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敏玲
摘要: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和应对策略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剖析近五年来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命题发展趋势,在对其特点和趋向的研究中,提出思想备考、思维备考、写作结构备考策略。分析研究高考作文命题,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将“考”与“教”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作文命题分析;备考策略
G633.3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地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灵活性更大,思路更广阔,设题更科学,审题更宽泛。广东从2016年开始使用全国卷,要在高考作文中致胜,必须理清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以及今后的基本趋势,进一步反思语文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 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的动向
2012年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共命制了10道新课标作文题,绝大多数都是新材料作文题,题型成熟而稳定。每道作文题目的命题材料都是单则的,但内涵深厚,角度丰富,方便考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见闻、感受、思考,对材料做出见仁见智的解读。
作文命题材料的内容,呈现出鲜明的规律性:
1.“新闻题材”广受关注
新闻题材,就是将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作为命题材料。作文命题越来越突出地呈现出趋时性强的特点。2013年全国卷Ⅱ的材料是一则关于“同学关系”的新闻调查。2014年全国卷Ⅰ的作文材料,报道的是“为民学校在山羊过独木桥比赛时发生的新鲜事”,令人深思;全国卷Ⅱ则把目光聚焦于“某自然保護区劝阻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的新闻。2015年全国卷Ⅰ的材料是“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被女儿举报引发热议”的新闻,全国卷Ⅱ是“当代风采人物候选人的事迹”的新闻材料。面对这一趋势,必须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
2.“意林题材”备受青睐
意林题材,是指心灵鸡汤式的励志小故事。故事短小精炼而富有趣味性,蕴含普世价值观,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某种启发作用。高考命题越来越突出地呈现出人文性强的特点。2012年全国卷的材料,是一则“顺手补洞,修船工人救人性命;化险为夷,船主知恩图报”的小故事,言简意赅,耐人寻味。2013年全国卷Ⅰ的材料是“两类切割师面对风险的态度和方法”,正反对比,让人顿悟。2016年全国卷Ⅲ的材料是“小羽的创业故事”,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要能创新,舍得分享,懂得规范。面对这一趋势,要多练习有关“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命题,引导学生善于进行本我的内省、环境外察并理清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等关系。
3.“任务题材”逐渐加温
任务题材,是指提供有争议性的作文材料,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考生根据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任务指令来写作,就事说理。作文命题越来越突出地呈现出思辨性强的特点。2015年全国卷Ⅰ题材要求“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2015年全国卷Ⅱ提出问题“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2016年全国卷Ⅱ要求考生就“课堂有效教学”“课文大量阅读”“社会实践活动”这三种学习方式,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该卷较好地延续了“任务驱动型”写作题目的明确要求,引导考生反思、总结、权衡、比较,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面对这一趋势,要注重培植学生科学理性精神,追求思考问题的新度、深度、广度和高度,增强思维的严密性、灵动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4.“漫画题材”意外爆冷
漫画题材,是指综合运用变形、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揭示现实生活或矛盾,从而达到或赞扬或讽刺或说理的效果。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彰显。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全国卷出现“漫画题材”的是2007年《摔了一跤》,2010年《有鱼吃还抓老鼠?》,2016年的《分数与奖惩》。2016年作文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的内容与寓意”进行写作,材料内容即画面本身的内容,材料寓意则是漫画所反映出来的某种精神理念或现实观念,作文命题在开放性上越来越呈现出拓宽的动向。面对这一趋势,要培养学生整体观与全面思考的能力,学生要在开放中精于发现且合理构建,不仅理解命题内容,更要阐发其寓意,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积极拓宽思维空间,树立亮点意识,力求写出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作文。
二、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高考作文的命题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从考生的现实生活取材,要求考生写出具有针对性的文章。考生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力、判断力和思考力,体现了考生的综合素质。
1.思想备考
教育部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命题的“立德树人”导向鲜明,命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修德励行,陶冶心性,是必然选择。因此在备考时要抓住“一点四面”的教育改革思路,提高备考的效度。
然而学生思想狭小,目光局限,由此而生出的材料僵化、文字板滞、模式单一,是当前作文中最为突出严重的问题。学生的思想视野决定了写作的范畴与内容、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学生思想视野,帮助学生在更开阔更宏大的视野内构建观点与形成过程,是改善学生作文状况最重要的一环。
在思想的培养上,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社会、体验生活、品味人生、树立观念等四种途径实现。
关注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能对社会的现象分析利弊因果,重点挖掘和弘扬其中的真善美,揭穿并鞭挞其中的假恶丑。学生能提出自己是非的观点,激浊扬清,悲悯弱者。关注、收集并剖析负面现象,剖析其危害,深挖其根源,并尽可能提出解决之道。
体验生活,要细致观察生活的事物,对一花一草、一人一事,都有自己真实的体验感受。记录并剖析身边的新人、新事、新生活,积累自己独到的发现。
