烧杀抢掠是看得见的罪行,这些看得见的恶行有悖于义理,因此有相应的法律手段予以处置。但也有些罪恶是不体现在行为上却有悖于伦理与道德的,并对他人产生严重的精神创伤和影响,因此地狱的存在,以及对地狱中的苦行的描述对于现世的人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约束的存在和道德的规范。一定程度上这种宗教思想与政治观念相契合,至今不曾中断。现世存在的并不往往都是“真、善、美”,一些现世主义者,追求现世的利益及旨在满足现世欲望的人往往对死后的世界并不关心,也不在乎那个世界是否存在严酷的惩罚而继续追求自我利益而藐视道德与伦理不择手段。文学的取材来源于人类生活,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塑造从而反应现实中的问题,表达一定的价值趋向,并引发人们的思考。
在近代日本文学当中关于引用地狱这一意向的作品不在少数。宗教思想中的地狱是一个令人恐惧、充满刑罚的痛苦、无尽黑暗的地方。而对于人来说,不仅有物理上的皮肉之苦,也有心理上的精神痛苦,无论身处于哪一种痛苦和绝望之中都如同身临地狱一样。所以文学作品中不仅有另一个世界的地狱描写,也有对”现世的地狱”的描绘。
1.利己的地狱
芥川龙之介是为人所熟知的日本作家,其作品以短片小说而闻名,篇幅短小精炼富于哲理。《蜘蛛丝》于大正7年(1918年)7月发表在铃木三重吉主编的童话杂志《红鸟》上。作品内容:清晨在极乐世界的莲花池边散步的释迦牟尼不经意间向下看,看到了在地狱中受尽煎熬的键陀多。键陀多生前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强盗,一次在树林里看到一只小蜘蛛刚要一脚踩上去的时候动了恻隐之心,便停下脚步,小蜘蛛的性命才得以延续。于是释迦牟尼想给键陀多一次机会,将一根蛛丝悬入地狱,正在苦苦挣扎的键陀多发现头顶的蛛丝喜出望外,用尽浑身力气沿蜘蛛丝向上攀爬,希望能够逃离地狱甚至登入极乐世界。但爬到中途时发现其他人也源源不断地尾随其后爬上蜘蛛丝,键陀多又惊又怒担心蜘蛛丝负荷不了那么多的人中途断开,便大声吼道:“喂,你们这些罪人,这蛛丝是我的,谁让你们爬上来的、下去,快点儿下去!”话音刚落,不料蛛丝啪的一声断开了,键陀多又重新掉入地狱的血池中。[4]释迦牟尼看着发生的一切,渐渐走向别处。文章分成三个部分来描写从“极乐”写到“地狱”最后回到“极乐”,情景转化自然合理成为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品之一,备受读者喜爱。文中的键陀多因生前的恶行堕入地狱,在地狱受尽折磨,渴望逃脱。当眼前出现这“一丝希望”之时则全力向上攀爬,他认为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机会,如果更多的人爬上来蜘蛛丝断了自己就无法获救于是要求所有的人下去。为了自己的一线生机企图牺牲所有人的机会来成全自己,这无法通过释迦牟尼的试炼。这种以自我为本位的观念即所谓的利己主义使得键陀多永远堕入地狱,也使在地狱中的所有人失去获得新生的机会。因此,可以说在现世的生活中,个人的利己主义对于周遭的他人来讲亦是地狱般的存在。小说笔触幽默却隐藏着芥川对人性的思考和判断:利己主义不仅使他人身陷囹圄也使自己堕入现世的地狱、人性的地狱。
2.旁观者的冷漠如同“地狱”
同是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小说《鼻》阐释了另一种地狱的存在。《鼻》是芥川于1916年发表的短片小说,后被收录在作品集《罗生门》中,该作品讲述的是禅智内供因异常长的鼻子而苦恼,不仅吃饭需要弟子坐在对面用长勺喂饭,还经常遭受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冷嘲热讽。有一天弟子寻得良方将其献给内供,费了好一番功夫,忍受了极大的痛苦他的鼻子终于恢复到了正常。内供非常开心认为周围的人再也不会嘲笑他了,可没想到的是嘲讽的目光比以前更加严重。内供的内心受到极大的煎熬终日惶惶不安,突然有一天,内供感到鼻子痛痒,一看镜子中的鼻又恢复到了原来的长度,内供这下高兴了,心想再也不会有人笑话我的鼻子了。[5]文中的内供是可怜弱小的,自己的痛苦受到周围人的冷笑,在意这种冷漠的来自他人的扭曲的嘲讽,并因他人的目光、态度而喜怒变化实在也是没有“自我尊重”的可悲。
以自己的喜好、判断标准来评价或攻击其他人,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这种心理是扭曲的冷漠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暴力。内供所处的环境如地狱般冰冷、没有温暖和关爱,无论他的鼻子变成什么样子,都将是那些旁观者好事者讽刺、伤害的对象。这种环境下的内供如同生活在黑暗的地狱一样痛苦。芥川通过巧妙的设定与幽默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不安与迷茫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通过小说,可以看出芥川对于物质文明进程中人们内心变化的体察,对旁观、冷漠、利己者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3.“地狱”通往“天堂”的必经之路