品味人生,高中生对人生尚没有太多的体验与感悟,但可以通过阅读,来提升对人生的认识。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直接影响作文的思想内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开展主题阅读和定向积累,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树立观念,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智慧的人。为人,要德才兼备、敢于担当,且有能力担当。处世,要利人、利社会,让自己受尊敬。学习,要态度好、方法好,学到真本领。修身,要树立健康心态,阳光满怀,感受幸福。养性,要培养纯真的爱好和兴趣,腹有诗书气自华。
真实的写作引领着人的成长与发展,不断成长与获得发展的人,一定更具备得分的可能与实力。
2.思维备考
高考作文试题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着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鲜明特点。思维训练应该有一个合理有序的安排,依据学生心理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在符合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有阶段性、有目的性地加以训练,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增强学生作文能力。
(1)安排训练次序,保持思维训练的系统性
例如,第一阶段,着重培养思维的广度。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形成关心生活、参与生活的良好态度,展开恰当联想和合理想象,不断取得生活素材和生活经验,又能切实地反映生活。
第二阶段,着重培养思维的深度。培养学生积累和思考的习惯,形成收集各种材料、整理分析材料并进行议论评价的能力,在实际生活里养成做判断、推理都有条理的习惯,把思考引向深入。
第三阶段,着重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培养批判性,要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辩证分析,重视对问题、事实、现象的分析和原因的探究。培养创造性,让学生学会综合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论证时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较为深刻、富有文化内涵的论述文。
在思维方式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能力,善于从现象挖背后的根源,善于从问题看出事情的影响与意义价值。在行文中,培养学生的因果、比较、结构、策略等思维。
(2) 改变训练形式,保证思维训练的创新性
很多教师在指导写作训练时,仍然是老一套的做法,只是局限在课堂内,通常要求学生一小时内完成800字的作文。老师讲学生练,而忽视易为青年学生喜爱的微博、论坛等网络新媒介,形式单调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发挥不出训练优势。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处于自由的写作状态,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例如,从新闻点评的训练入手,强化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训练。例如,利用论坛、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写作和即时分享。时评写作,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发表见解的平台,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分析、概括社会现象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深化对片面和全面、局部和整体、现象和本质、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逐步克服看问题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在线写作,实现即时分享,丰富学生写作体验,增强学生与当下社会现实真诚对话的能力,也激活学生思维,提升思维空间。
3.写作结构备考
不管什么材料的命题,写作论述文的思路一般都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思路下,可以着重训练学生写好“述析议联结”五个成章法。根据材料类型的不同,重点写作不同的部分,则可以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述:即述材料,“述”的内容可包括事情的经过、结果、人们的反应、我的感受等,这“事”是引发论述的缘由。可以是摘引式的述,可以是概括式的述,可以是再现式的述,可以是夹叙夹议。述时要抓住关键,选准切入点,简明扼要,切忌花大篇幅来再现回放,不要喧宾夺主。
析:分析评价材料,从事件或现象中提取、归纳出论述的观点。可以发掘材料的意义价值,可以紧扣材料、观点从现象到本质做深入分析。要清楚分析的内容,主要是事件现象的根源、本质、价值、影响等。要掌握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多角度分析法、以小见大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类比、对比)、假设分析法、举例分析法、引用分析法,意义分析法、辩证分析法等。
议:即对形成的观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论证。可通过阐释与论证来证明观点。常见的阐释方法有单例概述法与多例联合法,无论是单例还是多例,都要求言简意赅,指明要点。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等。
联:就是引申出去,联系实际说道理。从材料内部出发看到命题导向或者社会问题的部分,联系社会、联系自我,用“联”将文章适度展开,在“联”中拓展文章的宽度,提升文章的高度,增强文章的深度。
结:可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升华主题,抒情明志,表达愿望诉求,展望未来。结的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不要忘记回应材料。
以上各个环节的要求不是绝对的,可以述析结合,可以析议结合,可以议联结合,根据需要灵活处理。在五个环节中,可以把“议”作为写作主体,适当“析”与“联”;可以把“析”作为文章的主体,适当的“议“和”联”;可以重点写“联”的部分,穿插“析”与“议”。
作文是高考试卷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也是对考生影响最大的一道题。充分备考作文,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从备考角度来讲,我们关注的应该是考什么,而不要太纠结于出题方式,所有类型的作文,都应该是我们备考的内容。在备考中,教师要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个性,鼓励思维创新,提高思维品质。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辩证法原理,全面的、发展的、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要强化学生的表达意识,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情,言之有文。学生只要思维和表达的本领强大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作文题目,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无往而不胜。
参考文献:
[1]马俊强.2010—2014五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2]闻钟.2015高考满分作文特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聞钟.2016高考满分作文特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张华等.2016年语文高考全国Ⅰ卷、Ⅱ卷、Ⅲ卷作文题全面解读与备考启示[J/OL].广州:语文月刊微信公众号,(2016-06-19)[2016-08-06].ID:yuwenyuekan.
[5]邓小满.2017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高分备考新策略[J/OL].广州:语文月刊微信公众号,(2016-08-10)[2016-09-17].ID:yuwenyuekan.