《堕落论》是日本无赖派的代表性作家坂口安吾于1946年发表的作品,一经问世便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两个月后作家发表的小说《白痴》被认为是以《堕落伦》为蓝本的创作。小说的主人公伊泽生活在充满恐惧、绝望的、毫无活力的战后社会。他主张只有独立的个性才是艺术,而这样的主张并不符合当时的潮流,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以寻求出路。去帮助文化电影公司筹划那些鼓舞士气的公式化影片,渐渐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强大制约,自己为生活失去艺术、失去尊严,每天都过的毫无意义,与理想渐行渐远。空虚的伊泽渐渐堕落,落入一个与最初自己期待完全相反的黑暗的地狱中,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活着。
这样的主人公遇到了痴女。小说中的痴女是与猪、鸡、狗同居,睡与醒没有分别的痴人状态。但又是自由的,因为痴而像小动物般单纯,不用理会现实的制约,没有精神枷锁,一切都是按本能而做出反应。当伊泽遇到这样的痴女时他痛感自己丧失自我的生活,否定那些虚妄无稽的思维方式,意识到一个被现实吞噬的疲惫不堪自己,因此他喜欢痴女天真、淳朴的内心愿意接近她。后来,主人公伊泽决心“堕落”与痴女同居,但开始他的内心还是放不下周遭的眼神,内心充满虚荣。这样的伊泽在与痴女接触中发生了思想上的变化,变得有勇气的伊泽否定了以往的自己、渴望新的生活,真正的想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这种新的生活在世人的眼中是一种“堕落”,不被现实社会接受的“堕落”。像是堕入地狱一般,无可救药。因此他被同事排挤成为一个孤独的人,而这一次他不畏孤独勇敢地坚持走下去,活出了自己原本的模样,孤独却享受着灵魂的自由。痴女的存在对伊泽来讲成为一面镜子,他洞察痴女的生存状态也如同看到了自己,这也是他能够坚持堕入人们眼中的“地狱”而出发前往自由的“天堂” 的力量之源。
由此可见《白痴》中的“地狱”是世人眼中的实则是能够通往“天堂”的入口。
从宗教的观点来看“地狱”是行恶之人偿还罪恶接受刑罚、充满无尽黑暗和痛苦没有光明与希望的时候世界,令人畏惧,却能警示人们积德行善。而取材于现实,由现实生活得到灵感的文学作品也向我们展示着现世存在的“地狱”,它如同宗教地狱一样充满黑暗、痛苦、和绝望。是对宗教地狱意象的抽象,和对现实中的“地狱”的进一步解释。现世的痛苦源自利己主义的不择手段,绝望源自旁观者的冷酷无情和扭曲的排他心理,黑暗因为要放弃理想向现实妥协。但有时他人眼中的堕入“地狱”确实一种自我追求的自由,在痛苦的试炼中找到自我,形成坚定的意志重新出发,从地狱走向天堂。
文学作品通过引入宗教中的地狱意象从而让我们看到了更真实,更广阔的社会,强烈的批判也好,鼓舞也好,都是作者对未来寄予的希望,和对读者的真情告白。文学源于生活,其主体离不开对社会生活的反应及伦理道德的揭示。文学中的地狱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伦理道德的洗礼,黑暗之中也存在一线生机,作家的视角和情怀不禁令人感叹。
[1]维基百科·宗教,http://search.yahoo.co.jp/r/FOR=j2eFuI1 V3ijovfEok6uyJ0BKv_a6VTPp1h6Jr_NzXQoxExLSeqsDJHia BYJg2LII1w9 cXNXxxoMScm073.9OvpTIKa1Vf6AIHgpwfp6LmOSqM3szk2nDa7SCWgawQjQa. k_nFXMo3S8XUwgpcmdXLfYePjVznHPm6LULl6udxLwqIfYsjZ snUnaBiG_W2wOX_w8E_KZ4bYWnZkvrOawLay4O7ElH7aYTOwYlxxd8IS35h01ysToyfj TCUNyZ/_ylt=A7YWNMprNGRZkBUAqX.DTwx.;_ylu=X3oDMTBtNHJhZXRnBHBvcwMxBHNlYwNzcgRzbGsDdGl0bGU-/SIG=12gu49e53/EXP=1499840043/**https%3A//ja.wikipedia.org/wiki/%25E5%259C%25B0%25E7%258D%2584
[2]《日本人の他界観》 宮坂宥洪 現代密教 第21号 2010
[3]《日本霊異記における地獄観》 久村希望 広島女学大学院言語文化論業 2014
[4]《日本文学全集·芥川龙之介》集英社1966
[5]《日本文学全集·坂口安吾》集英社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